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瞧
1982年夏天,我在北京空军的一个单位上班。军队院校招生前,我被借调到军队院校统一招生的一个办公室帮助工作。
那时候还没有直接向地方高中生招生。我参加的是在北京空军的一个招生办工作,直接面向部队士兵。
近来收拾旧物,又正是今年高考的时候,看到了这两份试卷,想起了当时的事情。
时间真快啊一晃快40年了!
那时还真的有一位在北京一个总部工作的老团级干部,为其在466医院的女儿考试事宜来找过我。他没有带钱什么的,就带来了一个西瓜。哈哈!我们办公室的几个评卷的干部吃了。我也忘记了到底帮没有帮助他的女儿。但是我想起来了,当时我真的想帮助她,不是那个西瓜的原因,是这个小女兵确实挺漂亮的,也挺单纯上进的。
可是当年我确实没有帮上忙,不是我多么有原则,也不是嫌送礼的西瓜太礼薄了,而是那年开始密封单位、姓名、编号等信息了,我就根本找不到这个小女兵的答卷。
看到我发到这里的当年的试卷,怎么样?题不算太难吧?政治题还不算太左吧?没有什么类似、相同‘代表’之类的东西。
记得当时部队战士水平还是不太高,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水平。达到分数线的不太多。现在想想这批入校的人员里,如果还留在部队,应该是骨干了,估计都应该是大校甚至将军了!一想到这里,我挺欣慰的。比录取没录取上那个漂亮的小女兵,感觉欣慰和自豪!
记得当年提出军官提干须经院校培训制度是1979年11月,军委下达命令,原则上不再直接从士兵中提干,军官必须通过院校进行培训。组织上要提拔一个士兵,就要送他进部队院校读书了。
1950、1960到1970年代,那几个年代提干不是上军校,是直接将士兵提为干部。一般来说,在部队提干不需要上军校,但是需要培训几个月(十个月左右),合格后即可授衔任职。考军校需要就读四年,提干相比考军校来说,减少差不多三年的时间。
记得那年规定考军校是在部队服役满一年后,符合学历和年龄的前提下,可以军考报名和参加考试。
注此文章来自公众号瞧办主任。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