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学生们除了要面对上课和做作业之外,最少不了的就是考试。大到中考高考,小到平时的课堂测验,都是对学生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行检测。
也只有一次次的检测,才能让学生们发现不足,进而“查缺补漏”,经掌握不精的知识点再做复习,下一次考试的时候,成绩“更上一层楼”。
考试对于“学霸”来说,是不在话下的“小把戏”。他们感兴趣的,是考试会出什么试题,也会提前对答案,看自己这次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而对于“学渣”而言,学生还没等进考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考试成绩一出,找家长签字的时候,可能更少不了被“教育”一番,真的是童年的“阴影”。
为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的学生们,每学期只能进行一次期末考试。
初中生就放宽了许多,可以适当安排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取消了平时的“月考”。这确实也让学生减少了心理上的压力,让学习更加放松。
考试虽然被限制,但是学生们的学习依旧要继续。学生们除了课上学习新知识以外,课后也要进行复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当然也少不了课后的练习。
但最近,学生们的练习题和考试题,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往日严谨的题目形式,各种试卷中频繁出现“明星题”,学生宁愿得0分,也要选最中意的那一个。
这张高二数学试题中,第一道的选择题堪称是”送分题“,数学老师也是幽默欸到很,问下列4个选项中,哪一个最”帅“!出题人自然是将第4个选项作为标准答案的。
但是学生们反而“剑走偏锋”,男生多数选择B,女生多数选择C,选择D的学生却占少数。还有老师直接将前3个选项都换成了明星,而第4个选项是自己,那也依旧得不到学生的“芳心”。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除了这道题之外,还有很多练习题,题目中都夹杂着“明星题”。很多英语翻译题,也会出现一些“新颖”的字眼,这对于追星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也是“乐在其中”。
老师出卷别具心裁,想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但家长对此并不买账,反而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老师是在带偏学生。
有的家长也在其他科目的练习题中发现了类似的题目,例如在高中的数学题中,就出现了“王俊凯”的名字,还有物理试卷中也有其他“小生”的名字,家长对此表示反对。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题目只是“换汤不换药”,题目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的,解题思路依旧如此,并不影响学生的作答,家长们是过于“杞人忧天”了。
也有人认为,出题者的本意应该是好的,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明星是谁,而是想告诉学生社会现状。但出题还是要严谨,毕竟现在“翻车”的人太多了。
笔者觉得,如果是值得学生们学习的励志人物,讲述他们的事迹并不违和。些“明星名字”的出现为好但在一些普通的试题中,还是要尽量减少这。免得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会分心,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
很多家长或者毕业生也发现,自己曾经上学时候的课本,或者练习题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小明”、“小红”、“李强”、“王刚”等虚拟的名字,不管那一科,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而现在学生的习题上,“小明”摇身一变成了“王一博”,教育的“新模式”出现。无论试题中的“主语”发生怎样的改变,学生们要正确对待每一次答题的机会。
笔者寄语:每一道试题,每一次考试,都是学生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良机。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才能不断“超越自己”,获得优异的成绩。
【话题】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