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 满分100)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ǐ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它如决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它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cuǐ( )璨 心弦( ) 徜( )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2分)
(3)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邃"的部首是____,"邃"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2分)
(4)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犯错误后,班主任请我到办公室促膝长谈,直到现在我心里还弥漫着那温暖的话语。
B.记者获悉,因强制克扣教师工资摊派发行等违规行为,某市十余种报刊近日被查处。
C.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D.张静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尤其在公开场合发言,往往恼羞成怒,一句话也说不完整。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两样东西,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删去"不足"和"不当")
B.我国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揭示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把"揭示"改为"表明")
C.大型纪录片《寻味顺德》向世界展示了顺德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顺德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顺德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与"顺德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调换位置)
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在"社会文明"后加上"的发展")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来源:学.科.网]
C.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D.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6.按要求默写。(5分)
(1)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而现在/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古典诗词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其实一切艺术到精妙处都必有诗的境界
②"诗"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制作"
③一切艺术都可以叫作诗
④我们甚至说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物态或一片自然风景都有诗境
⑤所以凡是制作或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称为诗,无论是文学,是图画或是其他艺术
⑥我们常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⑥③④②⑤ C.③④①⑥②⑤ D.③⑥①④②⑤
8.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假如你参与了学校开展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5分)
(1)【语录】下面没有表现家国情怀的语句是( )(1分)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名片】请在杜甫、岳飞、范仲淹、邓稼先中任选一位爱国名人,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2分)
(3)【心声】下面是一首小诗,请根据诗文内容补充恰当的内容。(2分)
家国情怀
情深似海
在拼搏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家
我是无翅的小鸟
没有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9分)
太阳的话
艾 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来源:Z。xx。k.Com]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四日
9.诗中的"我"指_______,"你们"指_______。(2分)
10.诗中的"太阳"象征什么?(3分)
11. 联系诗人写作此诗的时代背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村 庄
厉彦林
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国人大都出身农民家庭,成长在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结,怀揣着乡情、乡音、乡韵,思念着乡亲、乡土、乡风,心中总是有着理不清、割不断的乡愁。
②常有人探问:"乡愁,源头在哪?"
③答案聚焦于一个普通而简单的词:"村庄!"
④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心有千结,情有万缕。村庄里的每一缕风,每一朵云,每间房屋,每棵庄稼,每束秋草,每群牛羊,每缕炊烟,每段恩怨,无不蕴含淡然而永恒的乡愁,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
⑤2014年中秋节,我和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与我三个妹妹家相约同行,分别从济南、临沂、日照出发,又一次集中回到养育我们的那个小山村,那个全国六十多万个建制村中的一个小山村,小得连县里的地图都不舍得标一个点的小山村,看望年迈的爹娘,团圆过中秋。
⑥老娘很看重这顿晚饭,做得很讲究,不但菜肴品种多,还摆上了月饼、石榴、苹果、葡萄等;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望着满脸笑容的父母,我们兄妹几个心里一阵阵温暖与感动。
⑦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了。山村的夜晚十分宁静、安谧。节前透彻的秋雨已把沂蒙大地的天空清洗得纤尘不染。云淡风轻,流泻而下的月光皎洁如洗。秋虫开始发声,蟋蟀、蝈蝈、金铃子轻吟浅唱,尽情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给这个季节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特殊的韵味与灵动。我们一家老少围绕在年迈的父母周围,头顶灿烂的星空,指着平日在城里难能看到的圆月和眨动眼睛的星星。不时还有小小的萤火虫在眼前飞舞。大家谈天说地、笑声阵阵,其乐融融。皎洁的月光抚摩着沂蒙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我抬头与月亮遥遥相望,心里轻声诉说:感谢在这个团圆夜,赏予了我们难得的一片美丽的夜空和月光。这时,村支部大院响起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原来是村里向来羞答答的老太太和小媳妇们共同跳起了广场舞,虽然那姿势有些拙笨,但掖藏不住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我妻子和妹妹也新奇地去观摩,凑热闹。这是沂蒙山区一个近乎原始村庄的一户普通农家的一个平常却又亲切温馨的夜晚,虽然普通而平凡,却又让人留恋难忘。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⑧在故乡的那两天阳光明媚,童年的记忆,蜂拥而来,潮水般漫过我近三十年
的城市生活,让我的心迅速沉浸在古老的、即将消逝的故乡和迅速变化的村庄里。
⑨我记忆深处行走着一个缥缈的村庄,一个似乎很遥远却又很清晰的村庄,一个永远沉默被人忽视而又让人怀念牵挂、无法释怀的村庄!村里出现了空巢老屋和坍塌的旧居,村庄西岭是日夜轰鸣、污染环境的石料加工场。村庄南高北低,我站在村南的乡间道路上,望着村庄的四周,心中禁不住涌起淡淡的无奈与苍凉。严酷的现实正在颠覆我记忆中村庄那美好的形象。
⑩《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余光中吟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蓉比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到底是什么?它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可以说是对大自然、对原生态生存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⑪凝望乡土中国,坚守文化根脉,中国村庄定会时来运转,乡愁也就有了鲜活的载体、灵动的气脉和五彩缤纷的形态!
