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放学,总是不愿意回家,在放学途中会和小伙伴们开溜,去别人家的果园里吃果子,去小店里蹭冰棍吃,再要么狗剩的父母不在家,去他家玩波珠,再要么到村头的田地里去摸摸谁家的西瓜快熟了。
小伙伴们一起去在回家的路上“失踪”去玩耍,但这事儿要绝对保密,不能让家里人知道,更不能让老师知道。但总会有告密者给老师打小报告,至于为什么要打小报告给老师,主要原因是作业没做完。
做作业,那感觉就是天天写年年写,总是写不完的作业,写作业就头痛,总结起来就是作业综合症。放学后老师提前布置好作业,但那个时候家里人都去忙农活了,所以我们这帮小伙伴就先去玩耍,等玩耍的尽头没了才回家。到家的时候,家里人也快要从田地里回来了,所以做作业基本就是装下样子,等天黑了,吃吃饭,再稍微偷偷懒,基本上快到10点了,但是作业还是没能写完。于是先睡觉,等第二天早起再写,巧的是第二天起晚了,只能飞奔到学校。
老师的第一大招:罚站上课前老师会例行检查作业,这时候小伙伴们各个都是表演高手,能想的,能编的,各种招数都给老师用上,总之,作业写不完,是有一堆的问题,不是我不想写作业。但总有意志不坚定的会出卖小伙伴,告密老师,说是放学后和小伙伴去玩耍了,就这样,所有牵连到的小伙伴全部被老师揪出来:罚站。
罚站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因为那是要站在操场上,等到全校老师做课间操的时候,就可就真成了表演帝,都不好意思面对如此多的观众。这也不是最光鲜的,最主要的是邻家小伙伴最以最快的时间,将我们在全校罚站的新闻告诉家里人。等中午放学回到家,那又是一波家里的罚站。
一般情况下,罚站会管用好几周,在接下来的下周,表现会非常好,放学直接到家,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去玩。可是,没过多久,又要重蹈覆辙继续和小伙伴们去厮混。
老师的第二大招:留校为了防止这帮顽皮的小伙伴在放学回家路上开溜,老师这次来了在大招:留校。凡是作业没写完的,本周都是留校写作业。这招是最管用的,写完作业的同学准时放学回家,而我们这些要留校写作业的,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这帮同学回家。在学校写作业,效率高,更重要的是老师还会来检查,所以丝毫不敢马虎,先写完的先回家,所以留校写作业绝对要提高作业的效率。
整个学期的考试,也是我们这帮平时不好好写作业的学生最难过的日子,考试成绩会在全班、全级公布排名,还有上学期的排名也要一起对比,如果是后退10名的,那就要等着老师见家长。见家长,学生没面子,家长更没面子,所以基本上在考试前一个月都要认真的备考。最终班级里还是要有几名学生要被见家长,叫家长来学校见老师,而这几名学生也自然会被全班公布,也自然会被列为”差等生“。如不想见家长,那就要好好去复习备考,这招硬是让我们在考前一个月不敢大意,起早贪黑的拼命去学习。
戒尺,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教学道具,在教学中极具重要意义,在我们学生时代,这作为督学教材,发挥的余地真不可小觑。上课如果有小动作那就等戒尺的处罚吧,一般是手或者屁股会遭殃,那感觉真是火辣辣的痛在心里。所以,上课那就得要上课的样子,最起码为了免受皮肉之苦也要认真聆听老师讲课。每学期下来总会多多少少挨几戒尺,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教学老师,第一印象就是,老师的戒尺厉害。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教学环境与教学体制已经和我们当年截然不同,现在更多的是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百年树人,教育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始终如一。国之栋梁,国之重器,在于国之少年,教育为重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相信:江山代代人才出,师表如一,我辈少年皆是国之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