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经典诗文默写。【在(1) -(6)题中,任选四题;在(7) -(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4)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6) , 李花白 , 菜花黄。(秦观《行香子》)
(7)李商隐在《无题》中拟写对对方的相思之情,从青春易老写到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的诗句是: , 。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 ”两句,描绘了琅琊山春夏两季的美丽风光。
阅读文段,完成2-3 题。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那是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pū()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那是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一大批“大国工匠”淬炼技艺、孜孜不倦的赤子之心;那是以身作界碑的战士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不容亵渎,它将个人、集体、国家的前tú()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够团结凝聚、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那是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一大批“大国工匠”淬炼技艺、孜(A. zī B. zhī)孜不倦的赤子之心。( )
(2)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不容亵渎(A. dǔ B. dú)。(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前pū ()后继 (2)前 tú()
4、《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复杂的、有多重性格的人物,你怎样评价宋江?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4分)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文学在各种喧嚣和嘈杂之中如灯光一般,它能照见现实,照亮人性之美。②通过它,我们得以体会生命的温柔□生活的温情。③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学能始终呼唤人类积极的美德。④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 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 永远具备打不倒的价值。
(1)请在第②句的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1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三秦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以“古典小说研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活动一:书写主题】请将活动主题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活动二:确立议题】在“确立研究议题”阶段,小组成员提出了两个议题,请你再补写两个。(2分)
议题一:探究古典小说题材特点 议题二:分析古典小说人物形象
议题三: 议题四:
【活动三:精心准备】制作学习卡片即对学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是为了将知识有效存储,以待日后学习或研究使用。如果要制作“林冲上梁山的过程”思维导图,以下哪种学习卡片最恰当?请说明理由。(2分)
学习卡片的分类
目录卡:记录书名或书中的章节、文章的标题。
材料卡:记录书中提到的数据、人名、地名、事件、时间、地点等资料。
文摘卡:记录与研究有关的思想观点及相关的原文句段。
心得卡:记录读书时的心得体会、观点质疑、问题探讨等。
【活动四:真诚邀请】班级准备将本次研读成果编辑成《共话古典小说》集,想请文化馆辅导员罗老师为文集作序,由班长李华前往邀请。见到罗老师,李华应该怎么说呢 ?请你把李华要说的话写下来。(2分)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美育与德育密切相关。中外许多思想家、美学家都注意发掘审美中的伦理价值。蔡元培提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审美具有引导人们向善的德育功能,美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观念、趣味和理想,让人超越个人私利、私欲,培养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可见,美育在促进德育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长处,而德育也可以为美育明确规范和内容,让美育确立正确的方向。
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教育领域,美育搞得多了会影响智育的开展。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美育与智育不但不矛盾,还能有效促进智育。这集中体现在美育对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上。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而美育是培养人们丰富想象力的有效途径。艺术创作、审美等活动,能极大激发和调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美育的这一特性,对各专业、行业都有适用性。也就是说,美育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培育进而促进智育,而智育则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也能促进美育。
美育与体育相互融合。绝大多数体育运动都遵循美学原理,都与美育交叉融合。体育训练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具有发达的肌肉、健美的形体。因此,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美育则是体育的内在追求和目标之一。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如体操运动、冰上运动、田径运动、水上运动、球类运动等,都具有各自的审美追求,甚至拳击、摔跤、击剑等激烈对抗的运动也不例外。
