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写试卷很慢(写试卷太慢怎么提高速度)

为什么我写试卷很慢(写试卷太慢怎么提高速度)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8 06:01:31

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家庭条件不错,按说生活应该是很惬意的。可是,偏偏就有不顺心的事,就是我的女儿。她让我操碎了心,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到您这儿来的。

我女儿小时候她很可爱,大家都非常喜欢她。我的烦恼是从她上幼儿园开始的。打上中班起,我们就开始发现,她有个顶让人心焦的毛病,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慢悠悠的爱磨蹭。幼儿园老师让写一些简单的数和字,别的小朋友都能写一页或几页,她却总喜欢磨洋工,从没写满过一页。上了小学,她说话、做事、写作业慢的缺点,就更加暴露无遗了。

知道她这“德行”,我还特地拜托她的班主任,每天放学后带她一起回家,等写完作业我们再去接她。我想,老师守着她写作业,她应该能快点了吧?可是不行。每次她都写得很慢,最后老师也举手“投降”了。后来,我改为每天亲自监督她学习,情况一样不见改善。

为此,我不得不成为学校的“常客”。老师说,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我则觉得她特别幼稚,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一点也不相符,也不像同龄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动作缓慢又拖拉。数学课堂作业没几次能做完的,因为她的作业本上总有没做完的题。语文作业也一样,每次被留在学校写作业的总有她。虽然如此,老师却说她不笨,因为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还行。

现在,她每天做作业,我也不得不做“作业”—— 一直守着她,别人一个小时能写完的,她要用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相对而言,她比较喜欢数学,因为数多字少,为了省事,比较复杂的题她也不打草稿,结果就经常出错。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语文,尤其是写作文,简直是“惜字如金”。一篇作文,告诉她情节和写作要领,让她补充,都经常要三五个小时,并且是在一个劲儿地催促之下才得以完成的。看得我都快坐不住了,可人家依然“岿然不动”,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再就是写字,经常写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大小不一。如果说她是一笔一画很认真地写,速度慢点还情有可原,“慢工出细活”嘛。可她却不是单纯的慢,她是不写,才写完一个字,心思就不知飞哪儿去了。常常一个字还没写完,就挠头、掏耳朵,最爱干的就是抠指甲,把你气得心急火燎。

如今,女儿成了我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改变她这种状态,我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试过了。比如,她考个好成绩,我就抱着她亲一下;在墙上做个表扬栏,只要她作业写得又快又好,就贴上一朵小红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就让她看动画片,或休息日带她去公园玩等。但都不管用,有时实在气不过,也打她,当时似乎有点用,过后仍然一切照旧。

好话坏话,我们都说得不想再说了,哄不行,打也不行。现在上小学尚且如此,以后上了中学可怎么办?长大了走上社会,什么都慢人半拍的能行吗?

看她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我真快愁死了!我真诚地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析一下,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毛病出在哪儿呢?

慢得离谱,或许是“书写障碍”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其实就是一种行为疗法,主人公表扬女儿、奖励小红花等,也属于这类。这种疗法对小儿比较有效,一般以奖励为主,适当惩罚。可文中的小朋友却不为所动,既不畏老师,也不怕父母,骂不听,打不改,这就不能单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了。单从个性看,这“慢”也慢得有点离谱了。

从这位妈妈的叙述来看,其女儿的情况比较符合书写障碍的诊断,这是学习障碍的一种。但也要排除另一种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即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注意缺陷型。确诊此症,需要作一个全面的评估,包括:与父母和孩子进行一次会谈,了解孩子的发育史和教育史等;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如智力测试、学业成就测试、书写和视-运能力测验等。

由于学习障碍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许多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偷懒、粗心,其结果是父母生气,孩子委屈、自尊心受损。

对于书写障碍,首先,父母要先了解这种障碍,然后让孩子知道,她的问题并不是自己“愚蠢”或者“懒惰”。家长要用一种符合孩子年龄的语言告诉孩子,让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向孩子强化这一观点,即存在某种学习障碍并不意味着她不聪明,而是表示她在某个学习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么,对书写障碍怎样处理呢?参考方法如下:

1.鼓励孩子通过电脑打字的方式来完成作业。

2.减少书面作业的数量,减少没有实际意义的抄写内容,强调书写任务的质量而非数量。

3.完成书写任务时给予更多的时间。

4.教导孩子如何对书写进行组织,可以将书写过程分为几个容易处理的步骤。例如,写作文时,先选定主题和主题句,然后写出初稿,再进行编辑、校对等。

应注意,对低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宜作出书写障碍的诊断,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孩子,尚未在书写方面接受过充分的指导。但有时可从孩子的成长史中发现一些信号,例如绘画能力较差,在幼儿园时不愿意参加工艺活动,在精细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困难等。如果属于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则应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