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语文[120分钟完卷]
一、语基积累与运用
(一)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6题,共12分)
1.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摇曳(yè) 冠冕(miǎn) B. 婆娑(shā) 抡起(lūn)
C. 狞笑(nìng)咆哮(pǎo) D. 嗤笑(chǐ) 抽搐(chù)
2.下列选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窥视 茂盛 模糊 参差不齐
B. 分辫 潇洒 屋檐 照耀
C. 芭蕉 愁怨 衣襟 花蕾
D. 浑浊 眼帘 张望 一泻千里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 )
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5.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 拟人
B.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头积雪。 《丁香结》 比喻
C.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夏天里的成长》 排比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夸张 比喻
6.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生活中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如:“跑龙套”原指演戏时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有板有眼”原指唱腔合乎节拍,后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节奏。
B.小说《桥》以“桥”为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引渡人们脱离危险的窄木桥,二是指指挥群众安全撤离险境却牺牲自己和儿子的老支书。
C.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
D.杜牧的《江南春》和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其一)》都是七言律诗,韵脚分明 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二)按要求做题(7-10题,共25分)
7、看拼音,将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5分)
dǒu qiào miǎn lì qīnɡ tīnɡ jiāo zào táo zuì
( )( )( )( )( )
8、比一比,再组词。(4分)
班( ) 磁( ) 揭( ) 寇 ( )
斑( ) 滋( ) 竭( ) 冠( )
9、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别出心( ) 大步( )星 一望( )( ) 囫囵( )枣
恍然大( ) ( )口不提 无( )无尽 张( )李( )
(1)唐娜走起路来( ),说活也是快人快语。
(2)只要你能拿出( )的解决方案给我们看,我们也可以相信你。
(3)我看书时总是( ),结果把书中的人物( ),乱说一通,直到爸爸给我解释了一遍,才( )。
(4)奶奶的脑海中总是有( )的故事。
10、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用加点词写句子)
(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3)全场响起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4)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11-25题,共33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 ________,不用_____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_____,_____ 。”这是________初入草原时看到的景色。(3分)
12、雨后的西湖,水天一色,我不由吟出:“ _____,_____ 。”(1分)
13、《少年闰土》中课文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_____ 、_____ 、_____和 _____等四件事。(2分)
1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_____ !”(2分)
15、《七律●长征》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 ”;表现红军战士取得长征胜利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 。”(2分)
16、从本册书中我们认识了_____ 的桑娜;_____ 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老汉;________的鲁迅,还记住了他的一句名言:_____ 。(3分)
(二)阅读《桥》(节选),完成练习。(10分)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7、读一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老汉的两个“吼”字蕴含的感情。第一个“吼”表现了他_____ ,第二个“吼”表现了他_____ 。(2分)
18、选段对老汉运用了传神的_____ 、 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 的高尚品质。(2分)
19、“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一句运用了_____ 的修辞手法,侧面烘托了_____ 。(2分)
20、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2分)
21、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2分)
(三)课外阅读。(10分)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微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多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22、“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 _____。(2分)
23、找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词语,填一填。(3分)
失望—( )—( ) -( )
24、“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3分)
25、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一句的正确理解是(2分) (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三、习作(30分)
26、仔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习作。
我们都在悄悄地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难忘的事情。某次身处险境,让你知道什么叫“勇敢”;登山、下海,一次次旅游,让你开阔视野,增长阅历;在别人的挑剔、告诫、指责中,你懂得了很多道理……
请你以“长大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通过一件事写写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愉快、挫折、困惑等。不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