(选自朱立元《春风化雨以美育人》)
【材料二】美育课程,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丰富的土壤,这当然包括艺术,但不限于艺术。所以,我们的美育课程,应该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音乐厅,走向工艺坊,走向名胜古迹,走向创造性心灵和诗意的心灵兴发的现场,走向文明和文化的现场,走向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生地。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培养我们的学生从小热爱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热爱祖国的山河。培养他们从小感受文明的氛围,触摸文化的脉络,追求文化的创造,珍惜文明的成果,增强他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选自顾春芳《美育是心灵的照亮》)
【材料三】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对生命的爱,对人生的爱,对父母师长的爱,对花鸟草木的爱,对祖国山河、人类文化、宇宙万物的爱。这种爱,造就了精神的崇高。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舍生忘死、奉献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他们就是“心灵美”的典范。这种“心灵美”就是大爱之心。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因为有爱,只因为有爱,生命才能支撑住,才能进行。”
所以,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事物,懂得帮助他人,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祖国山河,爱天地万物。
(选自叶朗《美育是心灵的教育》)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美育能够帮助人们端正观念,培养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B.美育与体育相互融合,体育运动都遵循美学原理,都与美育交叉融合。
C.文物和文化艺术遗产可以成为学校进行美育活动的丰厚资源。
D.实施美育包括但不仅仅限于教学生学会唱歌、画画、音乐和美术。
8、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4分)
9、结合所给材料,说说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 14题。(21 分)
秘密 范春叶
①最近,我总是思念过世多年的父亲。思念是从一位自称是父亲老战友的人联系上我时开始的。
②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妥帖地向后梳着,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腰板挺拔、硬朗。陪同他来的人称呼他为“郭老”。郭老先说出了我父亲的名字,然后问我是不是他的家人
③我踌躇着,不好回答。
④因为我连父亲是否真的当过兵都不十分清楚。即便我的母亲,如今已是银发闪耀荣升为姥姥的人了,提起父亲当年,她张嘴就骂:“你父亲他就是个骗子!上门提亲的时候,说他哈尔滨军工学院毕业,毕业后当过几年兵,退役前还荣立了二等功。可等我嫁他后,翻开他那二等功授奖证书一看,‘主要事迹’一栏空着,问他怎么回事? 你父亲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嗳,谁知那几年他混哪儿去了 ?骗了我一辈子,末了也没跟我讲句实话。”
⑤我嚅动了几下嘴唇,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对郭老说:“我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您有什么事情? ”
⑥郭老一怔,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哀叹一声:“来晚啦。”说着一行浊泪滚了出来。
⑦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看着他,长时间沉默。
⑧片刻过后,郭老问起我的母亲。
⑨我说:“我母亲倒还健在,只是腿脚不方便,走路需要拐杖。”
⑩郭老又是沉默,随后,他说:“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能带我到你父亲的墓地看一看。”
⑪郭老的声音悲切,我犹豫片刻,说:“好吧。”
⑫时值三月,北方的山林尚未睡醒,灰晦的枯木间隔着肃穆的松柏,死呆呆地杵着。郭老在父亲的墓前待了好长时间,春风飒飒刮过,他的白发、他的身体在风中颤动。陪同他来的人将他搀起,他拭了把眼泪,戴上眼镜。走过青黄交接的草坪,安坐于墓园的长条椅上,问起我父亲的生平过往。
⑬我说:“打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造船厂上班。前些年退下来后,就四处奔忙去当最美志愿者。其实作为小辈儿,我宁愿父亲像别的退休老人那样遛鸟逛公园。母亲也劝他‘人老啦,不能由着性子来'。父亲不听劝,总说自我奉献让他感觉快乐。后来,在一次志愿服务回家的路上,他突发脑溢血,就这么过世了。”
⑭郭老叹息一声,远望着肃穆的墓地、悠远的天空,像是想什么事情。好半天,他说:“我觉着我还是应该见见你的母亲。”
⑮我沉默。心里盘算,该不该让郭老跟母亲见面呢 ?我想,母亲见到郭老,想起父亲又会伤感的。不让郭老见我的母亲也许会避免许多的麻烦。
⑯我说:“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会转述给我母亲的。”
⑰郭老严肃地说:“我来,本是想告诉你父亲一个特大喜讯:我们当年军队的秘密已经在年前‘解密’了!”
⑱我愕然。什么秘密? 前些日子我刚在电视上看到民族资产解冻大骗局。现在联想到一块儿,我的脑海里一片混乱。
⑲只听郭老缓缓地说:“1966年10月27 日,我国首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成功,导弹从甘肃双子城基地发射,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我们中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而你的父亲,作为这次试验的加注技师之一,荣立二等功。但由于核试验‘上不可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保密要求……”
⑳我的泪水喷涌而出,我说:“郭老,请让我带您去见见我的母亲,她一辈子都不知道我父亲藏着这样的一份荣耀在身!”
