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撕卷子家长怎么办呢(孩子试卷被撕了在班群里怎么说好)

学生撕卷子家长怎么办呢(孩子试卷被撕了在班群里怎么说好)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02 20:51:45

   

  今天上午,我正与几位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学生小磊父亲出现在门口。他没有走进来,而是喊了我一声,然后向我招了招手,显得有点神秘。我会意地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问他有啥事。父亲先尴尬地笑了笑,说,他不好意思在人多场合开口。说昨天晚上,小磊在家写教辅资料《语文基础训练册》。态度不端正,字写得很丑。他忍不住骂了几句,小磊不仅不改正,反而发火顶嘴,摔掉手中笔。父亲一怒之下,把儿子的《语文基础训练册》撕得粉碎。

  撕过之后,冷静下来,父亲很后悔。教辅资料《语文基础训练册》不是练习簿,撕了马上就可以换一本。当天晚上,小磊不仅语文作业无法写,因为生气,其它作业也没有写。父亲理亏,第二天上午,专程上街去买《语文基础训练册》。可跑遍了书店,都没有买到。所以今天特意来校,问我有没有办法弄一本。

  顺便要说一下,《语文基础训练册》是教体局专门配给学生的教辅资料,一般书店难以买到。我拨通校长电话,运气不错,学校刚好多出一本。家长千恩万谢,我说不要谢,希望以后他教育孩子不要乱发脾气,要冷静,更不要再撕孩子作业。家长苦笑道,他也知道是这样做法是错误的。可脾气一上来,就大脑不作主,控制不住。

  家长撕孩子作业本,是常见的事。这不由使我想起,几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中学生。一日,天空淅沥地下着小雨。走在公路上,突然听见一个男人的咆哮声。询声望去,只见在一户门前,一个约十一二男孩,立在雨中哭泣,衣服全淋湿了,身边是丢在地上书包。在大门口,一个男人,应该是孩子父亲。一边撕作业本,一边骂孩子。看男人样子很凶,我不敢驻足观望,看了几眼,便匆匆离开。这幅画面,几十年后,我仍记忆犹新。

  有人说,爱撕孩子作业本的家长,都是脾气暴躁,没有素质的表现。在我看来,仅说对了一半,有些偏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平时斯文的家长,甚至是高学历,研究生博士生,也会因对孩子不满,突然暴怒,撕孩子作业本。这些家长暴怒的导火线,可能是孩子写字太丑、写作业拖拉,同样一道题反复地错等等。

  不管何种原因,家长撕孩子作业本,是不可取的。虽有的家长,把它作为教育子女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是好方法。暴力撕作业本负面影响太大,严重地打击孩子学习信心,加剧了家长与子女的矛盾。有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仍难以与父母融洽相处,造成家庭不和谐。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暴力环境中成长,性格都可能被扭曲,造成人生不幸。

  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自己情绪?

  第一、家长一定要时刻想到孩子终归年幼,千万不能当作成人来看待。现在生活条件好,不管孩子发育多早,身材多高,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世界观没有形成,心理还远没有成熟,抗击挫折能力还非常有限。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有包容之心,不能失态,不能做出过激的言行,让学生一下难以承受。当家长感觉自己要冒火的时候,先尝试冷静一分钟或者暂时离开孩子,并做深呼吸,不断提醒自己“冲动是魔鬼”,让自己胸中怒火冷却下来,再回来与孩子交流。

  第二、承认各个孩子存在差异,不要盲目同别人孩子作比较。天下所有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孩子学习自觉,成绩优异,家长不要烦神。这样的孩子是有的,但终归是极少数。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思想和行为自然也不一样。

  另外,家长还要正视孩子个体差异,悟性是不一样。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边学边玩,成绩却很优秀。有的孩子虽然很努力,方法也得当,成绩却不尽人意。作为家长,要承认这种差异,包容孩子暂时不优秀。有的孩子在家听话懂事,知书达礼。有的孩子淘气调皮,经常给父母在外面惹事,家长在教育孩子同时,也要包容孩子缺点。不顾实际情,盲目与别人孩子相比较,会越比越生气,弄坏了情绪,结果拿孩子出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第三、教育孩子不要一味讲大道,不要太唠叨。面对孩子贪玩、不学习、玩手机等,许多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总爱用一套一套大道理向孩子说教。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出人头地;农村家长说,孩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跳出“农门”;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走上社会只能做苦力等等。这些话,有的家长天天讲,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收效不大。

  有的孩子逆反性强,不仅不爱听,反而顶撞父母,天天老一套,烦死人了。讲大道理,本身没有错,但要适度。有些话,孩子暂时是听不懂,如家长才说,没有学历找工作很辛苦。可在有些孩子心中,最苦的是学习,是写作业,是考试。讲大道理,烦了许多口舌,收效不大,还不如说一些简单易懂的话,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教育孩子,有时还要选择教育契机,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家长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要反思,要有勇气向孩子道歉。有时家长情绪失控,打骂孩子,撕孩子作业本,甚至教科书。主要原因是家长当天情绪不好,在单位遇到不顺心事,或夫妻间存在间隙,肚中有怒气。孩子小小过错,仅仅是导火线,使心中聚积的怒火爆发。事后,家长冷静下来,也很后悔,觉得对不起孩子。想道歉,又抹不开面子,或者担心降低了自己在孩子心中威望。我觉得没有必要,家长要抛开思想顾虑,诚恳地对孩子说,妈妈(爸爸)刚才打你骂你是错的,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是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等。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会接受爸妈的道歉,家里重新充满欢声笑语。同时父母勇于道歉,也教育了孩子,一个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有利于健全孩子的人格。(原创首发,谢谢“关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