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2023(2024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政治试卷)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2023(2024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政治试卷)

首页政治更新时间:2024-09-02 20:37:17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娉婷pīng 秘决mì 鲜妍yàn 鸠占鹊巢jiū 一代天娇

彬彬有礼bīng
B. 游弋gē 灰烬jìn 忸怩ní 矫揉造作jiǎo 广亵无垠

岸芷汀兰dīng
C.琼楼qióng 麾下huī 骈进pián 樯倾楫摧qiáng 李代桃僵

理至易明
D.濡养rú 箴言zhēng 摇曳yè 雾凇沆砀hàng 自吹自擂

风功伟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全球变暖不加以遏制的话,南极大陆上覆盖了3000多万年的冰雪很快将荡然无存。
B.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66个易读错的汉语词语,大部分同学看后自惭形秽,很少有人能将其全部读对。
D.大病一场后,身体原本十分强壮的他形销骨立,简直让人认不出来了。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位优秀的资中县的语文老师,在本次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B.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C.某中学采取了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D.对于歪曲、丑化、亵渎5名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
4、单句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互相独立,互不包含,根据复句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分为各种类型。下列对单、复句的判断和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复句)“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单句)“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单句)
B.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选择复句)
C.毕淑敏不仅是一位治疗疾病的主治医师,更是一位用笔、用语言治疗心灵创伤的人类灵魂大师。(并列复句)
D.他不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而是我们的英语老师。(转折复句)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C、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盛行于宋代,又叫“长短句”。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证。



二、文言阅读与诗文积累(2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9分)
【甲】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④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聊:姑且
6、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名之者谁?(命名、取名) 吾为此名(名号)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云归而岩穴暝(聚集,聚拢)
C.《齐谐者》,志怪者也(志向) 聊以志吾之乐尔(记述)
D. 聊以志吾之乐尔(快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
7、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杂然而前陈者 既老而衰且病
B.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之不可逃
C.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老于此五物之间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聊以志吾之乐尔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B.甲文在写作上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在句法上,运用了大量骈偶句, 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结构层次分明。“也”“而”虚词的反复运用,回环往复,使读者在诵读中感受韵律美。
C .甲文最后一段使用了衬托手法: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
D、甲乙两文写了欧阳修不同时期的“乐”,甲文是在滁州时,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乙文是在颍州时,修身养性,安享晚年,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二)翻译、诗文默写(11分)
9、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分)
(2)是岂不为六一乎?(1分)

10、用课文原句填空(7分)
(1)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2)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
(3)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诗句是: ,湘水无情吊岂知?
(5)《行路难(其一)》中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从而反衬出作者悲愤、失望情绪的句子是:

