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分析】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
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
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故 C 表述错误;
ABD 都正确;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2.漫画中志愿者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行为 B.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C.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D.主要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
【分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
式,青少年要提高公民意识,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
行为.
【解答】分析漫画可知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漫
画中志愿者行为都是无私奉献的行为,是帮助他人的亲社会心,属于道德义务,所以选项 A
不符合题意;选项 C 观点绝对,是错误的,选项 D 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 B.故选 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亲近社会的表现,结合漫画仔细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3."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网络流行语。在这个"脑洞大开"的网络时代,很多事情,的确不
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去想。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 )
- 2 -
①学习新知 ②求医问药 ③休闲娱乐 ④传播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材料体现了网络
的积极影响,网络有很多的优势,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解答】科技的发展使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我们的生活与世界紧密相联,便捷的交通
为人们提供了全球性的活动舞台,开阔了人们的阅历,网络的使用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方面了
信息的沟通。通过互联网我们还可以了解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没有边界
的信息空间,增进全世界人民的沟通与交往,借助互联网我们还可以学习新知,求医问药,休
闲娱乐,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散布谣言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排除。
故选:A。
【点评】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属于网络的积极影响,结合比较不同的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有
助于解答本题。
4.2016 年,一个名为"武侠世界"(www.wuxiaworld.com)的网站开始走入媒体视野。这个有着中国色彩名
字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虽然诞生仅两年,却在美国拥有大批粉丝,并进一步
获得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这说明(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交往的两面性.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
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的
通过网络翻译中国作品,传播中华文化,表明互联网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平台,其中 ACD 不符
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要正确对待网络的两面性,课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点作答.
5.2017 年 3 月 29 日,南京市钟楼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不法分子明码标价销
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告人刘某、宋某和孙某以前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同事,工作中能接触到业主个人信
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三人决定合伙投资,成立一家公司贩卖业主个人信息。这
说明( )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沉迷于网络,影响工作和生活
C.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我们应远离网络,保护好个人信息
- 3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解答】刘某、宋某和孙某贩卖业主个人信息,这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说明在网络上,个
人的隐私容易被侵犯。选项 C 是对的。选项 A 不对,不能从题干中看出来。选项 B 不对,不符
合题意。选项 D 不对,说法不恰当太绝对了,网络是把双刃剑。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结合点。
6.漫画警示我们( )
A.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方法
C.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D.要自觉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分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两面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网络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我们
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利用网络资源交流学习,做到文明上网;诱惑是完全可以拒绝的.
【解答】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影响分析选项可知,面对
网络的不良影响,我们青少年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辨别不良信息;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拒绝不良诱惑;正确对待网络,依法自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
者,所以 D 是正确的选项;AC 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不能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排除。
故选:D。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遵守网络规则,在此基础上即可做出选择.
7.2017 年 2 月 22 日中国青年网消息,"武汉停车"正式运行以来,管理的泊位日均周转率 732%,最高达
到 999%,这意味着平均一个泊位一天内最高可供 10 名车主使用。城投停车场公司希望广大车主共同维护武
汉市停车秩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维护社会秩序不需要制定规则 ④社会
秩序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生活要
有共同的准则维持,而这一准则需要法律确定和人们的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
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维持,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
说法错误,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制定规则。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将含有错误说法③的选项排除即可.
8.2017 年 3 月 26 日,南京南站一名男子在翻越站台时被动车卡住身亡。4 月 6 日晚,又有一名男子在柳
州火车站上演了翻越站台的惊险一幕,让看到的人都不禁为他捏一把汗。翻越站台、跨越铁轨线路的行为
在各个火车站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上述材料说明(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社会规则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制定的 ③每个人都要将规则作为自己
的行动准绳 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
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
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根据所学,社会生
活需要共同的规则,我们要懂规则,守规则,材料中翻越站台、跨越轨道的行为是不遵守社会
规则的表现,所以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应选择 B;选项②④的观点错误,故应排除 ACD.故
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教材细节,准确把握相关知识点,
夯实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9.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要参与制定规则 B.要自觉遵守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 D.要积极改进规则
- 5 -
【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反
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遵守规则是人类社
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保证社会公
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解答】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
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漫画中"盖章由八个减为一个",这说
明了规则也要与时俱进,要积极改进规则。因此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
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运用教材中关于规则的基础知识,紧扣题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助
于解答.
