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指数越大说明试卷越容易(试卷难度系数越大是试题越难吗)

难度指数越大说明试卷越容易(试卷难度系数越大是试题越难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02 20:45:22

2023年中招试卷限定试卷难度系数0.65~0.70,难度系数越大试题越容易。一般试卷易中难的比例大概是7:2:1或6:3:1,双减背景下,难题比重不会大幅度提高。中考数学试卷满分120分,容易题约占84分,只要平时重视基础,轻轻松松拿到比例中的“七”。23年试卷第1题-第9题,第11题-第13题,第16题-第20题,共17道题总计82分都属于容易题,约占总分的68%,不算其余试题中的某一问很简单,“七”的分量足够。
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要先保证拿到70%的基础分,之后把目标对准20%的中档题,对于剩下10%可以直接放弃。成绩在96分以下的同学不要过于做难题,这样不仅不能实现成绩突破108分,甚至会逊色于同水平的其他同学。

亲爱滴同学们,“听懂和看懂”不等于“会做”,真正决定成绩上限的,并不是做难题的能力,而是基础题和中等题的得分率。注重基础并不是放弃成为学霸的机会,而是循序渐进追求目标的逐步达成。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做出难题也水到渠成,并且能够在高中阶段获得进步跃升,而在基础题和中等题都不具备正确率的情况下,整个学习效果很低。 中考分流本质,并不是比拼谁做出那些压轴题,而是谁在基础题和中等题上拥有更高的得分率。数学成绩的主要差距,就在于基础题和中等题有没有失大分,而不是难题多得一两分。

巩固基础题学习策略及方法: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首先就是要梳理知识网络,对知识心中有谱,要做到知识的全面筛查,建议同学们把6本数学教材过一遍,将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牢记并理解,重点是要把掌握的似懂非懂,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搞清楚,那么,我们在做题练习中就更有针对性,已经掌握很好的不要多做,把好像会做但又不能肯定的题认真做几遍。

训练办法:限时不间断训练(近3年中考真题或本省各地市名校模拟题),训练时,通过"做完不让检查而直接提交"的方式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家长可以配合核对答案。

务必注意:对于错题与错误,绝不可轻意放过,要以"不可原谅"态度对待,以"说题"形式解决错题和错误,解决知识和方法上的"漏洞"。当然若能"找一个层次相同的朋友互相讲解之间的错误,效果更好

通常情况下,基础题训练达到10份后,基础训练部分基本上会达到理想的成绩,同时速度和稳定性也更高,也逐渐有了良好的考试信心。

需要明白:这些试题可是"要命"的题错不起,容不得错,也没理由错。一旦出错,不论是何原因,都不可以用"粗心、不小心或不认真"的借口为自己辩护,原谅自己,推卸责任,更不可因"面子"而影响自己。

如果说,基础题还会出错,原因只会是:因为某些习惯(或解题习惯)还没养成好;或者说还没达到熟练,还处于"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状态;或者是某些知识还存在着自己感觉不到的漏洞……。"熟"只能"生巧",不可能"生错"。

因此一旦出错,切不可因"面子"而"耽误"自己,务必敢于面对和正视自己的每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况且"粗心不认真"本身也是一种衡量学习素养优与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优秀的学生绝不可能在一个问题上连续犯低级错误。

问题解决:

已经出现了问题,如何改正?建议如下:

(1)“一改二记三秒杀”.即:第一遍改,第二遍记忆,第三遍秒杀,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原来的1/2、1/4、1/8,务必舍得花时间。多数孩子重复出错的原因并不是当时不理解,而是记不住所犯的错误,反而是在巩固错误。

(2)同学之间互相讲解,讲解一遍抵过十遍,而且时间又花的少;充分利用课中课外随时随地的空闲时间。

(3)家长帮忙收集“孩子出现的错误”的试题进行汇总,每隔一周训练一次,彻底告别那些错误。

再次强调:基础题,得分之本,容不得质疑,力求完美才最重要。有了“根”与“本”,一切才有可能.而且基础题做的越好,“底气”才越足,后续的中难题才会做的更好,效率才会更高,考试时才会更从容应对.

亲爱滴同学们,有效提升中档题,争取成绩上档次。试卷中多数中档题,对于很多次优或成绩中等学生来说,属于“上不上下不下”的试题,属于既是“似曾相识”的熟悉题,又似“未曾谋面”的陌生题,属于“舍不得但无可奈何的”试题。
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没有熟练的解题能力和积累,会让你感觉“似乎够得着又摘不着”,考试过程中多数孩子因这些试题的解答速度和准确性,而直接影响了后续的试题解答,甚至连看题的时间都没了,成绩自然就不高了。

于是就有感觉:试卷特别刁钻,似乎特别难,甚至连信心都考没了。

因此平时的训练适应练习就显得特别重要,需要进行有效的强化,方可在考试中不“到处碰壁”,才能“畅通无阻”。

提升中等题学习策略及方法:

(1)不惜代价训练计算,并注意速度和准确率。

(2)注意解题思路与方法的优劣,体会不同解法带来的不同“功效”,练题的目标不仅仅是题的本身和解法,而是题与解法所带来的思路和方法技巧。练一题通一类,类比推广、拓展延伸、深入本质,才是练题的最终目的,因此练习后的反思最关键。 

(3)对常见的基本图形需深入理解感受.如:如何快速从复杂的图中得到基本图形?如何从基本图形所给的条件,联想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每一道典型试题解决后,多一个反思,多留一个“心眼”,如:还可以这样吗?若改为一般的情况呢?若在其他背景下呢?若为其他特殊角呢?

(5)需特别重视老师对解题思路的归纳,如辅助线的添加技巧,遇到类似问题如何思考等。

每次考试之后,同学们都会有“会做但是没有拿到满分”的题,其原因大概有三种:

一是计算错误,

二是审题不清,

三是格式不规范。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计算时要及时检验(一是检验有没有抄错现象,二是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等)。重要条件要重点勾画(如几何图形中的特殊的点,线和角,动点的轨迹;概率题中是放回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应用题中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等等)。另外,平时答题时就要养成左对齐按列写的答题习惯,要参照标准答案规范解答题的书写过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