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卷河南(河南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九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卷河南(河南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首页政治更新时间:2024-07-24 19:37:42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四望梅川河公众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拟召开“走近书斋文化·探寻文人风骨”主题活动, 请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知书斋情结】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音字形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 中国书房,古称书斋,它既是文人墨客的灵魂栖( ) 息地,也是东方美学的极致体现。中国文人的骨子里, 有着根深 ① 固的书斋情结。开辟一片山水, 建一方草堂, 挣( )脱世俗的牢笼,于书香浸润中寻得一处精神的世外桃源。书斋之妙,在于通天接地, 令人心驰神往;书斋之贵,在于 ② 养性情,给予心灵慰 ③ ,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主人的格调品味和情趣雅兴。方寸之间, 贮( ) 藏着中国人古往今来的记忆与文明、 求知与探索,就让我们走近书斋文化,去感受文人的志趣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 qī zhēng chǔ B. xī zhèng chǔ
C. xī zhēng zhù D. qī zhèng zhù
(2)语段中三个横线处应分别填入哪个字?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 ①蒂 ②儒 ③籍 B. ①缔 ②儒 ③藉
C. ①蒂 ②濡 ③藉 D. ①缔 ②濡 ③籍

【寻文人风骨】
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
书斋文化滋养精神,培植风骨。文人墨客以诗文华章,明志传情。面对“左迁”,韩愈满怀幽怨,用“① ?②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景抒情,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与民同游,欧阳修以文记乐,用“③ ,④ ”(《醉翁亭记》)抒写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与自得;应召回京,刘禹锡心绪难平,以“⑤ ,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道尽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慨叹;中秋月夜,苏轼念家思弟,借“⑦ ,⑧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立精神家园】
3、请你参与“赏书斋雅趣”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1)历代文人雅士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寥寥几字, 意蕴深邃。小豫用思维导图将它们进行归类梳理, 请你将导图补充完整。(2分)


(2)文人多拟写书斋对联表明心志。请你从以下对联中任选一幅进行品析。(3分)
A.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 ——郑板桥
B.上联:万卷古今消永日 下联: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
(3)人们常在书房中悬挂书法作品,小语向大家介绍书法作品字体特点时,出现了一处错误, 请找出来。( )(2分)

