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试卷真题经济体制答案(初中政治试卷题库及答案)

初三政治试卷真题经济体制答案(初中政治试卷题库及答案)

首页政治更新时间:2024-07-24 21:54:38

1.积极谋求发展的原因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②谋求自身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拓宽国际市场④有利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如何谋求发展?

①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②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

3.中国如何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①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③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④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

4.中国发展的新机遇有哪些?

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②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镜(国际)

5.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国内)

②“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国内)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

6.我国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①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②要办好自己的事,发扬斗争精神③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④要科学应变,勇于创新

7.为什么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①文明是世界各国对人类所作的独特贡献。②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8.怎样促进交流互鉴?

①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尊重文明差异,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③不能只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人文精神④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9.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0.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和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11.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各国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各国人民需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关怀生命,关注他人的命运

12.青少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①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②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13.文化多样性影响:

积极影响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消极影响: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14.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通过平等交流,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个人)③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国家)

15.中国担当有哪些表现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中国主动承担起的责任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③中国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6.中国担当的原则

①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②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④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17.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

①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②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④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18.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19.为什么维护世界和平?

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愈合。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③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怎样维护世界和平?

①国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②公民: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21. 世界多极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②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③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2.新兴经济体(金砖5国)快速发展意义:

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23.经济全球化影响

(利)①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②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③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弊)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24.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②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1.改革开放的影响

① 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极大解放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三“极大”三“显著”)

②使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中国的腾飞的原因有哪些?(取得各种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⑤各族人民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中国腾飞的表现(成就)

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7.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的表现

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体系

8.中学生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怎么做?

① 树立改革开放的意识,支持改革开放

② 向他人宣传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③努力学习,为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准备

④与破坏改革开放的行为作斗争

9.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答题思路:原因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我国过去 40 年的发展靠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挑战

10.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③ 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④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1.为什么共享?(为什么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①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⑤共享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

12.怎样共享?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④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3.党重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视民生说明了什么?

①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⑤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4. 有人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我国已经是科技强国

①错误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但创新不仅是科学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创新。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我国正在建设科技强国。既要看到我国在高尖端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也要看到不足我国高质量发展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15. 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的作用)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对个人

(1)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活力

(2)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新能激发潜能

对国家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6)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6.怎样创新强国?企业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 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③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时代弘扬创新精神

⑤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个人: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有怀疑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企业: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社会: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搭建有利于创新的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

我们:有强烈的创新信心,积极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17.教育的重要性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8.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自主创新的原因)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⑤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19.创新精神的表现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20.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青少年的要求

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知识基础②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③培养创新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④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提高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善于创新,从小事做起

补充:116页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

①法治体现的民主是人民幸福、国家繁荣、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②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国家繁荣富强

22.新型的民主基本特点: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⑤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⑥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23. 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

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

2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4点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26.民主协商的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保证了人民意愿得到充分表达

27.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预防腐败

③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28.民主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29.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有利于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有助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④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0.民主监督时注意些什么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③不得诬告或陷害他人,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

31.增强民主意识的要求:3点

①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参与民主生活。②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在实践中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民主意识

32.为什么要实行法治(法治作用)

(1)对公民:

①法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的生活预期

②法治保障人们依法享有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对国家和社会:

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③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⑤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3.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4.良法的依据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规律,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35.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②行政机关严格执法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学法用法,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依法维权

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①政府依法行政,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正确行使权力

②全面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⑤提高政府公信力

⑥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

37.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①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规范政府行政权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防止腐败

④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38. 为什么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法律规范作用,又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2)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支撑作用

(3)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9.怎样厉行法治?(辨析题)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公民学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党和政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5)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7)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0.青少年能为法治中国做些什么?

(1)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2)积极参与法律宣传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做贡献

(3)依法行使监督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41.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3.文化自信重要性: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

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

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4.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⑤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45.中华民族精神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① 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47.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①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能舍生忘死;② 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③ 在学习工作中敬业创优④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48.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49.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规则

50.青少年怎样践行美德:

①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51.中华文化传承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因: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④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53.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树立热爱祖国的意识,认真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诚实守信不撒谎,考试不作弊,乐于助人,为灾区捐款捐物等。

56.为什么计划生育①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③计划生育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缓解了人口压力,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57.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紧缺,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5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5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①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60.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61.怎样坚持绿色发展?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62.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1)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留得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6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两山论)(1)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3)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65.反对分裂的要求(1)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3)反对分裂要维护国家安全。

66.为什么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67.民族共同繁荣措施:① 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②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③ 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68.港澳的回归意义?①港澳回归“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②港澳回归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责任,共享荣光。

69.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2)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3) 维护国家主权和特别行政区大局稳定,(4)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70.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原因:①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④祖国完全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1.怎样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③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④坚持融合发展⑤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一个中国原则是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

72.中国梦的历史意义: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73.怎样实现中国梦 (1545三中国)

(1)坚持党的领导,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走中国道路。(3)弘扬中国精神。(4)凝聚中国力量。

74.新时代的意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75.中国自信的源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让中国人更自信

76.自信的中国人

①对国家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⑤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