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上批改孩子们的作业,其中有一道画线题,很多孩子漏做了。我边批作业边把名字记下来,最后发现,漏做画线题的孩子有23个。
我教两个班的语文,一共74个孩子,这个比例太大了。
为什么会出现漏题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漏题?是因为学习态度的问题?还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上学期期末检测我给家长发了一则信息,其中提到过孩子们漏题的现象。回看信息发现,漏题不是偶然,上学期期末检测就有15个孩子出现漏题的现象。
线上教学期间,这个数字又增加了。
漏题是因为粗心吗
说到漏题,估计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甚至,高考前,老师一定会有个典型案例:某某某高考考砸了,就是因为有一整面漏做了。你们拿到试卷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一共有几面,做完后要检查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到了自己教书,几乎每一届都有做作业漏题,考试漏题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免不了要批评他一顿:怎么那么粗心呀你!
漏题真的是因为粗心吗?
不着急,我们一起慢慢分析。
被漏的是什么题?
有经验的老师会告诉你,漏什么题的都有!但是,习作不会漏,因为一整页的格子提醒着你,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最多的情况是时间不够,没写完。
以语文学科为例,根据漏题的概率排列如下:
阅读题:请在原文中划句子或词语,被漏指数★★★★★
阅读题:请在原文中填词语或标点符号,被漏指数★★★★
阅读题:给本文取一个适当的题目填在横线上,被漏指数★★★★
阅读题: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被漏指数★★★
基础知识部分的连线题,被漏指数★★★
总的来说,阅读题中的小题特别容易被漏。题目的位置越不显眼越容易被漏,需要离开题目在原文中做答的也容易被漏。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漏题?
这几类孩子相对容易出现漏题的情况:
1.没有检查习惯的孩子。
2.平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
3.对待学习不够用心的孩子。
4.性格外向、粗线条的孩子。
为什么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容易漏题呢?
不管作业还是考试,没有检查习惯的孩子必然容易漏题,这一类型的孩子要么是学习习惯还没有培养好,要么是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仅仅是漏题了,可能在沟通的过程中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都没在听,没在看。
对待学习不够用心的孩子是因为对自己没有要求,持无所谓的态度,而态度决定行为。
性格决定做事的方式,大大咧咧、粗线条的孩子容易漏题。心思细腻的孩子,做事细心通常不会漏题。
由此可见,漏题的原因真不是“粗心”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怎样避免孩子漏题呢?
一、培养做题的习惯
1.按顺序做题。低年段的孩子常常出现跳着做题。第一题没做完,眼睛已经看到第三题去了。平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醒孩子以你的左手为轴,只做左手上方的题,做完往下挪,做第二题,依次往下做。也可以用尺子或一个本子,遮住下面的题目,做完往下挪,依次往下做。
2.学会做标记。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在题目的序号旁做上标记,所有题目做完后,再回到那一道,这样就不容易漏题。
二、培养检查的习惯
低年段的家长习惯帮孩子检查作业,发现问题直接指出来。在低年段,检查孩子的作业非常有必要。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孩子自己先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再给家长检查。
三、教会检查的方法
孩子怎样检查可以避免漏题?有位同事有个好方法。她在期末考试前,告诉孩子们,一题一题按顺序检查,检查完在题号旁打勾。事实证明,这个班是整个年级里,孩子们出现漏题情况最少的。
四、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的做题习惯还没有养成的,家长持续一段时间,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孩子漏题了,不要直接指出来,可以把作业还给孩子,告诉他,我发现有漏题哦,你再检查一遍。如果孩子检查还是没有发现,你可以再缩小一点范围,直到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老师,这样太费时间了,我巴不得直接帮他改了呢!事情需要一步步做,孩子需要一点点引导,简单粗暴解决不了问题,教育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结语
也许你会问,漏题有那么严重吗?不就那么几分?
几分可能是优秀跟良好的区别,几分可能是重本和一本的差距,几分还可能跟梦想失之交臂。
避免孩子漏题是应试教育吗?当然不是。我们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更是培养孩子做事的态度。
做任何事情都知道要细心些、严谨些,不只顾着一头往前冲,懂得适时地回顾、反省,拥有这些能力的孩子,我们还用担心他将来无法立足于社会吗?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童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