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得好好聊聊孩子用手机搜题这事儿。
您可别小瞧了,这孩子老用手机搜题查答案,那可真不是啥好事儿,后遗症大着呢!
不过呢,我也知道,有些家长有不同的想法。
您瞧,现在孩子的功课是越来越难了,好多家长自己都辅导不了。
就像我有个朋友,她家孩子上初三。
这孩子初一的时候数学还凑合,可到了初二,几何和函数一出来,孩子就懵了,每天写作业那时间可长了,晚上睡得也越来越晚。
我这朋友啊,她自己数学就不咋地,没办法辅导孩子,最开始她就用手机搜题,然后把解题方法给孩子看。
再后来呢,她嫌麻烦,干脆就把手机直接给孩子了,让孩子要是碰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题,就自己去查答案。
您还别说,有那么一阵子,效果好像还真不错。以前孩子写作业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呢,三十多分钟就搞定了,而且孩子学习好像还更有劲儿了呢。
我这朋友可高兴了,心想着这手机也不完全是坏东西嘛。
可谁能想到啊,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孩子的成绩是一个劲儿地往下滑啊!有一次月考,数学居然考了个不及格。
我这朋友就慌了,她就琢磨,这孩子明明学得挺用心的呀,作业完成得也挺好,怎么成绩不升反降呢?
她就怀疑,难道孩子偷偷用手机玩游戏啦?然后啊,她就开始偷偷观察孩子用手机的情况。
您猜怎么着?让她欣慰的是,孩子没玩游戏,也没刷视频。
但是呢,她慢慢地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前啊,孩子遇到不会的题,那得自己琢磨老半天,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来找她拿手机搜答案。
现在可好,手机在孩子手里,做题的时候,要是一两分钟想不出思路,立马就拿手机搜答案,查手机的频率那是越来越高。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这朋友让孩子把前两天搜过的一道题重做一遍,结果您猜怎么着?孩子根本就不会做啊!
我们得明白,学习有个很重要的底层逻辑,就是所有的知识啊,得孩子自己想明白,老师讲得再清楚,或者孩子光看答案,那都不行。
用手机查答案是快,几秒钟的事儿,孩子不用遭那思考的罪就能得到结果。
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依赖手机,越来越懒得动脑子。这“懒”字啊,在学习里那可就是大忌。
孩子要是在学习上养成了偷懒的习惯,那大概率就得积懒成笨,最后啊,说不定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呢!
所以啊,咱们要是想孩子学习好,一定得让孩子离手机远点。
就算要用手机辅助学习,也不能太频繁了。
这时候啊,可能有家长就问了:“那孩子要是实在想不出来怎么办呢?”
别担心,我这儿有个三步法,就拿数学应用题来说吧。
第一步:
我们得先搞清楚孩子不会做这题是为啥。是题都没读懂呢,还是说题目里涉及的知识点没掌握好。
要是没读懂题,那就让孩子反复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把关键词圈出来,把已知条件都找出来。
要是知识点的问题,那就赶紧让孩子回到课本上,把对应的知识点弄明白。
第二步:
帮孩子理清思路。从问题开始倒推,把解题需要的条件都找出来,让孩子试着自己理思路,能写多少写多少。
第三步:
如果到最后还是做不出来,这时候再去看答案。
看完答案后,把这题做好标记,然后分别在一天后、三天后、一周后、一个月后,让孩子重新做一遍,一直到孩子能完全弄懂,而且能思路清晰、步骤完整地独立做出来为止。
您得记住,手机就是个辅助学习的工具,要是这个工具把孩子的思考过程都给替代了,那它可就不是啥好东西了,不仅帮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差。
孩子的自控力本来就有限,我们家长可一定要把好手机这一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