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卷子(九年级上册期末政治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卷子(九年级上册期末政治试卷含答案)

首页政治更新时间:2024-07-19 09:40:33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积累(8分)
1、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8分)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      ,②      ”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③      ,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④      ”。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⑥      ?⑦      ”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⑧      ”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理解(6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5题。(12分)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馀。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三藏马上心惊,急兜缰忙呼行者。行者道:“师父有何吩咐?”三藏道:“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我也。”行者笑道:“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那长老只得宽怀,加鞭策马,奔至山岩,果然也十分险峻。
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抬着脚,推下马来,叫:“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慌得个八戒急掣钉钯,沙僧忙抡宝杖,把唐僧围护在当中。
……
话分两头。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他在那半空里,正然观看,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围护在马上,各各准备。这精灵夸赞不尽道:“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却怎么被三个丑和尚护持住了!一个个伸拳敛袖,各执兵器,似乎要与人打的一般。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似此模样,莫想得那唐僧的肉吃。”沉吟半晌,以心问心的自家商量道:“若要倚势而擒,莫能得近;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但哄得他心迷惑,待我在善内生机,断然拿了。且下去戏他一戏。”
行者心中暗想:“这泼怪不知在那里,只管叫阿叫的;等我老孙送他一个‘卯酉星法’,教他两不见面。”好大圣,叫沙和尚前来:“拢着马,慢慢走着,让老孙解解手。”你看他让唐僧先行几步,却念个咒语,使个移山缩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师徒过此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怪物撇下。他再拽开步,赶上唐僧,一路奔山。只见那三藏又听得那山背后叫声“救人!”长老道:“徒弟呀,那有难的人,大没缘法,不曾得遇着我们。我们走过他了;你听他在山后叫哩。”八戒道:“在便还在山前,只是如今风转了也。”行者道:“管他甚么转风不转风,且走路。”因此,遂都无言语,恨不得一步过此山,不题话下。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有删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提防(tī) 悚惧(sǒng) 兜缰(dōu) 急掣
B.模样(mó) 山凹(āo) 钉钯(pá) 险峻
C.半晌(xiǎng) 敛袖(lián) 倚势(yǐ) 九宵
D.卯酉(y u) 咒语(zhòu) 撇下(piē) 拽开
3、下列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赏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孙悟空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马上又遇到了小妖精红孩儿,又是一场劫难。
B.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这句话是此回中猪八戒所说。
C.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孙悟空“使个移山缩地之法”,体现了他的“神性”;怒摔红孩儿,则表现了他的“猴性”;念着自己过去与牛魔王的交情,想从红孩儿那里讨个人情,又体现了他的“人性”。
D.《西游记》虽写神幻世界,但其目的也是讽刺社会现实。如本回中山神、土地神被妖精盘剥等形象地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民不聊生的现状。
4、下列对《西游记》艺术特色表述不当的是 ()(3分)
A.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出奇幻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形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艺术境界。
B.神话人物的塑造,既有神的本领,人的个性,又有动物的特征,是神、人、兽三位一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都具有这个特点。
C.孙悟空身上就很好的表现了“人性、猴性、神性”的合一。
D.猪八戒虽是天蓬元帅出身,长得大嘴大耳,其貌不扬,却更像一个普通人,更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5、人与人之间往往彼此影响,共同成长。下列三组人物也有类似的关系,请选择一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3分)
孙悟空和唐僧《西游记》

简 爱和罗切斯特《简 爱》

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10分)
(甲)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①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③。
【注】①平山堂为苏轼恩师欧阳修生前所建。苏轼曾三次游历,皆处于政治处境艰难时。第三次是作此词时,此时距苏轼和欧阳修末次见面已达九年。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题留的墨迹。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咏》:“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上片写作者瞻仰欧词手迹,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半生弹指声中”的“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B.甲词下片中苏轼目睹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唱欧词,生发万千感慨。“吊”字写出对恩师的思念缅怀之情。
C.乙词中“同行”的意思是同僚,“何妨”的意思是不妨,“萧瑟”意谓萧条。
D.乙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7、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暗含古人遣词造句之匠心。请结合注释①,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8、结合乙词所表现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甲词画线句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5题。(23分)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江上报急。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寻除①右丞相,如②军中请和,与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祥兴二年二月,至潮阳,见弘范,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 。”然犹不忍,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①除:授职。②如:到,往。
9、根据表格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文言现象

