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谁的心里又不着急呢?主要的知识点都掌握了么?现在我就来看看地理答题都掌握方法了么?
一)下面就把此部分比较重要的区域地理答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一下总结。
方法1: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题思路:
(1)半球位置:
位于北、南半球或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
●描述国家/地区:
①在XX大洲/大洋的XX方位;
②在XX方位濒临XX洋;
③在XX方位与XX国家陆上相邻/与XX国家隔海相望;
●描述大洲:
①在XX方位濒临XX洋;
②在XX方位与XX大洲以XX为界/与XX大洲隔海相望。
(3)纬度位置:
①纬度范围XX至XX;
②跨XX温度带和XX纬度带;
③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在XX方位穿过(没有可不写)。
方法2:评价某地区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重要性
★答题思路:
(1)评价纬度位置:
①纬度范围XX至XX,范围广/小;
②跨XX温度带,气候类型多样/气温高或低;
③故农业种类多样/单一;熟制情况。
(2)评价海陆位置:
①描述海陆位置;
②海陆交通便利:沟通了XX洋(海)与XX洋(海),连接了XX大洲(地区)和XX大洲(地区);
③方便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方法3:描述某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题思路:
(1)地形特征:
①以XX地形为主;
②XX地形分布在XX方位;
③XX方位高,XX方位低;地势起伏大/小。
(2)地势特征:
XX方位高,XX方位低;地势起伏大/小。
方法4:描述某地区水系特征
★答题思路:
①发源地 流向(干支) 注入海洋;
②水系形态(幅合、放射、树杈等)。
方法5:分析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答题思路:
①气候类型及特征是XX(气温、降水、日照);
②作物习性(XX作物喜热/凉、喜湿/干);
③有利/不利。
方法6: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
★答题思路: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水平、工农业基础。
注意: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因此在答题时,要先回答自然因素,再回答社会经济因素。
方法7: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
★答题思路: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水平、工农业基础。
注意:①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因此答题时切记要多答社会经济因素。此外,在答题时要看清设问,确定是工业还是农业问题;②要确定设问是让你分析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不要答非所问。
方法8:分析城市、交通分布的区位因素
研究思路同分析工业和农业的思路一致。
方法9:描述城市、交通等地理事物分布特点
★答题思路:
①分布在XX方位;
②沿海、河、湖、交通线、资源(矿产区、原料地)等。
方法10:分析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答题思路:
(1)景观方面:自然旅游景观(热带风光、海岛风光、大漠、林海雪原等);人文旅游景观(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等);
(2)距离方面:距离的远近,耗时的长短等;
(3)交通方面:交通的通达度;
(4)经济方面:周边经济水平较高,游客众多,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5)景区自身:旅游地接待服务能力的高低,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完善程度;
(6)语言、货币方面:语言的交流是否相同以及货币是否可流通。
方法11:描述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答题思路:
(1)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汛期与枯水期、结冰期(有、无)、含沙量(大、小)、水量、水位等;
(2)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注入大洋、流程(长、短)、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态(幅合、放射、树杈)等。
方法12:评价某河流的航运价值
★答题思路:
(1)水量大、水位高、流量大、流速慢、汛期短、结冰期短、含沙量小、流程长、流经城市密集等,该河流航运价值就高;
(2)如果反之,或者大部分不符合,则航运价值较低。
注意:再回答此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
(二)除了以上通用的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外,还应该对五个必学区域(南北极地区、北京、台湾、香港、澳门)着重复习。核心考点如下:
考点一:要能说出南北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知道开展极地研究和保护极地的重要性;
考点二:要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能够评价北京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考点三:要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特色;
考点四:要了解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关系。
同学们要注意平时答题的技巧,不要一味做题,总结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