10、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围绕“我和郭老”梳理小说情节。(4分)
(1)询问父亲信息,“我”踌躇不答;
(2)
(3)了解父亲过往,郭老一声叹息;
(4)
11、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郭老一怔,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哀叹一声:“来晚啦。”说着一行浊泪滚了出来。(分析加点词语体现的人物心理)(2分)
(2)时值三月,北方的山林尚未睡醒,灰晦的枯木间隔着肃穆的松柏,死呆呆地杵着。(从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2、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为什么第④段用几乎整段文字回忆母亲?(4分)
13、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效果?请从情节方面简要分析。(4分)
14、如果小说中“我”的父亲被评为2023 年“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从“人物事件与精神力量”角度,用第二人称为“我”父亲这样的共和国平凡英雄写一段颁奖词。(5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18题。(12分)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⑧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葳④,故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葳(chǎn):完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性尤怪僻 (2)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3)或奉以烟 (4)如是二十余寒暑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归而粉饰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水落而石出者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泉香而酒洌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贫自给,不求于人。(2分)
(2)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2分)
18、蒲留仙能够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19-20 题。(4分)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9、词中用了两个“欲说还休”,有何妙处 (2分)
20、这首词写出了词人不同阶段的人生感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1、按要求写作文。
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断,最终承载起生命的厚重。习惯了坚持,身上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习惯了宽容,脚下的路就会变得宽阔;习惯了安静,躁动的心就会沉淀下来;习惯了乐观,就能坦然面对世事无常……
上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我习惯了 ”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1)月是故乡明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山雨欲来风满楼 (4)鸡声茅店月 (5)何事长向别时圆 (6)有桃花红 (7)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8)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第(1) ~(6)题,如果多做或全做,以所做前四题为准赋分;第(7)~(8)题,如果全做,以第(7)题为准赋分。共6分。
2、(1)A (2)B
3、(1)仆 (2)途
4、[示例一]我认为他虚伪狡诈、心狠手辣。宋江为了逼迫秦明上清风山入伙,居然不择手段,把青州城外数百户百姓的生死不当回事,又害得秦明一家老小送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见他的虚伪和心狠手辣。
[示例二]我认为宋江是一个重情重义、不畏权贵的人。晁盖、吴用等人劫了生辰纲后,事情败露。宋江深知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放走晁盖等人,说明了宋江重情重义,且不贪图个人利益,不畏惧蔡京的权势。
评分标准:简要评价宋江的人物形象,得1分。结合名著相关情节进行佐证,得3分。共4分。
5、(1)顿号
(2)将“能”和“始终”调换位置。
(3)[示例]只要……就……
6、【活动一】(1分)略。
评分标准:语句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得1分。共1分。
【活动二】(2分)[示例]鉴赏古典小说语言风格、品析古典小说艺术手法、解析古典小说主题关联、解读古典小说精彩情节、品味古典小说环境描写等。
评分标准:从不同角度设计有关古典小说的研究议题,每个1分。共2分。
【活动三】(2分)“材料卡”最恰当,因为制作“林冲上梁山的过程”思维导图恰好涉及到人名、地名、事件、时间、地点等资料。
评分标准:选择“材料卡”,得1分,能提出该思维导图需要人名、地名、事件、时间、地点等资料,得1分。共2分。
【活动四】(2分)[示例]罗老师,您好!我是三秦中学九年(1)班的班长李华,我们班近期开展了“古典小说研读”活动,同学们对古典小说的题材特点、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进行了研读,并把研读成果编辑成一本《共话古典小说》集,想请您作序,如果您能答应,将是我们全班同学的荣幸。
评分标准:将有关事宜交代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得1分,称呼恰当,态度语气有礼貌,得1分。共2分。
7B
