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冬来,寒风料峭,2023年11月16日由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主办,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成都市双流区双中立格实验学校、成都市双流区棠中怡心实验学校和成都市双流区棠中实验校(东区)承办的“指向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双流区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亲临指导,全区200多名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在协和实验小学一起倾听教育的声音,感受知识的温度!
活动开始前,李晓玉老师提出以下两个思考:
1. 一上八单元提取明显信息在整个小学的纵向分布是怎么样的?
2.提取明显信息如何细化方法?每一课如何落实?
经过短暂的思考与讨论,三位老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分享。
上午,两位老师围绕“童眼细观察,品生活乐趣”任务群的两个子任务进行了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我校杜扬阳老师与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带来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杜扬阳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富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带领同学们感受了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画画的快乐,还教给了孩子们提取信息五步法——1.听清问题;2.找到句子;3.圈出答案;4.说出答语;5.读好句子。孩子们学完之后,杜老师马上让孩子们进行迁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读好句子,读出画面,读出感情,并在了解课文基础上进行儿歌创编。
第二节是由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陈媛媛老师与一年级九班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乌鸦喝水》,通过运用提取信息五步法,陈老师带同学们体会到了乌鸦的心情,读出课文表达的感情,并通过合作讨论,发现乌鸦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眼看,用脑想。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学着解决生活中问题。
紧接着,双华小学的李慧老师从制定背景、指标组成和指标说明三个方面对《成都市双流区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试行)》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下午第一节是立格实验附小的白雪老师和一年级二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课例展示——《小蜗牛》,白老师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带领同学们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插图等方式猜读生字,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并运用提取信息五步法体会到了一年四季小树的不同特点,读美画面。
第二节是棠实(东区)陈紫函老师和一年级三班带来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展示课——《动物王国里的汉字密码》,陈老师给同学们创设了真实的情景,课堂生动有趣,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整理有关动物的名称,带领同学进行分类,初步发现与动物有关的汉字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并认识与动物有关的新词,丰富字词积累,让学生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激发其主动识字的愿望。
评课交流时,随堂观摩的老师们针对今天的课例谈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四位教师围绕“提取信息”这一语文要素,细化方法,整个课堂结构清晰,过渡自然,朗读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展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
执教的四位老师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成都市双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五个建议与四个思考,帮助老师们更加精准的提升自己的教学。
五个建议:1.定位要准确2.靶子要瞄准3.法子要精炼4.步子要踩实5.朗读要落实
四个思考:1.如何真正落实朗读指导2.如何落实方法练习运用3.如何在随文中强调生字词的巩固4.如何运用更恰当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才能走更远。每一次教研都是一场智慧的修行,真诚的分享与交流、经验与知识的传递碰撞着思想的火花,诠释着教研的真谛。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能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让教育之花开得如火如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