(三)古诗阅读(5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1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3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论教养》(节选),完成13-15题(7分)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⑦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⑧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⑨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
⑩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了极点!
⑪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⑫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利哈乔夫)
13、认真阅读选文,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选文第⑤和第⑥段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从反面直接论证了 的观点,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3分)
1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意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
B.有教养的人,必定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从不妨碍别人。
C.有教养的人要礼貌待人,不会自吹自擂。
D.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的时间;言而有信重承诺;表里如一且稳重随和。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3分)
【文本一】 最好的孝顺,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千百年来,世人都在说要如何如何孝顺父母,但过程怎样才算到位?
②以前觉得,相比金钱,父母在意的还是你对他们的态度。后来经历生活的种种,觉得还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能对父母、对他人负责。父母从不奢求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只要你平安幸福。你安好,他们的岁月才静好。
③许多年前的一个腊月,随朋友去山区看雪,途经一个村落时,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古杏树下发呆。
她的头发全白了,像夜里那场肆虐而下的雪,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僵在一起,也毫无血色。风一吹,松弛的肌肤轻微摇摆,似残冬里那截枯木,不带生机。她的眼神死死落在远处一群孩子的身上,看孩子们嬉笑着和父母追逐做游戏,发出童真的笑声。她看着看着,想站起来,但双脚沉重,又跌坐回那把发黑的木凳上。嘴里却念念有词,说:罪孽啊罪孽。
⑤那时,我不是很懂她嘴里“罪孽”的意思,就向朋友打听她的故事。原来老奶奶那年81岁了,是村里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生养二子一女,最大的算起来也是做爷爷的年纪。本是子孙满堂笑逐颜开的晚年,却因家中诸多变故,只剩她孤寡一人度过余生。
⑥她的大儿子四十几岁时,因赌博伤人造成一死一伤,锒铛入狱,以命抵命。大儿子走后,老伴伤心欲绝,生了场大病也走了。
⑦她的二儿子还算争气,娶妻生子后去了远方做生意。生意一度做得很大,然而人就飘起来了。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圈钱享乐,最后被人联合设套,欠下巨额借款,一败涂地。几处房产卖了,老家的田地卖了,还远远不够。婚自然是离了,孩子跟着妈妈远走他乡。他自觉丢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来。
⑧至于那个最小的女儿,曾经一直是老人的贴心棉袄,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后来一意孤行嫁给一个浪子。浪子带她走天涯,却不给她爱。婚姻的不幸,加剧了女儿心中的痛苦,开始还会偶尔买些滋补品回山里来看看老母亲,但自顾不暇的生活最终令她丧失了孝顺的能力。
⑨当年听罢故事,我就哭了,觉得太凄惨。许多年后,老奶奶早已离开人世,入土为安。但那座大山里的人都清楚,她是带着遗憾走的。
⑩老人的子女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把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推向命运的低谷,推向苦难。而这苦难,不仅仅是自己受尽摧残,还连带父母陪着煎熬。
⑪你连自己的人生都经营不好,怎么孝顺父母?这样的故事无独有偶。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小时候聪明伶俐,成绩优秀,也曾谈过梦想和远方,想要做一名医生、老师和科学家。想在读大学的时候去青海湖看星空和晚霞,憧憬着有一天带父母去南极看企鹅,去挪威看极光。当年,是真真切切的愿景。多纯真多简单啊!
⑫可后来,他不仅迷恋上了赌博,还借高利贷赌,挥霍百万,遭人恐吓,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连带父母终日担惊受怕。他不负责任地出走了,把所有的问题留给父母。一对老人替他还钱,替他养孩子,一下子苍老了十岁。那个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他,终于在轮番的事件面前意识到了这些年的荒唐。
⑬孝顺不是口号,是行动;不是金钱,是心意。不是只有山珍海味洋楼汽车才能让父母安享晚年,更应该是在父母有生之年,让他们看着你慢慢成长,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⑭你平安,他们才心安。你幸福,他们才幸福。
⑮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尽量不给父母制造麻烦。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给予。
【文本二】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成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周国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节选)
16、文本一作者围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写了哪两件事情?(2分)
17、请结合文本一上下文,赏析文中第④小节划线句子(4分)
她的头发全白了,像夜里那场肆虐而下的雪,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僵在一起,也毫无血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18、文本一⑥-⑧小节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文本二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3分)

四、名著阅读与语言运用(10分)
20、艾青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中。这一时期,“忧郁”是艾青诗歌的灵魂,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擅长画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
下面四首诗是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请结合艾青诗歌的创作特点,根据下面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2分)
(1)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适合入选的一项是( )
(2)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的是( )
A.《鱼化石》 B.《光的赞歌》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21、仿照示例,再写两个诠释“教养”的例子。(2分)
农民工担心自己弄脏了地铁的椅子,席地而坐,是教养;小朋友不小心打破了邻居家的花盆,在门口等了主人一整天就为了说一句“对不起”,是教养; ,是教养; 是教养。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短视频、网络视频播放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然而,这一旨在阻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火墙”,在现实中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网站 绕开青少年模式”的关键词,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流程一目了然。江苏省消保委2020年4月发布的报告明确指出,部分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与一般模式无差异,形同虚设;其他被抽查平台则可以通过输入密码等手段,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
【材料二】 初中学段学生和高中学段学生第一次上网的时间调查表

