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分享
共进步
让我们一起听身边的家教故事,
Get智慧家长成长秘籍,
见证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足迹吧!
点亮童年,
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不觉间我家的梦元小宝已经从一位懵懂稚嫩的儿童成长为自信、独立的优秀少年。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重点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根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1.整理习惯
整理习惯包括孩子整理书包、整理试卷,整理座椅的习惯。记得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听写了12个生字,她错了9个,原因却是找不到生字本了;还有一次老师讲试卷时,对应试卷也找不到了。这些事情我都进行过严厉批评,但是终究效果不佳,之后我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因此,就先从整理书包开始,给她做示范,让她观摩姐姐的书包是怎样的,她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等等。开始几次我和她一起整理书包,后来则由她自己整理,每次进步我都不吝赞誉之词,逐渐的整理书包的习惯就养成了。她再也不会为找不到书、笔,而耽误学习了。
另外还有试卷整理,进入四年级后,每到期末都会有不少试卷,我会让她学习姐姐是怎么整理试卷的,为了存放试卷,每到学期末都会买一个存放试卷的文件夹,每个夹里都要标注各学科名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好,这样的习惯也慢慢养成,学习效率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2.读书习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过:“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法点中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是不用发愁的。”为了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习惯,在她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购买适合其阅读的大量图书,以至于家里每一个卧室和客厅图书随处可见,在孩子无聊或闲暇时可以很轻松的发现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时可以只为消磨时间,慢慢的当孩子不断从读书中汲取了营养与乐趣,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好的读书习惯。
3.写作业的习惯
不陪孩子写作业是我的基本原则,当然,不陪她写作业,并不代表着不关心或不重视写作业,反而,我经常对孩子讲作业是学习中一项关键的内容,预习作业能了解老师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以便更好的听讲,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练习学过的知识,做好作业结合上课听讲是学习好的基本要素。尤其重要的是要求孩子不可抄别人的作业,抄袭别人的作业一方面失去了锻炼和改错的机会,另一方面滋养了自己好逸恶劳,好走捷径的不良习惯,则自己的学习就不会进步了。
为了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防止她将就糊弄,我会不定期检查她的所有作业,如果发现有应付现象,将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性布置额外的作业,这种情况在她读3年级时发生过多次,每次都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当然只是批评会消磨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只要有哪怕微小的进步,我都会提出具体的表扬,让她朝着预想的方向迈进一步。
4.考前复习习惯
每个学期临近尾声,都会迎来一次重要的期末考试。虽然成绩的高低并非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在这个学期内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因此,我对孩子的期末成绩也颇为关注。为了帮助他们取得理想的成绩,我认为需要引导他们养成以下几个关键的复习习惯。
首先,要专心听讲,紧密跟随老师的节奏。到了学期末,老师已经完成了所有新知识的传授,接下来的重点是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期末复习的重要性不亚于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孩子们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和小测试。并努力做到在每次听写和小测试中都能表现出色,做到准确无误。因为过程决定结果,只要过程做好了,结果通常也会令人满意。
其次,要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我经常对孩子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和处理错误。因此,改错是复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临近期末考试,老师会经常安排小测试来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对于这些测试,孩子们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当取得满分时,可以为之骄傲;当出现错误时,也不必过于失落。重要的是要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通过不断的总结和修正错误,孩子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缓慢且持久的过程,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用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的点滴,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少批评,多示范,多鼓励。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养成一身的好习惯,最终受益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