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成绩陆续出炉,孩子们有的欢喜有的愁。
如果考得不错,家长要提醒孩子做到脚踏实地、再接再厉。
如果成绩不理想,家长不妨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不管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家长都应先帮孩子反思之前的学习情况,找到学习上的不足。
希望孩子和家长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好好反思一下。
1
比起纠结分数,反思经验才更重要
考场不会讲情面,会做的就对,不会做、一知半解的就错。
你因考砸而难过,爸妈能理解这种心情,也欣慰于你的上进心。
可你知道吗,考砸了可能并不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你接下来的做法!
比起纠结于分数本身,分析错题、反思经验才更重要。
毕竟,你只有及时纠正错误做法、继续保持好的地方,才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提高分数!
那么首先,你要反思并清晰了解自己的丢分原因:
①知识性原因
内容上的不熟悉,逻辑上的不严谨,解题上的不规范等等。
②习惯方法出现问题
平常学习只靠背诵而不注重理解;
边看书边做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没有及时归纳总结错题;
没有及时解决疑点难点,越堆越多;
喜欢挑题做,对时间的把控不到位;
书写字迹不佳,导致非知识性丢分;
想到什么看什么,复习毫无计划;
考前熬夜复习,影响记忆和注意力;
......
③心态因素
考试怯场,引发身体不适而影响发挥;
遇到新题、难题感到焦躁,影响思维;
对外界动静异常敏感,无法专心解题;
考完急着对答案,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
好好想一下,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哪个方面需要改进?
只有找准原因,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和改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
知识上的漏洞,应这样补足
期末考卷下发后,我们首先就卷面内容进行分析。
一般地,考场中的知识性丢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看题时找不准对应的知识点,写题时没有按点答题的意识......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你应该这样做好查缺补漏:
- 改正错题,在课本中标识出对应的知识点,根据出错率有轻重地加强巩固和练习;
- 归纳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反复回看错题及课本书籍,对知识点进行重复记忆;
- 在平时要形成正确的写作业步骤,先回看再闭卷完成作业,以便及时找出薄弱环节。
②解题逻辑不够严谨
知识点都能理解,可写出来的答案不是逻辑混乱,就是前后矛盾、前言不搭后语......
如果因逻辑不够严谨而丢分,你要这样解决:
- 要养成“列大纲—详细展开”的解题习惯,不要想到哪写到哪;
- 不要理所当然地做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因果关系真的成立吗?谁为因谁为果?);
- 解答过程中,适当使用衔接词(原因如下、综上可得等等),不仅使答案更有条理,还能帮你理清思路。
③答题步骤、格式不规范
有时候,费劲脑汁终于解出了正确答案,但由于格式有误、步骤没写全而导致丢分。
这时,你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改正:
- 根据老师的评讲材料、课本中的例题、参考答案中的详解,总结出各大题型的答题套路;
- 在写题时,要有意识地模仿这些套路和格式,逐渐形成答题的好习惯;
- 要保证答题的完整性,不要漏写题目中的小问,需引用的公式一定要标注完整。
降低知识性丢分,是提高成绩的第一步!
3
方法习惯上的不足,应这样改正
说完知识性丢分,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方法习惯上的不足进行分析、纠正:
①独立思考
要想学习成效更持久,除了背诵,你还需充分理解、积极思考。
从本次考试开始,你要学会自行改错和分析,实在无法解决再求助大人、教辅书或网络。
②归纳错题
做错题并不是坏事,及时总结并形成答题经验,下次就能有效地避免出错。
因此,你要建立各学科的错题本,做好改错并标注上对应的知识点,反复翻看巩固。
③解决疑惑
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你不及时排除疑点,将影响后续和整体的学习。
要养成及时解决困难的好习惯(回看课本、笔记、询问老师等),做到“疑问不过夜”。
④做题顺序
卷面试题的顺序一般为由易到难、由基础题到选拔性考题,而这也是最佳的做题顺序。
按顺序做题,不仅能让你更好进入考试状态,也能逐步唤起你的知识储备和做题思维。
⑤书写字迹
要做到每天练字20分钟左右,并把完成作业与练字相结合。
书写端正清晰,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这些好习惯都将助力你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⑥学习计划
都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同样如此。
爸妈将协助你做好计划的制定,不仅要劳逸结合,更要严格遵守并做到定期总结回顾。
养成良好的习惯、找到正确的方法,你要从即刻做起!
4
心态上的问题,应这样端正
考试考砸了,除了知识层面、习惯方法层面的原因,考场心态也不能忽视:
①考试怯场,影响发挥
孩子你要明白,考试除了是对学习情况的检测,更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
考场上没有人是不紧张的,区别在于能否克服考试怯场的心理。
做好复习工作,抱着“简单题不丢分,难题多抢分”的心态面对,你会更加从容自信。
②做题焦躁,影响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同样地,试卷不会照搬课本例题、作业习题,但考察的知识点不外乎那几个。
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害怕出错,考场中一定不能急躁,这无助于你的解答,还会扰乱你的思绪。
③异常敏感,无法专心
考场中有很多让人分心的声音:风扇的响声、监考员的脚步声、同学写卷子的刷刷声......
这时,你要增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必要时可以采取“边读题边标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只有做到不受外界影响,你才能更连贯地思考和答题,才能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④急着校对,影响心情
一科考试结束后,很多同学会聚在一起讨论答案,甚至会前去询问老师。
在爸妈看来,急着对答案并不是一种好的考试习惯。
毕竟,做对了当然开心,但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难免会对后续的考试造成影响。
摆好考试心态,会为你的分数锦上添花!
孩子,考试考砸了可能并不是件坏事,关键在于是否认真分析和总结。
如果你遇到疑惑和困难,爸妈很愿意为你提供指导和帮助!
爸妈相信,只要你做好查缺补漏、养成良好习惯、找准正确方法、端正考试心态,一定能收获理想的成绩!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