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红学”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无不对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颇感兴趣。因为这个版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个,其珍贵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最接近作者原稿;其二脂砚斋几近合写的十分可贵的批注。尤其脂砚斋的批注为红学界探佚、研究提供了不可再得的最原始的真实线索。包括“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宝玉雪夜围破毡”、还有“狱神庙栖雪慰宝玉”等被作者删去的秘密内容,或被借阅者迷失的八十回以后的回目,都是通过脂砚斋的批注才挖掘出来的。足见批注之珍贵。但是,脂砚斋批注暗藏玄机:批注几近面面俱到,唯独政治红线避而不踩。
一、红楼梦第一出场人物甄士隐(真事隐),究竟暗藏什么玄机?
红楼梦开篇作者就说了,“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这甄士隐(真事隐)一出场就铺上了政治红线。作者公开披露将真事隐去,那么所隐去的究竟是什么真事呢?请看甄士隐是怎么出场的,脂砚斋又是怎么批注的?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甲戌侧批: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街内有个仁清[甲戌侧批: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甲戌侧批: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甲戌侧批: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甲戌侧批: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姓甄,[甲戌眉批: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费,[甲戌侧批:废。]字士隐。[甲戌侧批: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嫡妻封[甲戌侧批:风。因风俗来。]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甲戌侧批: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甲戌侧批: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蒙侧批: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甲戌侧批:所谓“美中不足”也。]只有一女,乳名英莲,[甲戌侧批:设云“应怜”也。]年方三岁。”
请看看,这脂砚斋为读者点破了多少迷津啊,真可谓面面俱到。但是这出场里面就有两处政治红线:第一句“地陷东南”。地陷东南的完整句子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此处隐喻曹家(贾府)的保护伞康熙去世而天倾斜了,雍正戏剧性抢走了皇位,至雍正五年处理完政敌的雍正腾出手来开始收拾他所不喜欢的或曰没有站到自己后面的官员,曹家(贾府)首当其冲被抄家并枷号了,在姑苏金陵城的这一家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人家的地塌陷了。曹家(贾府)遭受了第一次大劫难。脂砚斋对“地陷东南”未有只字片言批注,因为这是政治红线。凡是类似的政治红线曹雪芹从不直接点破,脂砚斋一概不加批注,原来这是此二人共同防守的同盟底线:有意躲避“文字狱”。
二、作者在此安排的这个虚拟人物甄士隐却是作者曹雪芹(贾宝玉)自己的影子,甄士隐的故事隐射曹家两遭劫难终破败。作品里面心灰意冷的贾宝玉终是看破红尘而出家做了和尚。
甄士隐的两遭劫难是这样安排的:“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甄士隐的家住在庙旁,这个“庙”字不简单,庙在古汉语里面有庙堂之意,庙堂即朝堂之意。此地“庙”隐指朝廷。
然后,甄士隐的第一次劫难是三岁女儿英莲被人贩子拐走,痛不欲生的甄士隐病体缠身;第二次劫难,正是由于葫芦庙中炸供的油锅引起火灾,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了一片瓦烁场了......祸起萧墙。隐射朝廷“弘皙逆案”中,曹家(贾府)卷入到太子权力斗争中而被受到毁灭性打击,曹家彻底破败。士隐心中不免悔恨,再加上年惊吓,贫病交迫下渐渐地露出下世的光景来。终了,听破足道人的“好了歌”,心中早已彻悟,为“好了歌”解注,然后抢过道人肩上的褡裢一同飘然而去。遭劫的原因是:庙里起火,朝内权斗。但这个“庙”字,脂砚斋只字未批未注,也是跟曹雪芹共守同盟,凡政治红线一概不踩。
三、脂砚斋对“隔壁葫芦庙”这一政治红线极度敏感,故点出“极险”而不踩。
还有一处,贾雨村出场时,也有一处政治红线,脂砚斋是怎么批注的:“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
这里贾雨村出场的几句话,脂砚斋批注十分到位,然而对“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句中的“隔壁”一词是怎么批注的:“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隔壁一词再平常不过,何谈“极细”?更谈不上“极险”,脂砚斋为何对“隔壁”一词如此敏感?似乎隔壁有朗虫虎豹一般,为何?原来隔壁是“庙”,是庙堂,是朝廷。曹家(贾府)破败全由“庙”引起,好端端地“庙”里起火牵连遭劫,所以脂砚斋对隔壁葫芦庙这一政治红线极度敏感,点出“极险”而不踩。
所以有红学家曾说过,红楼梦除了名字是假的,其余都是真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