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1月11日,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下文简称“光谷二十五小”)举办“一二年级期末无纸笔测评”,各学科在多处设置测评项目,学生沐浴着阳光答题闯关,一时间校园仿佛变成了游乐场。
数菜也是数学测试
但它显然不只有热闹——活动结束后,每名学生的闯关卡,都被回收用以分析统计学情数据。
自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后,“学科游园”在小学低年段广泛兴起,其目的是通过活动来测评学生学情。但设计出能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比出传统的纸笔卷要难得多,学科游园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游玩轻测评”趋势。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这个期末,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包括光谷二十五小在内的多所小学,把改革重点放在了最难测评的数学科目上。“主要是讲科学。”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曾红介绍,应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载体,以《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学业质量为依据,划分一、二年级核心素养的达标水平,依据各学校校园文化、地域特点等设置主题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学生,根据学生表现分层评价,收集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记录学生成长过程,通过诊断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势和不足,优化教学以达成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目标。
贴数测数感时钟测量感
这意味着,即使是做测评,也应准备好“学科双向细目表”等指导方案。“否则,仅一年级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包括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感量感、应用意识、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没有‘大纲’,很难设计适量、准确的情境化‘活动题’去涵盖它们。”曾红说。
每所学校都认为这很有用。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贴数”并不容易
1月12日下午,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下文简称“光谷一小”)为一年级学生举办了专场的数学游园会,学生们需要过四关:图形摸摸乐、时钟拨拨看、数字趣贴贴、扑克智连连,每一关,“考官”视学生完成程度,给出一至三颗星。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邹丹认为“数字趣贴贴”最难。“给一条从0到10的数轴,学生摸数字放上去,放得准的,数感就好。这题我们提前找少数学生测试过,结果不算理想。”她说,给分根据能力来,“能精确找到位置的给3颗星,能正确找到区间位置但不够准确的给2颗星;需要在提醒或引导下才能找对位置的给1颗星。”
其他的题也蕴含巧思。考查“应用意识”“量感”的“时钟拨拨看”,问的不是“几点做什么”,而是问“做什么事是几点”,思维一逆向,有些学生便答得“离谱”。“这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数学概念和日常生活结合得不够。我们应更关注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学生发展应用意识。”光谷一小一年级数学教师叶晓艳说。
光谷二十五小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刘佳对此也深有感触。“我们学校有菜地,测评时有考‘一块地里有多少棵菜’,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很会用小棒数数,但在菜地里却数不清楚菜——生活的数和数学的数没有联系起来。后来我在班上和学生一起复盘时,他们会提出“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改进方法,也会意识到原来数学学习不等于黑板做题。我觉得,这就是测评的积极意义。”她说。
学科游园可能“微型化”
出好“活动题”只是第一步,对它进行标准化测评更难。
光谷汤逊湖学校的数学测评
武汉市光谷汤逊湖学校(下文简称“汤逊湖学校”)也于1月11日开展了一年级学科游园会。结束后,该校小学部课程管理中心主任刘菲最深的感受是:专业“考官”急缺。
——在传统的纸笔考试中,一个班只需一名监考人且其可不必具备专业背景;但在情境化测评中,“考官”却非专业不可,不然无法准确评判学生的临场反应。这一步做不好,后面的学情分析就有陷入“空对空”的危险。
学生众多的学校在这方面压力更大。“我校仅在南校区一年级就有23个班、1200多名学生,游园会做了一天。”刘菲说,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最需要专业考官的数学学科不可能单靠数学老师来“监考”,现在,经过培训的家长志愿者才是考官的主力。
多所学校的感受是:家长“考官”很热情,为学校顺利开展情境化学科测评提供了巨大帮助,但学生的表现“千变万化”,使得家长们难以保持统一的评价标准,有时难免使评判流于简单粗暴。“打个比方,我们考数数,不数‘二十’非数‘十十’的孩子就一定在数学思维上差一些吗?未必,他对十进制的困惑也许正说明他有质疑能力。数学老师能继续了解他‘数错’的原因,给他解释进制的由来,给他更好的评分,但家长一般会直接判错。”一名数学老师说。
培训“家长考官”时,邹丹现场演示如何玩“图形摸摸乐”
在数学的活动化测评中,这样的“模糊地带”大量存在。邹丹他们想出的办法是,减少评级等次,因为分级越少,家长越好把握标准。但活动中大量“三颗星”评分的出现,在客观上又降低了测评的区分度,这促使他们去想下一次如何改进。而在光谷二十五小,则通过设置九个关卡、分层增加难度的方法设置“考题”,且对在某一关答得又快又好的孩子给予“双章”的方式拉开区分度,得“章”最多的有14个,最少的只有4个。“这个难度设置可能也不那么合理,下次还要调整。”刘佳说。
多所学校表示,今后,针对家长志愿者的培训将更详细、完善;此外,为了减轻人手不足所带来的压力,可能将集中的数学测评拆分成分散的小专项测评,由各班数学老师指导完成。
新测评让师生都变了
无论是在光谷一小、汤逊湖学校,还是光谷二十五小、光谷三十二小等,每一道活动化数学学科测评题都被录了下来,充实进了区级“题库”中。
“小学数学老师想出一套纸笔卷是比较容易的,到处都有参考资源,但活动化测评题是没有的。”刘菲说,去年12月,为准备期末测评,曾红老师让她负责“搜题”,但她费了好大劲,也找不到团队想要的“能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题”。
邹丹也说,光谷一小的这套数学测评题完全原创,“像‘时钟拨拨看’这个题,是我改的学校‘求真杯’优质课竞赛中的案例,把在课堂上看钟表说活动,改成了看活动拨钟表;‘图形摸摸乐’也转了几道弯,学生喜欢的‘盲盒’被加了进来,要摸的物体也不是抽象的‘圆柱’等,在题卡上,它们被描述为‘可以滚动并且可以立起来的’等。”
“提炼高质量测评主题是极具挑战的,我们团队光凝炼活动主题就花了一个月。现在急需建立‘活动主题库’,未来还需要数字赋能评价。”曾红说。
但是,因为努力落实以孩子发展为本的评价育人导向,虽然工作量巨大,老师们却干得很起劲儿。刘菲说:“今年进行一、二年级无纸笔化测评改革后,评价目标明确,老师们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下学期我们想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做小规模测评。”刘佳也说,今年的无纸笔化评价彰显了育人价值,“有道题要求学生现场随机拔菜摆位置后马上说出哪个菜在左哪个菜在右、要走几步才能到,很欢乐,也能真正实现分层。闯关中没拿到章的孩子也不难过,反而会自己去举一反三,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觉得,今后我们数学教育教学,除了在教室里上,也要在生活场景里上,孩子会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