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学长以具体题目为例,详细说一下高考最后两道大题的做题秘诀!
高考主观大题的命题,大都以某个区域为切入点,让考生辨其地、知其征、析其因、想其法,区域定位错误,将导致整个大题全盘皆输。所以,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是答好题目的关键一步。
一、宏判断——南北半球的判断
二、微判断——区域定位6技法
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 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原理定位法等。在考试时 优先选择你最熟悉的定位方法, 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 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技法一:利用经纬网定位
技法二: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 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 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况。
(2)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 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 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掌握其他重要的参照系: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一些重 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定位的重要参照系。
(4)根据沿某条纬线和经线的海陆地形剖面图进行空间定位。
技法三:根据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技法四:根据轮廓特征进行空间定位
根据轮廓特征进行空间定位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 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
首先,要熟识各种区域轮廓,尤其侧重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
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
再次, 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 如对著名的湖泊(五 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 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轮廓特征和 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技法五:根据重要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空间定位
1.利用地理景观特征定位 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其所 在地区的位置,如植被、传统民居等。
2.依据图例、注记定位 该方法常常作为一种辅助定位的方法, 但有时也会起到 关键性的作用。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 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界、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 是重要的提示信息, 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 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 玛峰”,则可确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 可确定该地形区是渭河平原等。
技法六: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行空间定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 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洋流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 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 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 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2.利用地理原理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 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 理解、 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 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 理位置。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 南北纬 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例题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