(有删改)
12. 文章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开头,有何作用?(3分)
13. 阅读第⑦段,说说哪些地方让"我感觉它的意义非同寻常"。(4分)
14.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注解。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给文中画线句子分别做批注。(6分)
示例:"眨动眼睛的星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星的明亮闪烁,夜晚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 村庄是人类生存的图腾,是人生的原点,就像缠绕在大地胸前的珍珠项链,被季节一次次摊晒;恰似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水墨长卷,被岁月的手掌无数次描摹;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被虔诚的亲情反复翻阅与咀嚼……(3分)
(2) 父亲翻出藏了多年的一瓶高度酒,犒劳我和三位妹夫。(3分)
15."乡愁"在文中多次被提及,你认为作者的"乡愁"有哪些内涵。(4分)
16.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村庄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版图面积上都在递减。有人为农村人享受到城市文明而欢呼,也有人为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消亡而慨叹。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4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梦,我们为它努力,为它奋斗。走在追梦的路上,或彷徨,或悲伤,但总会朝着那个既定的目标,屡败,屡战,体验着酸甜苦辣,收获着幸福快乐。
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璀 xián cháng(3分,每空1分)
(2)决美 绝美(2分,每空1分)
(3)辶 深远(2分,每空1分)
(4)我们的思想难道不会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吗?(2分)
2.B 【解题思路】
3.C 把"提升"改为"体现"。
4.C C项,"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是陈述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5.D A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1)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5分,每空1分)
7.D 本题中,六句话的总话题是"艺术和诗",其中,③是总领句,阐明了"艺术"和"诗"的关系,应排在首位。⑥是对③的具体说明,应紧随其后。而①则将⑥的范围扩大,从而对③做进一步说明,因此应紧跟在⑥之后。由①中的"诗的境界"和④中的"都有诗镜"可知,④是对①的具体说明,应紧跟在①后面。②宕开一笔,引出诗的意义"制作",放在④后。最后,由②⑤中的"制作"可知,⑤作为因果关系的结句,排在最后。
8.(1)A A项是劝人们弃恶向善的语句。
(2)【答案示例】 杜甫。赞语:"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韧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2分)
【解题思路】 从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一位,赞语要突出其爱国精神。
(3)【答案示例】 在奋斗中澎湃 我是无根的小草(2分)[来源:Z xx k.Com]
【解题思路】 围绕语段的中心"家国情怀"来拟写。根
据语境,第一处应仿照"在拼搏中燃烧"来写。第二处应仿照"我是无翅的小鸟"来拟写,且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9.【答案示例】 太阳 旧中国的人民(2分,每空1分)
【解题思路】 联系题目《太阳的话》可以推断"我"的所指,联系全诗的内容、诗人的写作日期及时代背景可以推断出"你们"的所指。
10.【答案示例】 "太阳"就是光明、温暖,是胜利的象征。(3分)
【解题思路】 要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等关键句可知,这里运用的是象征手法,且根据相关内容可以提炼出"太阳"的象征意义。
11.【答案示例】 表达了诗人对全国抗战必胜的信心,对胜利后新生活的渴望与追求。(4分)
【解题思路】 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联系1942年中国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回答。
12.【答案示例】 用诗句开头,典雅有韵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3分)
【解题思路】 这是一篇表达乡愁乡思的散文,用诗句开头使文章更典雅,更有韵味,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本来就是表达乡愁乡思的诗句,有引起下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
13.【答案示例】 山村的夜晚宁静、安谧,抒发着生命的自由与从容,充满韵味和灵动;家人团圆,其乐融融;村民的生活幸福而满足。(3分)
【解题思路】 先找到指定的段落,看看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能否表达"意义非同寻常",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4.【答案示例】 (1)综合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给大地带来的美感及村庄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念念不忘、难以割舍的深情眷恋。(3分)