原文语句

释义方法

解释加点词

词类活用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结合语境】

A

古今异义

吾深恨于此

【课内迁移】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一词多义

使为书招张世杰

【查阅字典】①使者。②命令,让。③出使。④假使。

C

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D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B.寻除右丞相未果 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C.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司马迁《陈涉家》)
D.南乡拜而死 乡为身死而不受(孟子《鱼我所欲也》)
11、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不同的是 ()(3分)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A.吾深恨于此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D.受任于败军之际
1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祥兴二年二月,”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13、翻译句子。(2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揣摩人物语气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根据语境,任选一句,从“乎”“矣”“哉”中选择最恰当的语气词填写到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B.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      
15、结合甲文,说说文天祥是否称得上有“是心”的“贤者”。(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6-17题。(7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莱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
16、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文章第⑤段为证明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C.文章第⑥段“开心果”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
D.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到第⑥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趣的人”。
17、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第      段的论据,简要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五)阅读下文,回答18-21题。(17分)
二十年后 欧·亨利
①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他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②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③“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
④“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二十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⑤“那餐馆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
⑥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光亮,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⑦“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混钱。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不论我们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⑧“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
⑨“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个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那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⑩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门前分手的。”
⑪“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⑫“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⑬又是一阵冷嗖嗖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⑭“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若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⑮“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⑯“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空荡荡的。
⑰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⑱“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⑲“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还一块儿在这里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⑳“喔,我已经设法获得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㉑“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㉒“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㉓“一般化,一般化。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的。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地叙叙往事。”
㉔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㉕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㉖“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㉗“然而,二十年的时间有时候却可以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㉘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㉙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吉米
(有删改)
18、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3分)
吉米:①   →发现伤疤交谈确认→不忍抓捕转身离开→找来便衣捎信解释
鲍勃:驻足店铺发现警察→②   →等来“吉米”亲密交谈→③   
19、阅读下面语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①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第①段中“冷飕飕的风”有怎样的作用?)
②“你是吉米 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请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揣摩人物心理。)
20、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分)
21、欧 亨利的作品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转折闻名遐迩,这一篇也不例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欧 亨利式结尾”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6分)

知识卡片
“欧 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合情合理。小说平静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却又不动声色地设置了隐蔽的伏笔,等到结尾时露出机关,令人叹为观止。

三、应用(13分)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的丰富情愫。2024年寒假,学校将举办春节线上联欢会,请你参与。(13分)
22、【创想主题】请你为本次线上联欢会创想一个主题,要求体现龙年特点,彰显积极向上的主题。(3分)
23、【补充主持词】
主持人: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我们撕下日历的最后一页,在漫天飞雪里和新年撞个满怀。(3分)
初一学生:这一年,我们稚气未脱,带着憧憬,步入初中。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团结拼搏,活力无限;疫情突至,线上课堂,同学们自律自强,慎终如始。这一年有过迷茫,更多的则是成长,我们衷心祝愿:这一年过往皆为序章!
……
初三学生:新一年,我们       ,我们衷心祝愿:新一年学子未来可期!
主持人:请在这个粲然人间,自由热烈,不惧岁月漫长。愿零点时分你我焕然一新,所愿所盼,皆得所偿。愿你我永远热爱,踏欢歌而行,乘长风而往!
24、【弹幕传情】观看线上晚会的同时,同学们纷纷发表弹幕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之情,请你写一则对教师的祝福。要求:文辞优美,情感真挚,包含两个带“龙”字的成语,不少于20字。(3分)
25、【剪纸祈福】春节贴年画剪窗花是中国人过年时永远不变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吉祥图案。请你就图四的剪纸图案中写出你的发现。(4分)

甲同学:图三,一只花瓶里插着一支竹枝,寓意“竹报平安”
我:图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文,完成写作。(60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一个方块字可以凝聚你的过往历程,凝聚你的别样情感,凝聚你的人生感悟。回顾即将结束的初中生涯,该用哪个字来定义你的初中生活呢?
请以“我的关键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充实,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 ④吹笛到天明 ⑤羌管悠悠霜满地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⑦留取丹心照汗青 ⑧赢得生前身后名
2D A.有误,“提防”的“提”应读“dī”;B.有误,“模样”的“模”应读“mú”;C.有误,“半晌”的“晌”应读“shǎng”;
3B 这句话是此回中沙僧所说。
4B 唐僧是人,不是神、人、兽三位一体。
5、示例一:我选《西游记》。孙悟空原本是只桀骜不驯的妖猴,一心只想逍遥快活,在唐僧的训导之下,才懂得明辨是非善恶,才拥有了慈悲为怀的心肠,最终能够修成正果;而唐僧也在孙悟空的影响之下,变得越发坚强勇敢,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示例二:我选《简 爱》。简 爱原本是一个自卑的女孩,是在罗切斯特的追求和真诚打动之下,才慢慢变得勇敢自信。后来简 爱靠着自己的勇敢与真心,让受伤变得残疾的罗切斯特走出阴影,重获新生,不再自暴自弃。

6C “同行”意思是一同出行的人,“何妨”是不妨的意思,“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7、“三过”“半生”“十年”,三个数词充分表现了作者遭遇坎坷,生涯动荡,且时间流逝非常之快(被贬时间之长)。在抚今追昔中,作者缅怀恩师,因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
8、万事不仅转过头时是“空”,其实未转头时也是“梦”。现存的事物是梦,过去的事物也是梦。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从苏轼《定风波》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看,作者并未因政治失意而否定人生,而是坦然面对,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在缅怀之外又多了一层自我反省之意,达到“唤醒痴愚”之效。

9、A.以……为奇; B.遗憾;C.命令,让;D.使者。
10D 同“向”,向着/同“向”,先前。

11C 例句: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句);ABD.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句)。
C.疑问句式。