8、①第二段先正面提出“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的观点;②接着摆出“美育仅仅局限在艺术教育领域,美育搞得多了会影响智育的开展”的错误观点;③然后从“美育对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上”的角度,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④最后指出美育与智育能够互相促进。
评分标准:每层1分,共4分。
9、①发挥美育的综合教育功能,注意其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②美育课程,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丰富的土壤,这当然包括艺术,但不限于艺术。③实施美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10、(2)告知父亲过世,郭老流泪扫墓;(4)郭老讲述真相,“我”激动流泪。
11、(1)“一怔”写出了郭老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愣住了的神态,表现了郭老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惊讶。
(2)该句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生动地描绘出父亲的墓地一片萧索、孤寂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郭老悲伤、沉痛的心情。
12、通过回忆母亲对于父亲的评价和态度,表现出母亲对于父亲的埋怨,与下文揭晓父亲的真实身份形成巨大的反差,更能突出父亲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祖国核武器事业默默奉献的无私和伟大。
评分标准:答出“表现出母亲对于父亲的埋怨”之意,得1分,答出“形成巨大的反差”,得1分。分析这种反差体现的人物形象,得2分。共4分。
13、①从“我”的视角叙述父亲的事情,使情节更加真实;②“我”充当线索,情节发展更加紧凑;③开头由“我”的思念引出故事;④“我”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14、[示例]你曾参与了祖国的核导弹试验并荣立二等功,但由于保密要求,你隐瞒了这一过往,多少年来,你即使被家人误解,也坚决地为祖国守住秘密。你退休后又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最终倒在了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是为人民为祖国的一生,你的无比忠诚,你的无私奉献,将激励中华儿女去实现民族复兴。
评分标准:事件阐述准确,得2分,赞扬人物精神,得1分,人称正确,得1分,语言组织通顺、流畅,得1分。共5分。
15、(1)十分,特别。(2)到。(3)有时。(4)这样。
16B
17、(1)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2)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
评分标准:(1)关键词“自给”翻译正确,得1分。句子大意正确,得1分。计2分。(2)关键词“过”“强”翻译正确,得1分。句子大意正确,得1分。计2分。共4分。
18、广泛收集奇闻逸事并加以修饰,而且持之以恒。
评分标准:答出“广泛收集奇闻逸事并加以修饰”,得1分,答出“持之以恒”,得1分。共2分。
19、作者连用两个“欲说还休”,采用叠句形式,充分表现了词人“愁”的深沉巨大,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20、这首词以“登高说愁”为议题,写出了少年与成年时的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没有愁苦却为写新词勉强“说愁”;成年以后历尽世事艰难,有了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
21、参考例文
我习惯了
每天下操回教室的队伍里,男生们肩并肩,女生们手拉手地走着,聊着。而我却始终一个人,边走,边想着什么。这不是孤僻,我人缘好得很。这不是专注,我没有思考的目的。这只是习惯,我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探索我应该明白的道理。
习惯了一个人,没有贴心的陪伴,我学会了自立。
从五岁起,我开始学习美术。上课的地方紧邻着一家超市。每个周末妈妈把我送到教室后,就会去那里。有时候还会买回一些我喜欢的小挂件,或者零食、饮料。而这不是我最想要的。因为同班的小朋友们身旁都有妈妈陪着,饿了喂着吃,渴了倒水喝,这可是几支彩笔,几块饼干所换不到的呐。但是这样,我却画得更好,在老师对我画作以及自立能力的赞赏中,我愈发地自信起来,也不像从前那样依赖。
习惯了一个人,没有细心的指导,我学会了自主。
人生总是有很多选择的,小到吃什么菜,妈妈都不容忍我说“随便”。小时候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好,妈妈只有一句话:“自己站到楼道里看看冷不冷。”否则就是“这点儿小事也问我?你自己看着穿吧。”总是这样有些责备的语气让我不再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和她商量。逐渐地,我的自主由小至大。现在的我遇到各式的困惑,都会尽力自己解决,不再没有主见。
习惯了一个人,没有暖心的鼓励,我学会了自强。
在这七年的学习中,我不止一次考出过优异的成绩,每一回激动地回家告诉父母,他们没有一次夸奖或激励过我。尤其是爸爸,他总说我“瞎猫撞上死耗子”,还把其他同学拿来打击我的信心。即使我没有考好,他也不会有什么振奋人心的话,大多是叫我反思,总结。在上个学期考试节节失利之后,这个学期,我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法,定下了新的目标。挺直腰板!这叫越挫越勇!
习惯了一个人,没有太多的纷纷扰扰。我将学到的,远不止自立、自主、自强,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这样一种特别的处世习惯。其实这也就是,怎样做好一个人。
一天天重复的生活,一天一天忙碌着,熟悉的、陌生的,都会擦肩而过。
一天天寻寻觅觅着,一天一天等待着,属于我、属于我,很简单的快乐。
因为我习惯了这样的自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相关链接
该卷的阅读材料《秘密》来自2020四川资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