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扶清灭洋’
4、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如此修墙”》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B.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按相关?(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于是他组织参与了(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起义,推翻清朝 D.宣传礼教,主张复辟
7、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某学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9、“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先生为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挽联中的上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 )
A.结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B.结束了民族民主革命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果要你为这本杂志添加出版年代,按照当时中国的纪年法,正确的是( )
A.民国三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1915年 D.公元1915年
11、梁启超说:“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材料表明梁启超高度赞扬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 )
A.袁世凯 B.张勋 C.段祺瑞 D.溥仪
12、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 )
A.掀起洋务运动、旨在“自强~求富”
B.宣传君主立宪、推动维新变法
C.提出三民主义、推动民族民主革命
D.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1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下口号出自于五四运动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废除二十一条”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⑤“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4、某校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
C.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 橫渡长江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6、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读党史,学党史,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7、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18、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满洲国”成立 C.七七事变 D.珍珠港事件
19、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推送出“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专题栏目系列资料,其中史实与结论不符的是( )
栏目名称 | 史实 | 结论 |
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 | ①九一八事变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②西安事变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
③七七事变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
④武汉会战 |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
A.① B.② C.③ D.④
21、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取得的全国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22、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
23、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24、毛泽东《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词创作于哪一战役之后?(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 辽沈战役
25、歌曲是时代的反映。《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歌曲谱写了下列哪一时期的最强音?(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计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三)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欺凌与侮辱它”的史实并说明它“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的原因。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6分)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内容是什么?(4分)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2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派官僚们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1872年)办起了原来封建社会中没有的现代机器工业,他们的原意是想因此而能维持和加强封建主义的统治,但是他们所办的企业大多失败了。……他们兴办工业,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不可能不起刺激和推动作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1895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三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两例“他们”在这一时期创办的“现代机器工业”。材料认为,“兴办工业”目的是什么?在客观上又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中“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开始于哪一条约?据材料概括“他们”为什么能够“严重排挤中国民族工业”?(4分)
(3)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兴起的国内外因素分别是什么?据材料归纳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和“陷入危机”的原因(写两条)。(6分)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CACBB 6、BDCDB
11、ADCAA 16、DBAAB
21、ADDCC
26.(16分)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镇压革命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强租海港、抢夺利权。(6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4分)
(4)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2分)
27.(18分)
(1)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任举两例)。
维持和加强封建主义的统治。
刺激和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2)《马关条约》。
拥有雄厚的资本、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运费、享有特权、发展为垄断企业等,任写两条即可(4分)
(3)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4分)
日本对民族企业的压榨(日本侵占面粉市场和倾销棉纱)、国民党发动内战(2分)
(4)在艰难曲折中发展(2分)。(受到洋务运动刺激、受帝国主义压迫、集中在轻工业等答案只得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