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抄、抄、抄——学生的绝招!
目前的应试环境下,分数还是学生和家长最看重的一个指标!
然而一个老师水平的好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感受。
但家长却只能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一个老师,甚至是唯一的指标。
最近有网友吐槽,自己孩子被罚抄数学公式1000遍,这样的老师究竟是负责还是乱整?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网友孩子就读某校初三,由于面临毕业和中考,老师也将时间抓得很紧,自然对分数也非常看重。
然而在学三角函数时,发现总有一些孩子记不住基本的公式和数据,非常气恼,一气之下直接罚抄不过关的孩子1000遍。
虽然几个三角函数值并不算多,抄一遍不过2分钟,不过抄1000遍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们可以来算个账,就按最快速度罚抄,字迹潦草,一遍1分钟,1000遍也是足足1000分钟。
一个小时仅60分钟,1000分钟意味着要一刻不停地抄接近17个小时。
虽然这个孩子最后抄完了1000遍,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但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从上午开始,几乎上每节课,都偷偷在下面抄公式,一整天的课程几乎都没有听讲。
即使抄到晚上12点,都还没有完成,最终又加班,抄到凌晨2点,才终于完成1000遍的抄写任务。
作为一个工作十几年的一线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
震惊的是,在这个年代下, 居然还有这么迂腐的老师,简直是不可理喻。
愤怒的是,这个老师缺乏了基本的师德,完全可以被辞退。
因此,罚抄数学公式1000遍的这个行为,肯定不是负责,纯粹就是在乱整!
1.学生有个体差异是正常的。
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有些孩子轻松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而有的孩子拼命学,也只能获得一个及格的分数。
特别是学到初三年级,很多学生跟起来已经非常吃力,所以学不懂数学,记不住三角函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总体来说,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深造,确实成绩太差的学生,就完成9年义务教育,身心健康的毕业就行了。
如果一味的一刀切,以罚抄1000遍来释放自己心中的怒气,这难免有点拿学生当出气筒的嫌疑。
2.惩罚1000遍,度的把握拿捏不准。
作为老师的都清楚,有些孩子确实不听话,需要一些处罚,迫使他们努力学习。
因此,一些负责任的老师,会象征性地让学生罚抄3遍,5遍,即起到了惩罚的效果,也不会耽误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
但是,如果惩罚超过10遍,就有报复性质了,对于成年人的老师来说,这个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当然,如果超过了1000遍,就远远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这种机械性的罚抄,不仅没有起到记忆的效果,反而给学生一种深深的厌恶感。
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更加厌恶学习数学,以后的数学课,更没有兴趣听了,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挤占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
一天接近17个小时用来罚抄数学公式,可以肯定的是,白天的所有科目,几乎都没有认真听讲,全部在下面偷偷抄写。
这样的后果,不仅数学没有学好,反而把其他科目全部耽误了,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初三的有很多的学科都要参加中考,都非常重要,而中考也是看所有学科的总分,这样对学生的总体发展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见过太多自私的老师,为了自己,全然不顾团队。
曾经见过一个英语老师,周末布置10张试卷,收起来后又从不评讲,就因为,她不希望学生把时间用去学其他科目。
总结: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而评价教育也是一件更复杂的事情。
目前的社会和家长,几乎都以成绩来衡量一个老师的水平,所以让学校的老师只能以成绩论英雄。
长久下去,一直好强的老师,都会采取各种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所以,就出现了考试前大量漏题的老师!
所以,就出现了罚抄1000遍的老师!
所以,就出现了不准学生学其他科目的老师!
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一个班的所有老师,归根到底还是要打团体战。
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看学生的总分,而不是看某一个学科的分数!
对于学生被罚抄1000遍数学公式,凌晨2点才完成,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原创文章,喜欢就请点赞关注,空间还有更多精彩文章,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