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改完试卷都元气大伤(改完试卷后心情是崩溃的)

每次改完试卷都元气大伤(改完试卷后心情是崩溃的)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9 05:00:23

前天,朋友和我诉苦,说是自己高二的儿子不听话,成绩从班级排名前五降到前十了,马上高三了,自己心态快绷不住了,如何吼叫也不管用,问我可有好的办法来应对。

朋友的儿子是住校生,学校不准学生进校带任何电子产品。朋友举了个例子,上周五孩子一到家就飞窜进自己房间找手机,把正在客厅聊天的朋友吓了一跳。感觉很丢人,不知道如何叫孩子戒了“手机瘾”。

我说咱先放平心态,先学习少叨叨多行动,然后又提了几点建议,限于微信交流的局限,总感觉还是有很多建议没有说得很清楚。

这类问题,在我之前的文章中简单地谈过一点,今天借着朋友来探讨这个问题,咱就再次做个精准数理——从我的经验及课后总结说起。

初高中遇到孩子逆反的问题,应该是大部分家长都逃不过要面对的压力。学习问题不谈和气一团一谈立马崩盘,全家元气大伤,问题像个不倒翁不推安静一推乱蹦。

比如我家老大,鉴于自己比较清醒的认知,问题天天谈也不崩,我和爸爸主要工作是收集孩子的坏情绪并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老二可就不行,有一段时间,发展到一触将崩的边缘。因为从初中开始住校,学校住校生很少,加之学校又是出了名的宽松——宽松到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就像放养在内蒙大草原的野马,我鞭长莫及,很多事也是不清楚更顾不到。(我们那届一个年级就三男一女住校,三个男生住一间宿舍,一个初三不到就废了,另一个高三成绩也不理想,我们刚入学三个月被老师提醒孩子成绩很危险呢。)

后来,很多学校的事还是住在附近的几个家长告诉我的,说我儿子很棒,乐于助人,自我控制力很强,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有一个家长时不时给我儿子送些好吃的。——说多了,本次只谈高三的情况。

高一高二时儿子很多精力用在编程上,高三开始我们就比较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像多言多语的姐姐,儿子话少,和我的交流也不多,周末假期在家,就看那屁股咋都坐不热凳子,我看着只是干着急,高二暑假,有一次我多说了几句,小子黑着脸把我推出房间。

姐姐高考成绩出来了,有一次我偷看了一眼儿子的手机,他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是姐姐被录取的图片,并附言:这算是成功上岸了吧,下面有好多同学的留言。

或许来自姐姐的压力,我知道小子自己心里有点数,有来自内心自我要求的压力,之后我就学着少说话多做事。在急于想窥探屋内小子是否在偷懒,就拿着水果点心进去,很多时候我是在进门前有个不经意的响声,不想被误解成间谍。

有一次我直接推门进去,看到小子手一哆嗦,手机啪嗒掉在桌子上,俩人都很尴尬,我就笑笑哎吆了一声。现在想想又好笑又心酸。

“手机瘾”—— 手机是孩子们面向无限新奇世界的窗口,那里有无穷的精彩的吸引力,也是孩子与同学朋友玩耍的游戏场,真的很容易沉迷其间乐不思蜀,如何戒除呢?这对成年人都是很大的困难,何况对一个未成年好贪玩的孩子。

下面我谈谈小子是如何与手机做对抗的。

高三暑假在家,儿子授权我给他微信随机设个秘密,我给记着,他需要用时我给开手机查看信息。

开学后,上学不带手机,如果老师发了测试卷啥的,要好的走读同学就帮着多打一份。

为了配合孩子的信任,我也不查看他的手机——手机都交给我了还能有啥见不得光的秘密?孩子回家后,我这才装模作样地给他手机充电,这表示我从来不喜好窥探别人的隐私。

这样也不方便,有事不能及时和我联系,有几次是借同学的手机给我打电话,后来儿子叫我给他买了一部老人机,只做通讯用。

其实,在家时他还是会玩玩手机的,孩子不能老是绷一根弦,也需要放松放松,我不会多说,心想他自己有数。看到小子与手机这番艰难对抗,我内心很感动。

高考结束了,小子说终于可以天天打游戏了,在家就摆开阵势,用电脑和同学联网打游戏,光明正大,号令天下的架势,也没打几次。我纳闷,问他不是说天天打吗咋不打了,小子说真可以无所顾忌地打游戏了就感觉没啥意思了。

