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回老家,碰到明年要高考的表弟,非让我传授一下当年的高考秘诀,是怎么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说来惭愧,刚上高中的时候的我确实是学渣,我们班有50人,每次考试名次都是35-40之间徘徊。文理分科后奋起直追,硬是到了班级前10名,高考的时候更是以年级第10名的好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南开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个激动啊啊啊
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波折和辛酸。尤其是在像山东这样的高考内卷大省。
我从刚进高中就开始偏科,物理、化学对于我而言像是天书,别人眼里很简单的化学反应公式,到我这里就跟画符是一样的难以理解。高二文理分科我果断选择了文科。文科其实政治、历史类的文综,只要平时背过了理解了大体,分数应该差别不大,最重要的还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
我这个人属于脑子反应还行的,用老师的话说是属驴的往前赶一赶就进步一下,不管了就退后一下。在高二和班主任的一次促膝长谈之后,我做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
6:00起床,洗漱
6:30~7:00在班内早自习,按照计划有规律背诵英语,为避免早起犯困提高背诵效率,早晨在教室里我是背出声的。7:00~7:20坚持了三年(没错,从高一就开始的习惯)的英语阅读时间,二十分钟以高三的水平,足够做两篇英语阅读。做完英语阅读对答案分析考点,强化单词。
7:20开始根据学校安排进行早读活动
8点开始上课,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上课和课间时间的利用。英语作业一般是上课完成。英语课的上课方式一般是老师讲题,而很多题不是共性的问题,很多其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而你已经会了,这样听课效率不大。所以,高三一年我坚持上课在老师给其他同学讲题而我已经掌握的前提下课上完成作业或者自己刷高考真题阅读或完型。效果不错,上课效率很高。
课间:数学零散性作业。注意课间的琐碎时间不能用来做套题,套题一定要在晚自习卡时间完成。课间我做的是老师留的散题,如果老师没有留作业散题,我会自己利用每个课间按题型来刷真题。课间在同学们休息的嘈杂环境下一定要选择最能集中精神效率最高的。我曾经试过课间背诵文综,但效率远不如沉浸在大脑世界里做数学。
1:00~1:20午休。部分习题笔记我是内种中午必须午休否则下午没精神的人,所以为了更多时间的利用必须好好休息,不能贪图这二十分钟然后导致下午更大块的时间效率低下。然后又开启下午的上课学习。
6:00下课只有半小时就要晚自习,我一般六点二十结束吃饭回到教室。
6:20~6:30背英语单词,早上的生词和课上老师强调的,拿出《3500单词》背诵。十分钟碎片时间学习英语,同时为快速进入晚自习状态做准备。晚自习大块时间我一般是做数学和理综套题,可以选择先写作业或者先根据自己学习的安排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写完作业。
9:00~9:15这个是第二节晚自习到第三节晚自习中间的课间,我不会在这个课间选择继续坐着学习。我会和小伙伴到操场上遛弯,锻炼一下以保证一天最后时间学习的高效率。
10:30~11:00语文文言文阅读(语文之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和英语阅读一样,每天坚持练习)
11:30准时睡觉。
那个学期严格按照时间管理计划执行后,9月月考年级130名,10月月考年级94名,11月的月考年级25名。我会经常在网上看一些学霸的文章,学习学霸的成功方法,还真让我看出了一些规律,基本每个学霸都会说,一定要刷理念高考真题,因为高考出题是有规律的。那年的高考我发现真是做真题帮里我很大的忙,数学也是难易程度中等,平时刷题多找到了规律,就失了两分。英语呢得益于我平时基本耳机不离耳朵的练听力(听力是我的弱项),再加上平时积累的词汇、语法等的功底,高考时英语考的也不差。语文的阅读理解题,我刷到过相同类型的,具体哪个就不说了。命运就是这样,从不计较过去,只要现在你开始努力,未来就一定会更精彩。
基于刷真题,总结一下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其他科目下次说)
