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制定了作业管理规定十一条、开展作业设计校本研修活动、作业优化分层设计、开展假期作业设计评比活动……11月20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七一中学获悉,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就规划并实施了学生作业“减量提质”系列措施,“作业量减少了,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该校数学组老师郑贤丰说。
设计分层作业
将数学作业分成4档
“‘双减’后,老师们主动减少作业量,希望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郑贤丰介绍,“双减”背景下,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都减少输出型讲授,课堂上减少统一型标准,增加个性化帮扶。“比如在课堂提问时,针对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提出差异化的问题,对学习极困生及厌学生布置单独教学任务,下课即刻检查反馈;对基础薄弱生,课间给他们小试卷当面过关;对学优生,给他们培优卷并指定完成时间;对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疑问,通过制作短视频发布到班群供这些同学继续学习。”郑贤丰说。“我经常看郑老师课后录制的学习短视频,边看边巩固知识。”郑贤丰班上一名学生说。
七一中学2021年9月出台的作业管理规定
郑贤丰介绍,在作业管理方面,老师们则一直在想办法减少作业量,提升作业品质。他说,七一中学数学组此前尝试了“3 3 4”的校本作业,即每天布置3道选择题,3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的作业模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但对学生差异性关注不够,有的学生做起来依然吃力,有的学生会“吃不饱”。
“所以我们开始尝试分层作业设计,进入九年级以来,学校每天给学生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基本上控制在20-25分钟以内就可完成,很多学生还没放学就完成了当天的数学作业。为了达到减量提质的目的,每天布置的数学作业就是一张单面篇幅的试卷。”郑贤丰说,数学组老师们还会根据当天上课内容设计精准化的题目,做到基础、中档、挑战合理搭配,分清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可巩固基础、复习知识、探究和提升,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尊重差异性,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实际收获。
利用科技分析数据
分层作业实现精准推送
除了改进教学以外,七一中学数学组还将科技手段运用到了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中。利用信息化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科学精准地设计学生作业,助力分层作业的精准推送,实现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的目的。
学生质量检测结果等级分布图
“比如,我们利用期中、期末质量检测数据,明晰学生分层情况,为哪些学生做哪一层作业提供参考;通过网课期间平台上发布的练习答题反馈数据,了解学生知识点薄弱环节,为每一层作业重点选择哪些内容提供依据;我们还会借助人工智能推送,精准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整合网络资源,设计项目式学习人物,既贴合新课标精神,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又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利用智慧校园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助力分层作业的精准推送。”郑贤丰说,
分层作业如何分?记者了解到,郑贤丰所在的数学组,将作业类型分成了基础作业、中档作业、提升作业、弹性作业四大类。每一类型的作业都有相应的适用对象和建议作业时长。如,基础作业相对应的是等级E的同学使用,作业完成时长建议为18分钟左右;提升作业则适用于等级A、B的同学使用,建议作业完成时长25分钟左右。
分析各章节练习答题情况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这也是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得来的。”郑贤丰解释,比如通过分析学生每次的质量检测结果等级分布图,就能摸清学生学情分布情况,为实施分层作业提供依据。“网课期间,我们利用网络推送练习后得到的数据反馈。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知识点掌握得好,哪些知识点还比较薄弱,为作业侧重点提供方向。每堂课的课堂练习答题得分率不高的题,我们也会通过分析数据掌握,从而弄清学生学习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郑贤丰说。
分析课堂练习答题情况
在数学组老师们的努力下,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了可喜的变化。“现在学校数学作业量明显减少了,大家对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不少。我们都觉得‘私人订制’的作业也更有针对性,让我对学好数学也更有信心了。”一名学生说。
“下一步,我们也将在学校总的相关规划及指导下,进一步践行国家‘双减’政策及五项管理规定,努力推进形成具有七一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七一中学‘双减’工作‘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核心价值观。”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由校方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