有不如买,买不如抢,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看看,千古之训放哪里都很有道理。

高三时,父母能做到下面几条,私认为就差不多了(我也没做到很合格):

第一,父母少说话多行动。那些把唠叨做成自己人生标识的父母整改起来有些困难,想想孩子的未来就不是难事。如果实在忍不住,多说love you,孩子在家时嘴里塞个毛巾,这招保管有用。

多行动,就是把你的焦虑忧伤化作爱的力量,保障好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吃得饱穿得暖,不让孩子对大后方有后顾之忧。

第二,做一个合格耐心的倾听者。家长自己心里急出火来嘴上烧起泡,行动上也要显示出一步三摇的稳重感,也可以日均默念10000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

和孩子多沟通,特别是妈妈更容易出色完成此项大任,平时不是能叨叨吗,现在给你舞台,做好你的高质量外交沟通,千万不要忘乎所以,记得是引出孩子的表达欲,你做一个好听众。

理解——理解孩子的功课压力大,竞争力大,要有感同身受的真诚。我们对未来有希望对孩子有信心,对孩子取得一点进步表示衷心的快乐热烈地鼓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吹鼓手,需要怎样的小技巧,不会的话,小度会给你100种方法——切记,不能表扬得太虚假,否则适得其反。(切记,藏好你的夹讽带刺语气)

真诚,主打一个真诚。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这些道理告诉我们:慢慢来,大事不宜一蹴而就。

第三,多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及心理状态。这一点真的的很重要。

其实,与老师沟通,我做的并不好,我家离学校太远,除了家长会平时我也不去学校,只是例行公事般督促孩子多找老师,听听老师的指点。(其实很多孩子根本不会主动找老师)

开家长会,家长都会提前到校,找各科老师聊聊孩子的情况,各科老师前的家长长龙一直弯弯曲曲排到走廊里,非常耗费时间,冬天冷夏天热,若是穿个高跟鞋,那可真受罪。

小子有个同学,成绩很好,考到北大数学系。这位同学的爸爸每次都把各科的队伍排一遍,我总是戏谑道就你家成绩还需要排队,是不是就纯粹图个排队热闹,这个爸爸总表示孩子的成绩还不行,马虎的很。

一比较,才知道咱是多么“不敬业”。

哪次我和老师谈了话,回头和小子说,传达老师的指导意见,小子的眼睛里会有闪闪的亮光,我想孩子的内心应该有一种被老妈关心的幸福感,一种全家团结一致共赴山海的革命情谊。

我知道很多孩子平时不愿意找老师答疑,毕竟是面对老师学生很有压力,但是又很想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判,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权威肯定,这需要家长多与老师沟通,有用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孩子。

同时,可以添加些老师口中的认可赞许——很多老师对表扬学生很吝啬,这时我们家长自己就需要开动马力灵活机动,实行有则就上报没有就创造的鼓励原则。

第四,不妨参加一点课外班。这对有些孩子来说很重要,特别是拖后腿成绩下滑的科目。上面我说的那个好同学他所有的科目都在外面上。我两个孩子的同学们都是很优秀,如我们这样不参加任何课外班的孩子倒没见过。

虽说我的孩子都没有参加过课外班,那是因为我家的爸爸除了语文其他科目数理化英都能辅导,对那些不愿意找老师答疑的或是家长没有足够能力来辅导孩子功课的学生,还是需要一定的较强的外部力量给予相助。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课内知识先掌握,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了,这些都是来自我的个人经验,若能给朋友一点借鉴,我乃快乐矣。

其实概括为一句话:家长先做好自己,其他的交给孩子吧。家长做到位,孩子成绩差不了。

还有20天就是2023年的高考日,预祝考生们超常发挥,金榜题名,皆得所愿!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