(2)"翻"和"藏"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子女的浓浓亲情。(2分)
【解题思路】 先选定批注角度,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出表达效果。可以从句子的表达、修辞、用词等角度来对句子进行批注。(1)句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批注,(2)句中的"翻""藏"用词很典型,可以从用词的角度进行批注。
15.【答案示例】 ①对家乡的赞美和依恋;②对村庄现状和未来的忧虑和思考。(4分)
【解题思路】 解答时结合全文并抓住关键段落和语句进行概括,如根据第⑦段可看出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依恋,根据⑧⑨两段可看出作者对村庄现状和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16.【答案示例】 我们应该为农村人能够享受城市文明而欢呼,但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更要保护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特别是乡村的历史与文化,不能因为享受城市文明就让乡村毁灭。(4分)
【解题思路】 结合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要表明对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文明走向的理性思考。
17.【写作指导】 (1)仔细审题,恰当拓展。"追梦"即追逐梦想,"追梦路上"强调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从表意的完整性上看,"追梦路上"只是一个限制性词语,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写作时,可以其为轴心,恰当拓展,对记叙的要素进行补充,确定"追梦"的主体,写出"追梦"的经历、感受等,将内容具体化。"追梦"的主体既可以是人物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等。(2)详叙经历,突出重点。记叙自己及他人在"追梦路上"的经历,重点要放在"路上",除了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外,要集中笔墨写好追梦的过程。可以写人物在追梦路上遇到的艰辛,产生的怀疑、迷茫,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战胜困难、走出迷茫的;可以写人物在追梦路上取得的成功,得到的启迪;也可以写人物受到的鼓励、帮助、误解、嘲讽等,写出人物鼓起勇气、坚定信心的奋斗过程。(3)抒写感悟,形象出彩。用形象的语言呈现在追梦路上经历的酸甜苦辣等各种情境,写出由此而获得的感悟。
【佳作展台】
追梦路上
我矢志不渝地踏着这条追梦路,将满腔热血化为一股力量,支撑着自己,每一步都坚定不移,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触及那个美丽而清晰的梦。
——题记
我有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素描画手,画得一手好画。当我还是个稚嫩孩童时,当我第一次看见那一张张完美的画作时,"怦然心动"这个词已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激动心情。于是,我执拗地拿起一支铅笔,开始追求自己的梦。
时光将我的经验慢慢积累,我怀着满腔热血在追梦路上奋力前进,一点点地探求那个远在云巅的梦想。
时间一长,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画作,发现自己并没有显著进步。我困惑了,到底怎样才能快一点进步呢?我焦急而又茫然,信心也随之消减。
那天,我急躁地在纸上画来画去,又不断擦去,纸上的画面变得有些凌乱。我的耐心几乎快
消磨光了,恨不得将纸与笔一扔了之。
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我那糟糕的画作,两眼含笑地对我说:"怎么,画不下去了?"我耷拉着脑袋说不出话来。
她拿过我的画,如拈花般轻轻地拿起一支铅笔,慢慢地修改,我认真地看着一个奇迹的发生:原本凌乱的画在她手上变得完整、清晰,光与影的交汇在纸上曼妙地展现出来。
我在心中默默感慨:老师就是不一样,"妙笔生花"原来就是这样的情景。老师似乎懂得了我的心思,跟我说:"画画要心如止水。迫切地想要画好一幅画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坚持下去,这就像一场马拉松。"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从前我学画的时候,也这样彷徨过,但时间一长就领悟到这道理了。画画是个持久的事情,不能三分钟热度。"我站在一旁,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她黑色的眼眸清澈明亮,眼中那一抹温暖的笑意温暖着我的心。我认真地思考着这些话,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太焦躁了,静不下心来,自然画不出好画。
仿佛太阳拨开云雾透射入我的心间,我豁然开朗。原来,这是一场马拉松。我要继续前进,坚持下去
。
脑海里突然出现屈原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笑了,坚定地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追梦路上,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取材于生活小事的文章。从喜欢画画,到急于求成毫无进步,再到老师的劝慰让"我"重燃信心,行文井然有序。文章对于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十分细腻到位,虽然写的是一件小事,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在平实的语言中感悟到梦想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