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到一个月,最近遇到几位娃刚幼升小的爹妈,都表示“太难了!”。
有的说暑假就让娃上了幼小衔接班,学拼音、认字,数学50以内加减法也不成问题,本以为能顺利适应,没想到卡在写字上。
握笔姿势不正确,孩子写得很费劲,字却像狗爬。每次擦了写,写了擦,本子都擦破了,孩子赌气哭闹不肯写,搞得大家都很崩。
无奈去上硬笔书法课,老师说,娃手部力量不够,完全没基础,得有个过程。这个过程要多久,谁也不知道,反正现在不搞作业母慈子孝,一搞作业鸡飞狗跳。
有的说,开学不到20天,已经被老师找了六七次,因为娃上课随便下位置,在书本乱涂乱画,跟同桌闹别扭,不好好吃饭掀盘子……说起来都是小事,就是不听话,自由散漫,还以为自己在上幼儿园呢。
现在一听到手机响,就头皮发麻,怕是老师找。要是得知娃又犯事儿,在单位一天的心情都是emo的。放学接娃溜得飞快,就怕老师说:“XX妈,请您等一下。”
还有娃在学校循规蹈矩,一到家就成了脱缰野马,主动做作业不存在的,就算爹妈看在边上,几行拼音也要写一小时。
玩完铅笔抠橡皮,玩完尺子折飞机,还有喝水、找书、要撒尿……反正,一写作业啥事都来了,一看动画片啥事都没了。
这也是娃的通病,一写作业就屁股上长钉子,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天天上学像打仗,一大早的电梯里、小区路上、校门口随处可见焦头烂额的爹妈和没睡醒的娃。
说实话,刚升入一年级,无论对于孩子还是爹妈,都是新手上路的磨合期,谁也不比谁容易。
怪就怪现在教材难,对孩子要求高。
本以为刚开始上学,语文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结果是拼音、汉字一股脑上,有的学校还有英语课,孩子aoe 和ABC一起学,没点基础的,真是一脸懵。
还有各种课外练习资料,什么数学报、语文报,不订不好,订了还得花时间盯着娃做,看了都头疼。
其实,大多数家长原本对娃也没太高期待,想想一年级能教多少东西,也没啥考试,看不出多大差距。
结果,发现老师展示在班级群里的作业,总有些娃字迹工整、令人惊叹,还听说班上有娃汉字认识上千个,英语说得贼溜,再看各种班级活动,自家娃做个操都磕碜,别人家娃能唱会跳,十项全能……难免有点慌。
都说孩子的差距主要就在晚上和周末,想来是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不够,于是,下班回家,继续上班,爹妈齐上阵,盯学习,盯习惯,盯特长,车轮战式盘娃。
刚上学的娃哪吃得消这阵仗。
有位妈妈告诉我,儿子最近怨声载道,觉得上学太辛苦,周末也没得休息,还要做作业,上辅导班,想重回幼儿园。
为了让儿子死心,她特地当儿子面给幼儿园班主任打了电话,那边老师明确表示超过年龄,不能收了,儿子郁闷了好几天。
现在一写作业,小家伙就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妈妈也没办法,实在太晚,就帮他写两行。
她说也知道,现在教育红利越来越小,即便拼尽全力,考上985、211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很多还是要靠家里的背景和资源。
但看到身边的娃都在卷,又不敢停下脚步,怕被拉下太远。
真是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
还有些家长在期盼:随着人口急剧减少,学历加速贬值,以后不会那么卷。
因为今年,肉眼可见,南京很多名小都开始“减员”,甚至包括鼓楼一线名小。
网传相比去年,力小少了2个班,汇文少了2个班,银城少了5个班,赤壁路少了2个班,天妃宫少了4个班……
渊声巷小学一年级新生不到60人,鼓楼某小学就2个班,每个班不到20人,一不小心实现了小班化。
关注回复【一年级】,获南京名小一年级班级数
而且,名校的门槛也没那么高了。
据说南京有些名小,今年幼升小招生,为了抢生源,放松了对户籍、落户时间的审核。一些往年一位难求的幼儿园,开始非常亲民地下场“抢”娃。
可见,当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孩子数量却在减少时,粥多僧少,学位宽松,确实没必要那么卷。
还有专家预测,未来将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含职业中学)的义务教育,到2040年,大学义务教育也将实现,也就是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免费。
这样,家长就不用再为中考分流焦虑,孩子上985与211的比例也会大幅提升。未来,拉开人与人最大差距的,不是所毕业的学校,而是有没有创新思维、进取心、领导力。
教育终将回归它本来的价值……
只是,这得有个过程,差不多10年,而刚刚入学的这波娃正处在从卷到不卷的变革期,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就目前而言,只能顺势而为,既然逃不开卷,就换个姿势,不死命卷分数,而是卷孩子的自律、独立和综合能力。
因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要想追求更好的生活,都得有过人之处。
卷或不卷,说到底,既关乎环境,更关乎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