A. 图一是篆书,粗细均匀,体正势圆。

B. 图二是隶书,字形宽扁,雄浑敦厚。
C. 图三是楷书,笔画平正,蚕头燕尾。

D. 图四是草书,笔画连绵,俊逸流畅。
4、小豫将对本次活动作总结,请你仿照画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3分)
一卷书,一盏茶,一方桌,在人间烟火中独辟一隅文雅的书斋,思接千载,贯通古今。书斋如一位知识的摆渡人,载莘莘学子畅游浩瀚的书海书斋如一缕冬日的暖阳,照莘莘学子攀登风光旖旎的山峰 , 。让我们在书斋中静度岁月流年,沉醉书香氤氲,修气质,齐涵养,寄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活在“标语村”
①秦老师八十岁了,老到拄着拐棍都出不了家门。每逢写标语的任务下来,六十岁的青水都得半扶半背地把他弄到现场,结果一个大字没上墙,两个人先自累得散了架。青水就说:“秦老师你不用亲自去了。我文化低,但标语字都简单,我比葫芦画瓢就行。”
②但秦老师还是放心不下,第一百零一遍地对青水说:“这是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一丝一毫都疏忽不得。不看着你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③青水知道自己没学问,他小学还没上完,就从树上掉下来摔成了瘸子。秦老师是村里的民办教师, 教过青水几个月,他天生手巧,字写得有模有样,号称“全村一支笔”,过年写对联、村里写标语的事非他莫属。青水辍学在家, 闲着没事,就拐着腿追在后面,看秦老师往墙上写字,偶尔也打打下手。他觉得能在墙上写出碾盘大的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秦老师简直像神一般伟大。
④跟着秦老师,青水逐个熟悉了那些字,基本达到了墙体标语的识字水平,一切都是刚刚好。十年前,秦老师的手开始哆嗦,写标语正式由青水接班,但每次秦老师都要像这次一样亲临现场指导,生怕青水一不小心坏了大事。
⑤青水在标语中长大,成人,跟着秦老师一起变老。他学了半辈子大字,给老师当了半辈子小工,村里每家每户的墙多高多长,适合长标语还是短标语,他全都心中有数。因为身体原因,他没法外出打工,除了在地头转,就是在墙下转。转着转着,牙齿稀了,头发花了,身子倾斜得更厉害了。
⑥季节翻页,历史翻页,标语便跟着翻页。“改革” “经济” “小康”这些都写过,又都翻篇过。墙也是书, 村人一页页地读过,把一条条的标语刻印在了脑子里。大家从标语里认识世界,认识形势,认识人生,一村人的文化水平犹如麦苗一样齐整。
⑦本村当家人行伍出身,他在任几十年,要求全村所有墙上都有字,谁家墙体都不能空。他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无法无天, 这墙上的标语是法,是规矩,就是让人怕的。秦老师和青水有些为难,上面定的标语口号就那几条,重复太多了不好看。于是就有了当家人自创的标语:“偷烧秸秆是犯法,地头冒烟必受罚” “严禁过年放鞭炮,上坟烧纸蹲小号” “谁土葬谁遭殃, 谁举报谁得奖”……一面面墙体变得生动起来, 像一张张脸, 一双双眼, 那些心里有鬼的人从墙下低着头走过,身上总会起一层鸡皮疙瘩
⑧因为有满村的标语长脸,整个村的面貌显得精神起来,连年不断被评上乡先进、县先进,还有人专门前来观摩学习。秦老师和青水功不可没,几年前村里奖给了秦老师一套多功能轮椅,青水终于吃上了低保。
⑨再后来,秦老师去世了,青水正准备独挑重担,但上面突然发布新政策——建设美丽新农村,每个村的墙全部用同一个色调的涂料粉刷。结果不出一个月,村里的老房旧墙全都换了新面孔,原先的那些标语大字一个没剩,像被一场大风刮跑了。
⑩青水早已显出了老态,腰更弯了,腿更短了,拄上了秦老师留下的拐杖。他一步一趔趄地在那些墙下转悠,心想这么多光光的墙面,不写上一溜溜醒目标语太浪费了。
⑪这天,村里当家人向他走来,说:“你看沿路的墙上,小孩子往上面乱画,做生意的私贴广告,说不定谁还想派什么用场呢。人家有钱的村,请人画墙画,做文明版面,咱没钱,还是写上标语吧。这些年人家都叫咱 ‘标语村’ ,这就是咱的特色,咱的脸面,咱可得继续保持啊。”
⑫“写啥?咋写?”
⑬“我都想好了,《村规民约》几十条,你把所有‘严禁’的统统找出来,还怕没啥写?我知道你上学少, 可你写标语是村里的半个专家。我找个人给你打下手,你不用出力,指导指导就行。”
⑭青水想说,那个《村规民约》他见过,里边除了“严禁”俩字格外熟,其它一多半的字他都不认识。但他想想,咽下没说
⑮于是,没多久,村里光光的墙面又写上了标语。毕竟,标语村还得是标语村。
5、请按时间顺序概述青水与“标语”之间故事。(4分)


6、秦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依据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 一面面墙体变得生动起来,像一张张脸,一双双眼,那些心里有鬼的人从墙下低着头走过,身上总会起一层鸡皮疙瘩。(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 但他想想,咽下没说。(青水为什么“咽下没说”?)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毕竟,标语村还得是标语村。”的理解。(4分)

(二) (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
【文本一】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①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征程中,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新生力量。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年轻一代插上科技翅膀,国家的创新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②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科研领域存在“论资排辈”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步伐,而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叶企孙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黄大年也常说,与科学家相比,自己更看重教师这个身份,并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言传身教,将科研的火种传递,让创新火炬熊熊燃烧。
③甘为人梯、奖掖后学,须有“慧眼识英才、用英才”的伯乐之能。清代夏之蓉《汲古篇》有云:“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甲】对于科研团队而言,识人善用、“纵马驰骋”,方能激活创新“第一动力”。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必将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④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也需积极履行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科技创新必须扎根在公众科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沃土中。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既需要一批有建树的科学家,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学为人师、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身体力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走近大中小学生,传播爱国奉献的价值理念,开展科普活动,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只有人人都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分子,才能让科学素养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巨轮的强大能量。
⑤诺贝尔奖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斯说,中国是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城市,它是一个创新之国,最适合在这里做研究。这是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的结果,更是持续优化科研生态和人才环境的成果。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必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让中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
【文本二】
甘为人梯,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
①国家领导人曾用“甘当人梯”对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读懂“甘为人梯”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人梯的“坚度”“宽度”和“深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为人梯不易,甘为人梯更难。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南迁、西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精英,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乙】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既是科研事业开拓者,又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发挥育人精神。激发国家创新活力。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师者,要主动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英才,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登高望远,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后备军和新生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
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当今社会,有建树的科学家,就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巨轮的强大能量,就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B. 文本一在论述时,段落、论据之间是平行、并重的,所以它的论证结构是并列式。
C. 文本二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只有”一词,强调了“薪火相传”对培养青年英才、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D. 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论题都与“甘为人梯”有关,认为师者都应发扬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当好“铺路石”为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强大的新生力量。
E. 两个文本语言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既体现了议论文逻辑严密的特点,又引用了诗句名言,不乏文学色彩。
10、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5分)
11、 小华阅读时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认为这段文字和两个文本论述的主题非常一致,想把它放进文本里,但又不确定放在【甲】【乙】哪个位置更合适,请你结合上下文,向他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4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将自己全部所学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培养超越自己的人,不怕对方越超自己。”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容才,爱才;惜才,育才,最终培养出了包括陆启铿、万哲先、陈景润、王元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 (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完成12-15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金陵之西北有狮子山,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①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②。逢掖③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④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⑤。
(节选自宋濂《阅江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锡:同“赐”。②轩露:显露。③逢掖:宽袖之衣,古代儒者所服,因此用作士人的代称。④宵旰(xiāo gàn):即“宵衣旰食”,指勤于政务,早起晚食。⑤贞珉:石碑。
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 宠辱偕忘