10.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也日益增加,据中国医疗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2016 年全国发
生医疗暴力事件 42 起,共导致 65 名人员死亡。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
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尊重他人这一知识点,要明确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解答】据中国医疗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
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
的前提,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选项①②
③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 A;选项④的观点是错误的,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
谐的基础,故应排除 BCD.故选 A。
【点评】只要正确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意义,就能很好作出正确的选择.
11.室外温度达到 32 度,天气闷热异常。在江苏省宿迁市区宝龙广场附近,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您好,
请问到哪?"一上车,驾驶员张波的文明用语就让记者心里倍感清凉。这说明用语文明要求我们( )
A.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 B.与人为善,不恶语伤人
- 6 -
C.谈吐文雅,不滑稽幽默 D.尊重对方,不盛气凌人
【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解答】题文材料中驾驶员张波的文明用语体现对乘客的尊重,不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文主旨,排除。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要仔细分析题文材料内容,仔细辨析题肢选项,排除干扰项.
12.2016 年 11 月 1 日起,为打造"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江苏省南京市对符合条件的"诚实守信好市
民"开通"市民诚信卡",乘坐公交、地铁出行时可享受 4—5 折优惠,在金陵图书馆办理读者证时免收抵
押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④诚信
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
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
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
【解答】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分析材料为"诚实守信好市民"开通"市民诚信卡",体
现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为
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诚实守信,实实在在地做事,这是一个人在
社会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
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A。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做人到永远,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3.漫画中某农资公司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 7 -
【分析】本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指违法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
刑法的行为.
【解答】漫画中某农资公司擅自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性活动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这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 符合题意;农资公司的行为未触犯行政法律法规、未触犯刑法,不是行
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ACD 排除。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漫画中农资公司行为触犯的法律,排除干扰项.
14.2017 年 3 月 20 日,备受关注的"内蒙古女记者红梅遭丈夫家暴致死案"一审宣判,鄂尔多斯市中级人
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金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决中属于主刑
的是(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缓期两年执行 D.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刑罚的种类,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解答】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上述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有有期徒
刑、死刑,所以选项 A 正确;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所以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D 与题意
不符;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单项选择题,可以利用排除法答题,排除错误题肢或不符合题意的题肢.
15.正当防卫不仅是免除正当防卫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是公民与不法侵害作斗争的法律武器。
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是( )
A.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B.针对不法侵害者亲属
C.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D.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分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
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
法侵害的行为,AC 正确,不符合题意;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
则就成为防卫过当,D 正确,排除;正当防卫不能针对不法侵害者亲属,否则就成为违法犯罪,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从而正确作答.
二、简答题(共 10 分)
- 8 -
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4 分)
(2)漫画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6 分)
【分析】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观察并分析漫画主旨,依据题
意,联系教材中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遵守规则等知识点作答.
【解答】(1)此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考查理解能力.漫画反映了部分公民社会规则意
识淡薄,违背社会规则,行使所谓的自由.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只
有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享有充分的真正的自由.因为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
障.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从自己遵守规则和监督他
人遵守规则两个角度作答.自己遵守规则,从严于律己、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等方
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 分)
(2)①要严于律己,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
自己行动的准绳;③要坚定地维护规则,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④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
基础上,提醒、监督和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等.(三点即可,6 分)
【点评】第二问可从多个角度作答,既要管住自己,又要监督他人.要联系教材知识规范准确
作答.
