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四次进行统一命题、统一高考。
1955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题型较1954年变化不大,总题量进一步减少。
试卷概览
下面逐题进行分享和解答。
I. 下列四题依次解答,不必抄题(但必须写明题号:甲、乙、丙、丁......),结果必须明确,过程可以简单(占40%,共4题,每小题10分)甲、(10分)解答如下:
本题考查解二次方程和根据方程的根做二次方程。放在今天肯定是一个简单题。
乙、(10分)解答如下: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和根据余弦定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今天同样是一个简单题。
丙、(10分)解答如下:
本题考查正四棱锥体的基本概念和边角特点与求解。放在今天同样还是一个简单题。
丁、(10分)解答如下:
本题考查空间面与面之间关系及相较平面夹角的基本定义。看似这10分题也太简单了,实则要严谨地表达清楚也不容易。
II.(15分)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余数定理和根据余数定理解题的能力,似乎这种题型现在已经在高考中不见了。本题还算有一定难度,属于中档题。
III.(15分)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圆的概念和圆上各点的特性以及比例中项的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题型算是中档题。
IV.(15分)解答如下:
本题单纯考查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二倍角的公式等概念,放在今天算是一个中档题。
V.(15分)解答如下:
本题还是考查三角函数以及用三角函数表示角和边的公式。本题难度不大,放在最后一题,感觉也太简单了。
可以看出,1955年的全国高考数学题很简单,而且自1952年第一次全国统考以来,似乎高考数学题有一年比一年简单的趋势,题量也一年比一年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