词语推断法:白头偕老

(2) 勒诸贞珉

勒诸贞珉 查阅词典法:①带嚼口的马笼头。②约束。③统率。④雕刻。(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3)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课内迁移法: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13、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4、甲文中“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2分)
15、甲文中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乙文中皇帝修建“阅江楼”,他们重修“岳阳楼”和修建“阅江楼”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 品析“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中意象特点及作用。(2分)
17、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用神话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8、《水浒传》中有许多关系到人物命运的事物,如刀、酒等。请参照示例,从下列两组关系中任选一组,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该事物和人物的关系。
A.鲁达和酒 B.林冲和风雪
示例:杨志和刀:迫于生计,杨志准备出卖祖传宝刀,却因误杀泼皮牛二,被收监流放,宝刀也因此被没入官库。因为一把“刀”,杨志的人生几经周折,被逼上梁山。杨志是名将之后,武艺高强,但终无用武之地。这把祖传宝刀既影响了杨志的命运,也是杨志一生的写照。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个写作任务,按要求写作。
运动赛场上,每一次新纪录的诞生,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勇毅与挑战的火焰。求知道路中,每一点新知的获得,都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星,照耀着探索与智慧的夜空。个人生命历程里,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一次创新的飞跃,都犹如一道亮丽的彩虹,引领着进步和繁荣的新潮流。我们一直以创造新纪录为目标,以追求卓越为己任,不断挑战自我,书写辉煌的未来。
任务一:请以“我创造了新纪录”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任务二:读了上面的材料, 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D (2)C

2、①.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③. 醉能同其乐 ④. 醒能述以文者 ⑤.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⑥.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⑦. 但愿人长久 ⑧. 千里共婵娟

3、(1)以书斋所处位置命名;以志向追求命名。
(2)示例:A,该联意思是居室在于高雅,不在于大小;花朵在于芬芳,不在于多少。注释雅: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此联对仗工整,多用以赞美居室,更体现出居住人淡雅的审美情趣和不同流俗的个性。 (3)C

4、示例:书斋如一片智慧的沃土,滋养莘莘学子心中的梦想

5、十年前,青水正式接替秦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写标语。几年前,青水因写标语对村里有功,吃上了低保。秦老师去世后,青水准备独挑重任,却因新政策,旧墙翻新,无标语可写。如今,青水按当家人的要求继续写标语。
6、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秦老师虽然年迈、活动不便,但每逢写标语的任务下来,都亲临现场看着青水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书写技艺高超,经验丰富。他号称“全村一支笔”,过年写对联、平时在村里写标语,指导、教会青水写标语。
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写有标语的一面面墙体比作“一张张脸”“一双双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墙上标语对村里人的教育、宣传、警示监督作用。
(2)因为青水非常想参与让标语重新上墙的工作,担心说出“不认识大多字”而失去写标语的机会。
8、标语村离不开标语,标语是标语村的特色、脸面,它对村里人起到教育、宣传、警示、监督的作用,提升了村民的文化水平,能改善村子的精神面貌。村子因独具特色的标语获称“标语村”。如今,虽时代变迁,但建设美丽新农村,更应继承和发扬墙体标语这一优秀传统。这句话照应标题和前文,深化文章主旨。

9、AB

10、论证思路:首先提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接着列举叶企孙、黄大年等科学家的例子,说明科学家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最后强调这种精神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整个段落的论证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11、建议将这段文字放在【甲】处。理由是:甲处之前的内容是强调“甘为人梯、奖掖后学”需要“慧眼识英才、用英才”的伯乐之能,而这段文字恰好通过华罗庚的例子,说明了优秀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培养超越自己的人,这与甲处强调的识才、育才的理念高度契合。而乙处主要强调的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这段文字的内容关联不大。因此,将这段文字放在甲处更合适。