三、辨析题(13 分)
17、材料:如今,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对此,
有人认为,在"微博""短信"上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不受任何限制。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
料,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 9 -
【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准手网络规则、网络两面性、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
展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知识,首先将观点分层次,判断正确、错误或片面,然后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再总结如何做。
【解答】此题考查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对问题中的观点进行正误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对所做正误判断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可
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自由使用网络,但不能无所限制。因为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
的边界。然后再围绕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充分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角度具体分析。
故答案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 分)
①我们可以自由使用网络,但不能无所限制,而应遵守道德与法律。(2 分)
②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
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
等不良信息。要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6 分)
③要传播网络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
量、高扬主旋律。
【点评】要分清层次,抓住得分点;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回答;善于把所学知
识与材料结合起来;善于使用政治术语。
四、分析说明题(共 15 分)
18.材料一: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有网友爆料称,在日本的某个寺庙景点内,一名中
国游客为了能够插队取到该寺庙的泉水,竟然直接跳进了寺庙的池子里,随后用一个塑料大瓶子在上方取
水,整个过程十分不雅,很多中国游客都对男子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并对这名男子投以愤怒的眼神。如
此恶劣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一时间也引来不少网友吐槽。
材料二:2017 年春节前夕,欠下乡亲们巨款、在外躲债 18 年的翟登富、王道珍夫妇回到了湖北省松滋市涴
市镇老家,一一偿清旧债。"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为了这个"堂堂正正",过去的 18 年里,
夫妇俩在福建、新疆等地,睡土槽、打零工,种植棉花、香梨,历尽艰辛。20 世纪 90 年代初,翟登富拿出
- 10 -
积蓄自置设备,建起一个简易冰棒厂开始创业,随后,他借钱扩大生产规模。当时他承诺,向借钱的人支
付利息。谁知经营出现了问题,冰棒厂彻底陷入绝境。几年下来,翟登富欠了 17 万多元债务,无力归还。
1998 年 10 月,面对债主催逼,翟登富与妻子无奈之下远走他乡躲债。翟登富夫妇用 18 年完成自己的诚信
救赎的故事,在当地和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很多网友认为,翟登富夫妇早年逃债有过,但 18 年艰辛补过,
找回了诚信,令人动容。
(1)材料一中那名中国游客的行为引起很多中国游客的"谴责""愤怒"和网友吐槽,这是为什么?(4 分)
(2)材料一中那名中国游客正确的做法是什么?(2 分)
(3)偿清旧债后,翟登富说:"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根据这句话谈谈诚实守信的重要性。(5 分)
(4)翟登富夫妇诚信救赎的故事启示我们如何践行诚信?(4 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明礼貌、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做人等知识点,要明确文明礼貌、诚信
做人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积极做一名诚信、文明的公民。
【解答】(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不文
明旅游的行为,损害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受到谴责。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男子的不雅行
为是不文明的表现,所以从举止文明的角度回答即可。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根据所学
和材料,从诚信对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人际关系、取信于人等方面的作用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得分。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践行诚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根据所学,从树
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11 -
故答案为:
(1)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
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2)要做到举止文明。
(3)①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
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
安身立世。
(4)①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②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
化。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既要运用教材知识,
又不能拘泥教材知识,要找准二者最佳结合点,扣住材料有针对性作答。
五、活动探究题(共 17 分)
19.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
关任务。
2017 年 2 月 20 日记者获悉,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
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 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
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 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
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
(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4 分)
(2)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4 分)
- 12 -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9 分)
【分析】本题考查刑法与刑罚、预防违法犯罪知识点,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分析材料内容,
按照题目要求,联系教材中上述知识点作答。
【解答】(1)此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醉驾
行为是犯罪行为,违反刑法。刑法作用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据此分析作答。
(2)此题考查对刑罚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醉驾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
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3)此题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考查识记能力。联系教材知识,从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
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4 分)
(2)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4 分)
(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有了不良行为和严
重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
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9 分)
【点评】本题问题指向性强,答案明确。按照题目要求,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规范准确作答。
温馨提示:
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