【材料三】《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相当高;目前的网络素养教育尚不够完善,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护意识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强。《报告》建议: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和教育,帮助孩子从触网之初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从家庭、学校、正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问题。(2分)
(2)请说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结论。(2分)
(3)结合材料三的发现和建议,请从家长和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各提出一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建议。(2分)

五、写作(任选一题)(50分)
23、(1):题目一:进入初中,我们的学习压力大了很多,整天埋首于书山题海,自己仿佛成了生活的“绝缘体”。你有多久没有关注窗外的世界了呢?别再犹豫,推开窗吧, 让眼睛和心灵放飞在蓝天下。

请以“推开窗,阳光正好”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柔弱的小桃树是一束光,激励贾平凹不懈地追求梦想;坚韧的母亲是一束光,让史铁生变得乐观而坚强;智慧的莎莉文老师是一束光,给予海伦·凯勒以光明和希望;卑微而善良的老王是一束光,让知识分子杨绛有了一种精神的自省……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温暖你,引你前行。这束光,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老师的鞭策教导,是同学的安慰鼓励,是陌生人的帮助关怀,是逆行者无私无畏的精神,是书本的智慧启迪……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不得出现透露自身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

参考答案
1C (A诀 yán 骄bīn B袤tīng D.zhēn 丰 )

2B “间不容发”的意思是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不恰当,这是不合语境的错误。

3D (A.语序不当,应为:资中县的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B.表意不明,有歧义。应为:张教授的身体瘦弱的父亲。C、否定不当。)

4B

5D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6C

7A (表修饰/表并列,又。 B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C在 D. 连词,用来,表目的)

8C 应该是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9、(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2)这难道不是六个“一”吗?

【参考译文】
欧阳修被贬到滁洲做官的时候,自己取名号叫“醉翁”,此时他已经年老了,而且身体衰弱又得了病,于是退居颖州,就又改名号为“六一居士”。有人问他: “六一指的是什么 "他回答说: “我家有一万多本藏书,又收集了尧舜禹三代以来一千多份碑文刻拓,还有一张琴,一局棋,经常在房间放一壶酒。"别人说: “这才五个一啊,怎么是六一 ?"欧阳修说: “还有我这个老翁,老翁在这五种器物之间,这难道不是六一吗 ?"别人笑着说: “你想避世逃名吗 ?因而屡次更改名号。”欧阳修说: “我当然知道名声是逃不掉的,然而也知道不用逃避。我取这个名号,(不过闲极无聊了)姑且用来记述我的快乐罢了。”

10、(1)看红装素裹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汉文有道恩犹薄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1C 不只纯然写景,还有油然而生的怀乡之情。
12、“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照亮”之意,枳树的白花照亮了驿墙(1分),衬托出拂晓前的昏暗(1分),突出了行之“早”(1分)。
13、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我们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或用文首提出的观点:良好的教养可以得之于自身。其含义即是:我们自身要做一个尊重他人,有教养的人)(2分)
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戚中的表现(各1分)
15A 断章取义
16、①山区的一位老人因为三位子女都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而悲惨的孤独终老。②远房亲戚家的儿子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拖累了父母。(各1分)
17、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形象的写出了老人独坐在古杏树下苍老、孤苦的情态,表现了老人的可怜和凄惨(2分),为下文交代老人子女的情况埋下伏笔(1分)。
18、插叙(1分),写了老人三个子女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生活现状(1分),交代了老人如今生活状况的原因(1分),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我们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1分)。
19、首先提出论点: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1分);然后通过讲道理和引用歌德名言,从正面论证论点(1分);最后从反面进行道理论证,指出不爱人生的人不会爱他人和事业,不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1分)。
20、(1)D (2)C
21、示例:在公共场所不大声说话 ,看见老人跌倒了赶紧帮忙扶起来。
22、(1)示例: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2分)
(2)示例一:少部分学生在上小学前、大部分学生在上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网络。
示例二:大部分初中生第一次上网的时间比高中生靠前。(一点即可,2分)
(3)示例:家长角度:①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多看书,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②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学生角度:①合理平衡学习与上网时间,培养多种兴趣爱好;②提高自制力,不沉迷于网络。(各1分,共2分)
23、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