12、(1)共同,一起 (2)④ (3)美好的,美妙的

13、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14、 “古仁人”是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迁客骚人”指被降职远调的官员与文人。他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迁客骚人”是以物喜以已悲,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他们的自身经历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以产生的感情也不同。
15、 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修建“阅江楼”的原因: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参考译文

【乙】金陵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

16、这句诗的意象是“东风”“百花”,它们本是春天的美好事物,用来表达美好心情,这里分别用“无力”和“残”修饰,渲染了离别时的景象,以哀景衬哀情,使离别之情更加感伤。
17、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诗歌的尾联,借用这样的神话故事,以蓬山作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使者的象征,寄托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18、示例:A.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到五台山出家,法号智深。一次鲁智深抢酒贩的酒喝。借着酒劲,直接打进山门。三四个月后再次喝醉,大闹禅堂,引发“卷堂大散”。因为喝酒,鲁智深无法在五台山安身,只得离开。
示例:B.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看守草料场。一次大雪压塌住处,林冲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凑巧听见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被陷害,差点被害死。林冲提枪戳死三人。因为这次风雪,林冲得以活命,这件事也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被逼上梁山。

19、参考例文

我创造了新纪录
蝴蝶的成长在于破茧,蚕蛹的成长在于脱壳,而我们人的成长则在于精神与能力上的超越和突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测八百米!所有同学都必须比上一次的成绩要快!”体育老师大声的对我们宣布。“啊,这么冷的天 还要跑步,简直就是酷刑!”瞬间,我的周围哀嚎四起。
天有些灰蒙蒙的,几片云朵遮住了阳光,而我们要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来测试八百米。我脱下了厚重的外套,毫无防备的,直接就被吹来的冷风冻得打哆嗦。我心里想着:如果不用跑该多好啊,能不能找个借口跟老师请个假呢。
可当我看见体育老师那凶狠的眼神时,纵使我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剩妥协的份。我只好硬着头皮上。站在起跑线上,随着一声哨响,周围的同学都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我慢悠悠的跟在后面,心里默念着节拍,步伐也慢慢跟着变得轻松起来。 到了第二圈时,心里的节拍早已经被打乱,我步伐变得沉重起来,脚底下如同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我感觉我的鼻子被堵住,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我张开嘴大口大口喘着气,嗓子的刺痛感让我无法忍受,喉咙里也满是鲜血的铁锈味,让我直犯恶心。
我在心里告诫自己:我绝对不能停下来,一旦掉队我就再无翻身机会了,我还要创造新的记录呢。我只能强行咽下那股想要吐出来的冲动,放空了大脑不去想这些让我糟心的事,开始缓慢地加速,耳边只有周围呼啸而过的风声。可身体却完全不听我的使唤,我的喘气声变得越来越粗重。带着要创造新纪录的想法,我只能不顾腿脚的酸软无力,继续加速,仿佛要榨干身体里仅剩的最后的一点能量。
快了,就快了,马上就要到终点,很快就能结束了。于是,我努力调整好呼吸,用尽全力迈开每一步。最终在我的努力下,历经千难万阻,终于到了终点。我的全身变得软弱无力,心里那根紧绷着的弦终于放松了起来。
四分二十三,虽然只比上次快了两秒,但终归还是有进步。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成功了,我突破了自己的记录,创造了只属于我一人的新纪录!

挑战自我,创新记录
鲁迅先生说:我们要感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的,如果你是运动员,想尝试一套新动作,那就勇敢去挑战超越自己吧,我们大家将为你喝彩!如果你是歌手,去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技巧去唱新歌吧,我们也会为你的创新而感到耳目一新!挑战自我,创新记录,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从人类诞生的第一个人起,挑战自我,不断创新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历史从古埃及的纸草,从人类发明的文字中走过,从牛顿的三大定律中走过……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试想,远古的蛮荒原野中,我们的老祖先不敢挑战自己,不敢第一次捡起石块和树枝,今天的苍穹下还会有如此的繁荣文明吗?
我们为什么要挑战自我,不断创新?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挑战自我,创新求变,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于是我们不能抱死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天和明天。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只有逼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子,不断挑战自我,创新求变,人类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然而挑战自我,创新求变也是不易。每一个新事物要得到人们的理解、肯定与支持,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90年代初期,内地开始出现了咨询顾问业,个人办的“点子公司”、“调查公司”应运而生,但许多人笑他们是不务正业,靠动歪脑筋耍嘴皮子骗钱的小混混,时至今日,咨询顾问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大,再没有人把他们看做三流九教了。试想,最初的创业者如果不敢挑战自己,他们往往很容易被流言蜚语吓倒。倘若他们没有创新求变的勇气,能有今天的业绩吗?当然不。
因此我们要说,在挑战自我,创新求变过程中,“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最重要的。固然,我们也需要卓越的想像力,兢兢业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冷静的头脑。
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若想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又怎能不注意挑战自我,创新求变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