12B 进士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13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
14、A.乎。“乎”,表反问语气,翻译为“吗”。结合句末问号以及句意“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可知,A处用表反问语气的“乎”。
B.矣。“矣”表感叹、命令、请求语气,相当于现汉里的“了”。结合句意“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么能侍奉二主呢?只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可知,此处用表示请求语气的“矣”。
15、称得上“有是心”的“贤者”意为具有舍生取义精神的贤人。文天祥在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被俘后拒绝拜见元军元帅张弘范,拒绝给张世杰 写招降书,被元朝统治者囚禁三年,始终没有屈服,最终从容赴死。

参考译文
【甲】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乙】文天祥字宋瑞,吉州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文天祥发出号召,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自己的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燕京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谏官极力赞成准了文天祥的请求,皇上听从了建议。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

16C 文章第⑥段“开心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7、⑤;这段材料讲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洞悉人情世故,具有生活上的大智慧,与第⑤段中心意思相近。
18、①沿街巡查,发现男子; ②热情交谈,自述过往; ③发现破绽,最终被捕。
19、①“冷飕飕的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点明时间和天气,描写天气的寒冷,渲染当时街上沉寂冷清的氛围,烘托吉米内心担心朋友就是通缉犯的紧张,为下文写鲍勃遵守二十年前的“约定”等待朋友的到来作铺垫。
②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鲍勃看到男子,以为他就是自己老朋友吉米的喜悦和兴奋,体现出鲍勃的重情重义。
20、示例一: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鲍勃。鲍勃因犯罪被通缉后潜逃,明知自己是一个通缉犯,不远千里赶赴二十年前和朋友的约会,体现他对友情的珍视。故事围绕鲍勃等待朋友的到来兑现二十年前的承诺展开,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
示例二:我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吉米。吉米和鲍勃曾经是最要好的朋友,情同手足,在“情与法”的对抗中交战,最终让一个便衣警察逮捕鲍勃。他恪尽职守,不徇私情,揭示了执法不徇私情的主题。
21、小说以吉米给鲍勃的纸条揭示谜底,交代鲍勃满怀期望等待的老友居然是警察,且吉米早就发现了他是被通缉的罪犯,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并在前文已埋下伏笔:“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大道两头远望”为后文吉米发现鲍勃是通缉罪犯后的机警表现埋下伏笔;对鲍勃的外貌描写,与后文吉米在字条中提到“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原来是芝加哥通缉的罪犯”形成呼应,埋下伏笔;“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其实吉米是确定鲍勃不会走掉,为后文便衣警察逮捕鲍勃埋下伏笔。

22、示例:乘风破浪,龙腾四海。
23、示例:心怀梦想,肩担责任,走向中考。春暖花开相聚校园时,我们将在家人陪伴、教师守候中努力学习,为国读书,争做有理想、勇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4、示例:敬爱的老师,祝您在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身体健康,龙踞虎步,事业有成。
25、示例:图四, 一个童子抱着一条大鱼,寓意“年年有余”。
26、参考例文
我的关键字
一个词,一种情绪;一个词,一年的记忆。每个人在每一年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人开心,有的让人气愤,有的让人痛苦,各不相同。而我在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拼搏”了。
今年九月份,我从初一升到初二。原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然而,进入初二学习,才真正意识以前所学的东西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开学的时候还蛮开心、蛮激动的,直到正式进入到复习才真正的懂了什么叫初中。刚开始做题目的时候,五个题目吧,几乎全错。越是这样,人的意志力也会慢慢的消沉下去,会厌倦做题,会对做题产生一种恐惧。初中的时间很紧迫,题目的难度也高,每次自己盲目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提醒自己:拼搏讲究的不是快,要得是质量。
从此以后,“拼搏”这个词便成了我的信念。
今年暑假时,我去参加了一场舞蹈比赛。到了场地旁的时候,我发现对手和我差不多,但别人的级别比我高,我稍微有一些紧张,把比赛当平时训练。虽然我的动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但凭借自己平常的努力还是获得了三等奖,从此以后我更加的坚信,“拼搏”是我这一年的年度关键词。
中国汉字有许许多多,我之所以选择“拼搏”这个词当我的年度关键词,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词代表的意思是不服输,而我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也恰恰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拼搏”这个词语最适合我。我以后也会继续“搏”下去。
拼搏,搏的是什么?搏的是后年中考的胜利。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我们即将迎来属于我们的中考,很紧张,很激动,时间很紧迫,每天都面对着做不完的作业,还有放在桌上那一本本厚厚的书等着去学习,原本以为那些都不是事,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但是我没有放弃,每次都强迫这自己去完成,必须完成。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从之前被强迫到现在的主动去完成,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也更懂得了拼搏的含义:“搏”需要付出,需要坚持。
拼搏,我的年度关键词。

相关链接

该卷的阅读题目《有趣的人不苟且》来自2024江西景德镇乐平九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和2023广东韶关始兴三校改革体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和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和2019湖南衡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该卷的阅读题目《二十年后》来自2023江苏镇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该卷应用题,来自2023湖北广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