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2024所有学子金榜题名。
1987年
1987 年的高考,数学相对而言不难,然而物理却堪称遭遇了史上最难情形。这一年,李彦宏与雷军也都参加了高考。
1987 年高考物理试卷题目相较于近些年来的高考,显得较为单一,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竟占了将近 70%的分值!不过,其考察的知识点极为丰富,计算量更是庞大到惊人!特别是选择题,那 40 分全是多选,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对考点极为熟悉,还要将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做到全部答对!有时候为了算出某一项答案,可谓绞尽脑汁、头晕目眩。而且,多选若是选错还会倒扣分数,这着实够狠。有亲身经历者回忆,所在县的理科第一名考上了清华大学,是该县第一个清华大学生,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其物理仅考了 60 分!要知道满分可是 100 分啊!
县状元才刚刚及格。一考完,哭声一片,对答案时也是五花八门,根本没法对得上。大多数学校的物理最高分都在 40 分以下。当时,全国的平均分是 19.5 分,就连教育强省江苏的平均分也才 30 多分。综合来看,在恢复高考后的 40 多年高考历史中,1984 年的数学卷和 1987 年的物理卷无疑属于最难级别,曾让众多经历者流泪、伤心且抱憾。进入新世纪后,仅有 2003 年的高考数学卷难度可与之相提并论。那些经历者如今大多已年近六十,有的甚至已经退休了,但每每回忆起那次高考,都深感刻骨铭心。
即使是30年前,这场面看上去和今天也并无两样。
1988年
这一年,在江苏高考中首次察觉到了抄袭作文的现象。依据高考语文命题专家高朝俊于其著作《高考作文那些事》里的叙述,该年高考作文规定以“习惯”为题,在进行“样卷”挑选的进程中,众人一致认定一篇记叙类文章极为出色,从而被判为一类卷上等。当“样卷”发放到阅卷教师手中后,便有教师前来反映,称这是一篇抄袭之作。那个时候并不像如今这般,只要将“疑似抄袭”文章里的关键词句在“百度”上检索一下,再把检索到的相关文章加以对比,基本就能够得出论断。阅卷组只好在请那位老师回忆起原文出处后,派遣了几位教师,将近 5 年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全部搬出,逐一地查找过去。最终,在 1984 年 5 月 17 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寻获了原文。就这样,那篇文章被判定为“抄袭”,获得了极低的分数。
在高考恢复10年后,整个社会学习的热情越发高涨,这是大年初一的上海,求知的年轻人令图书馆的自习室座无虚席。
1989年
在这一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这意味着标准化考试正式迈入了实施的阶段。 至此,高考这一指挥棒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指挥效应。 标准化考试致使全国的基础教育不得不沿着应试的方向发展。标准化考试衍生出了标准化答案,随后也开始使用阅卷机器。
像这样70年代的高考阅卷现场,慢慢地就看不到了。
1990年
当年 10 月,国家教委开启了“三南改革”,湖南、海南、云南三省把往昔高考中文理科的分组转变为文史、理工、医农以及地矿这四类,每一类仅考 4 门。 然而,这一重大政策的宣告,距离次年的高考仅有不到 9 个月的时间。众多人的命运因这一张纸质文件而发生了改变。
直到今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仍在不断变化。
“上榜”这件事,对每位考生都充满了变数。
1991年
距离高考不足三个月之时,国家教委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郑重宣布:自 1991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会考原本仅是对学业水平的检测考试,然而其后,出于提高升学率的目的,一些地方依据会考成绩将部分学生提前排斥在“局外”,不被准许参与即将来临的全国统一高考。
1992年
这一年,刘强东荣膺江苏宿迁的高考状元。 依据《年轻就是要:活出你自己》这本书中的叙述,刘强东年少时的梦想是步入仕途,担任县长,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彼时,凭借他的成绩完全能够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然而他却早在填报志愿时就舍弃了清华物理系,转而填报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那时候的他理所当然地觉得:进入人大便能从政,而社会学又是统摄一切“小学科”的“大学科”。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入学当晚,刘强东的美好憧憬就破灭了。因为同系的师兄告知他,社会学和从政并无关联,并且其就业状况在人大位列倒数第二,仅仅好于人口系。
在今天,高考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的情况,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1993年
这一年,国家教委果断决策,在各省市全面推行“3 2”高考科目设置。 也就是说,文史类需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以及政治、历史二科,理科则要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上物理、化学二科。 此种科目设置持续沿用至 2000 年。
这是一张1993年的高考政治试卷,这样的卷面设计,让人分外熟悉。
1994年
在这一年,全国 37 所重点院校开始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构建起“学生上学需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自主择业”这样的一种机制。 从前那种由国家发放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大学生身份,自此以后得由学生自己掏钱来读书了。
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黎开英的儿子望军在1994年全国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乡亲们纷纷来到他家祝贺。金榜题名给这个农村家庭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1995年
1995年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节点之一。当时的高考制度经历了许多变革,也成为了社
会热点话题。1995年高考的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后来的教育制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5年高考的改革首先体现在科目设置上。与以往不同的是,1995年高考取消了《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目,取而代之的是《思想政治》科目。这一变化引
起了广泛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改革进步,因为思想政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有
人担忧这可能引导教育走向政治化。
此外,1995年高考的改革还取消了单独的普通话试卷,将普通话成绩纳入语文综合考试中。
这项改革被认为是对语文能力的整体综合考察,旨在培养广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然
而,这一改革也引发了一些反对声音,有人认为这样故可能削弱了普通话的地位。
1995年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试卷形式的变化。这一届考试首次采用了“A,B,C,D”选项
形式,让考生选择正确答案并填写在答题卡上。这种选择题的形式使考试更加规范,也更有
利于快速阅卷和分数统计。同时,这也是为了适应综合考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996年
漫画作文题再一次出现已是1996年。
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这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被评价为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
也由此引发了教育界与医务界的一点不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