(1)语文:一个有关“分层!分层!分层!”的故事我以真题全国卷为基础,分为以下几个part,其他地区模拟试卷我不清楚,也懒得研究;A.记叙文/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和长阅读的根本原则就是分层!分层!分层!我的语文从原来的110徘徊,突然冲到了126,我当时自己都惊了!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语文的答案不是老师一拍脑袋想出来的,然后学生往上撞。他们要求你的就是把文章结构整理清楚的能力,然后在每个层里整理1-2个答案。所以我建议大家,想提高的,找出十篇真题中的记叙文阅读,一口气分层,然后去找语文老师帮你看看分的对不对,或者你可以自己观察答案的出处在文章的哪个位置,从而自己分析分层究竟分在那里。
①分析类(分层送分题):作者文章里的XXXX话中提到了XX,请简要分析作者这么说的意思?/请分析作者说的“XX”在文中怎么理解?文中“XXX”寓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解释。
第一步,分层!按照文章的逻辑,比如时间、空间、情感变化或者你直觉觉得他在说另一个事儿或者他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经典逻辑,这个分层的感觉要训练。
第二步,找到这个词和这句话,一般都出现在开头和结尾。然后迅速在全文找出来,这个词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在文章里划出来。一般你的分层和关键词/关键句出现的位置是靠近的。每一层里一般几乎都有包含。如果你分了层,层里面没有关键句,那可能你分错了,或者一定藏在里面,硬编也得编出来。
第三步,基本上就是每一层提取一个点,一般是由表层、深层①、深层②、深层③组成四个点。这个题一般6分,但你必须答出来4个点!!!!②作用题(答题模板题):请结合文章说明,“XXXX”这样写有什么好处?XXXX这句话/这段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好处一定是,手法 表现效果 结构作用(环境作用) 情感作用。比如承上启下、反衬、先抑后扬/比喻、拟人……等手法,在文中生动地表现了XXX当时的XXX情绪/描写了XXX动作,与XXX形成对比,在结构中使得文章结构更完整、上下文衔接更紧密(片儿汤话一大堆),在情感上,表达了XXX情感(浅层),更凸显了XXX情感(深层)。③情感题(分层送分题):XXX表达了什么精神?……分层,然后每一层可能都有。一般问这种题,肯定是情感有变化过程,基本都可以按照感情变化作为线索分层。一般就是3个感情吧,至少。
(2)数学:一个有关于从小到大的“错题本”的故事——我认为这个方法不适合数学基础特别差的,特别差的请去对着教材目录反省,一点儿一点儿筛查自己的知识点。我的经验是,开始使用错题本一个月之后,文科数学110到130 。真的是一定一定一定要找高考真题来做,千万不要只做模拟题。尤其是现在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赶紧行动起来。因为高考阅卷人的评分标准采分点是基本固定的,必考知识点和题型也是固定的,各个知识点轮流考。每年的必考题型也是不变的,换汤不换药。
高考出分的那天,还是很紧张的,做了一天的清洁拖地…扫地,抹桌子就这样挨到了11:00,写了篇日记回顾了高三自己拼命的一年 到凌晨了!!!!!却发现查分通道一直没开…班群吵的沸沸扬扬,有同学托关系先查了分,有同学接到了清北电话(话说我们班有两人省前十)我磨磨唧唧地不敢查,听了十几遍好运来,发现通道还没开,一直加载…突然,640跳出来,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不辜负自己三年的努力,我终于考进去南开了!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最后强调一下,一切的一切以高考真题为准。每个同学都应该从头到尾把真题分析一遍,将来几年的学习就能有的放矢。,再不动手就只能怪自己了。最后,再强调强调一遍!!!
1. 高考必考题型都是固定不变的, 必考题型所考察的知识点也是固定的
2. 高考阅卷人的评分标准采分点也是固定的(没人敢乱评分的,都有固定标准)
3. 高考的出题难易程度遵循着5:3:2原则,也就是简单题占比50%,中档题占比30%,难题创新题占比20%。我把历年的真题都整理好了(别处都找不到哦),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