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老二语文期末考试有一个题,题目大意是:在学完《陋室铭》这篇古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3分) 这题一看不难,觉得是送分题。老二写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乐观豁达。扣了他1分。他看了老师给他的小分表以后,不服,问老师哪错了?老师说题目是问学完《陋室铭》以后,要忠于原文,依据《陋室铭》这篇文章来答,《陋室铭》体现出刘禹锡最大的精神品质就是 “安贫乐道” ,要写出安贫乐道就得全分了
所以我就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政治历史这几个科目,答完题后感觉答得都对,还自豪的说:我都写满了。但是分数一出来傻了,扣分了,可能就是不忠于原文,答题时给题目加戏,总是 “我以为 我以为”,人家想看到的答案,你没给写出来。
这次老二语文86 (满分100),我俩看到这分数以后乐够呛,意淫到是第一了?这幸福来得也太快了。因为初一一整年第一名都是86 87 88 89 ,偶有90以上个别。我一高兴说你想要什么奖励?他说要一瓶可乐,打一把游戏。结果昨晚要睡觉时,搬着微信跑我卧室哭丧着脸说:妈妈,不好了,语文不是第一,杜mk跟我说他看到语文分数表了,我语文才第12 ,同分的好几个,最高分93,87 88的好几个人,还以为是第一呢,怎么办?
我:那怎么办?可乐也喝了,游戏也打了,收不回来了
他生气了:哼,你就知道收回奖励,你怎么看不到我的进步呢,我原来可是70多,你现在看到人家90多,你就看不到你的孩子了,你就羡慕人家了,哼
正好那天在一个博主那里看到一段话:如果眼睛里只在卷分数,除了年级第一名,都是失败者。如果眼睛里,天天都在看着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每天都是成功的体验。——这话挺好。其实语文不只是初中有这样扎堆现象,高中语文平时也是,110左右一堆人,少数显眼的在120多。语文的特点是想考高了不容易,想考低了也不容易,不像数学两端分化严重。
这次语文据说题目不难,古文选的课内文,默写是《木兰诗》和其它几首古代诗歌,但是题量增加了,所以把作文分数临时压缩到30分满分,老二得了26呢,直男也有今天不容易。这次题目二选一,他选的是《读懂》,因为原来仿写过。初中作文就那些主题,每个主题准备一两篇,中考作文问题不大,真的,哈哈。如果让我二选一的话,我会选第二篇《藏在人间烟火里》,多好写,但是现在的孩子们都生活在高楼大厦里,感受不到人间烟火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