1月9日,深圳“南山因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原因是题目过难,四年级数学考试延长20分钟。
不少家长看完深圳南山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后不淡定了,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36道题,整整6页A4纸,仅算一下时间,平均每道题150秒钟,即两分半钟一道题。这两分半钟,四年级的学生需要读题、理解、思考、计算、书写。不少中学数学老师纷纷感慨:“别说小学四年级学生了,我都写不完!”
深圳南山区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此话题在家长群里也吵翻天了,大部分家长表示自己看完题后很崩溃,不知道接下来娃的数学到底该如何学。三年级家长许女士表示,这些题她自己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小学生。“我觉得现在就是矫枉过正了,我们这是考数学,不是考语文。”
不少网友指出,由于阅读量过大,导致在读题这一步就耗费了大量时间:“还以为考的是语文呢。”“这就是语文老师出的数学试卷吧,句句有主谓宾,段段有原因结果。”
还有网友提到,题目难度与平日里的教学难度不匹配,而且题量太大,有些题目不仅小学生做不出来,家长群里的家长也感到头疼。这样的考试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小学题目就迈向高考似的。”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些题目兼顾了灵活性和实用性,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符合当前教育提倡学生广泛阅读的趋势。
深圳南山教育局:顺应课改方向
1月10日,有记者以家长名义联系到深圳市南山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国家义务教育的质量监测命题方向和重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就是希望通过这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
还有媒体报道称,南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适应运用各学科并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孩子们以后会适应的。接下来还是会顺应课改方向,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
名师点评:没超纲但要避免过度复杂化
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黄东坡,他看完这份数学试卷后表示:“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这是新中考新高考的新特点,但凡事要有度,否则只有形式而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水平和思维状况。”
黄东坡指出,找到适量阅读与高阶思维的契合点,且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才是正道,否则只能是形式大于内容,热闹一时。
黄东坡补充道,小学数学除了计算、推理、数据分析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还需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回归“素质”教育
对此,教育研究学者熊丙奇指出:以推进教育为导向的命题改革,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难度适中原则,发挥考试的测评作用,二是促进学科素养原则。就此看,引起舆论关注的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卷,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试卷题量、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在规定考试时间中无法完成答题。延长20分钟考试时间,表明教育部门、学校已经意识到难度、题量过大。
期末考试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检验真实的教学效果,因此难度必须适中。题目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都无法起到测评的作用,而且难度过大会加重学生学习压力,刺激校外培训需求,以及超前学习。
二是命题方向有所“跑偏”。各学科的命题改革,都必须基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能把考数学变为考语文,把考语文变为考科技。
在数学命题中,适当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没有问题,但需要明确,数学就是数学,阅读不能喧宾夺主。但如果在数学命题中,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貌似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但其实走偏了方向。
比如有的数学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命题者认为这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和数学素养有什么关系?是增负还是减负?每个基础教育学科,都有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不能打着素质教育旗号进行随意的、拍脑袋式命题改革。要基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来进行科学的命题改革。
类似的情况还有语文作文命题。近年来不少人认为好的作文题,要结合时代特点,具有时代性。但语文作文应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价作文题好不好,要看给学生的思辨和表达空间大不大。以追求时代性来进行作文命题改革,就可能把作文题变为时政题、科技题,虽然这也有意义,可却偏离了语文作文考查的重点,学生如不了解命题所提到的时政、科技,就写不出好作文,这并不能促进学生提高思辨和表达能力。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进行命题改革,必须搞清楚“素质”是什么,不能把素质当成一个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缺乏科学论证随意命题,不但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综合:羊城晚报、南方 、大象新闻、央视网、网友评论
来源: 小强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