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19分)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壮族三月三”,其品牌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唱山歌、吃美食、赏美景……广西“三月三”,逐渐成为天下宾朋共同的企盼。2024年的“三月三”绝不是让这个传统节日简单地 。
②青春与传统翩翩起舞,古老的山歌被赋予新的旋律,精美的绣球飞跃互联网云端,非遗特色美食成为指尖分享的焦点……无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以其火热的激情、创新的思维,重新定义文化的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芒。
③是这个充满活力、创造力bèng( )发的时代,赋予“三月三”更多的年轻态。文化破圈,势不可挡。
④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急先锋。他们以现代表现形式重新演绎传统民歌,开发“美味广西”沉浸式体验项目,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完美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开拓更为广袤的艺术天地。
⑤青春,是文化创新的推动力。在打造趣“胃”广西、非遗茶会、潮玩城市、大话“西”游、华服当潮五大特色IP中,年轻人发散自身优势,带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消费群体传播广西、游玩广西。
⑥青春,是文化创新的塑造者。他们紧跟科技潮流,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积极参与文化创业,塑造新的文化认同,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深度。
⑦文化传承的,是根脉;指向的,是未来。未来在哪里?未来就在年轻人手中。因此,青春与文化美丽邂逅 ,传统与创新激情邀约 。这,应该是“三月三”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bèng ( ) 发 (2) 绽( ) 放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加粗的词语。
(1)企盼 (2)广袤
3、请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填入文段①横线处。
循序渐进 周而复始 有条不紊 重蹈覆辙
4、第⑤段有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5、这是网友在广西游玩时发现的一副对联,请写出联文,并指出这幅对联出现的问题。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8分)
古诗词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情怀。
赵师秀置身江南乡村, 观赏梅雨, 听取蛙声的诗句是“①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诗人② (人名) 奉使出塞, 用妙笔描绘“大漠孤烟直,③ ”的塞外风光。《使至塞上》
周敦颐借莲“④ ,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爱莲说》
杨万里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顺境所迷惑, 要放眼长远,才能履险如夷:“⑤ ,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杜甫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的诗句是“⑥ ,⑦ ”。《望岳》
北固山上,远眺中原, 辛弃疾脱口而出的词句“何处望神州?⑧ ”,饱含爱国深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阅读(4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又称纸影戏、驴皮影、灯影戏等,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中国的皮影戏历史悠长,始于先秦,兴于汉代,盛极于宋代,元代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各国,绵延至今。如果上溯追源,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纣时期。过去皮影戏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传说他是“影戏之祖”。
【材料二】
在历史发展中,皮影戏不断吸收各地戏曲、小调、民歌等精华,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皮影戏流派。在中国皮影戏诸多流派中,不得不先提到华县皮影戏。华县皮影戏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称碗碗腔。碗碗腔属于板腔体,其腔调分花音、平音、哭音,声调刚柔兼济、典雅清丽,征战戏激昂刚健,悲苦戏凄婉缠绵,唱腔形式灵动不拘束。一个剧团一般由四五个人组成,表演时除了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鼓、钗、梆、唢呐等二十多件乐器,平均每个人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对皮影艺人的要求极高。特别是挑线手,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阵不乱,游刃有余,堪称绝技。山西孝义皮影戏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流派。唐山皮影戏,因以河北唐山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主要流行于唐山、承德、廊坊以及东三省地区。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四川皮影戏、湖北皮影戏、北京皮影戏、山东皮影戏、青海皮影戏、宁夏皮影戏等多种风格迥异的地方皮影戏闻名中外。
【材料三】
以下是关于皮影戏相关知识的调查报告。
【材料四】
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离不开皮影艺人的付出。“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场子虽小,天地却大,皮影艺人一个人,加上简单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调动千军万马,穿越上下五千载。皮影戏有“一专三会八能”的老传统,说的是一个皮影艺人要会制作、会表演。有时候一台戏里的人物,要由他一个人完成,如果有多人出场,就要有多种声音,如同说书一样。不同流派的皮影戏各具特色,但都重视皮影的制作。“登台保太平,箱内乾坤大。”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为了让皮影制作惟妙惟肖,制作过程中要使用多种雕刻刀,一般有十几ba,一些老艺人甚至有几十把雕刻刀。雕刻刀可分为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艺人们根据图案差异,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刀具。(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皮影戏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盛极于汉代。
B.据调查,喜欢皮影戏的家庭成员中,爷爷奶奶辈的占比最多,超过一半。
C.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全靠皮影艺人的付出。
D.皮影的制作程序复杂而奇妙,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雕刻、熨平等工序。
8、综合上面几则材料可以看出,皮影具有 、 和 的特点。(3分)
9、请根据材料三图2中的调查数据,对传承和发展皮影文化提一些建议和意见。(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看见生活的甜 汤馨敏
①晚上8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一时半刻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
②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
③我把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
④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她的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⑤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记得一个春寒料峭的雨夜,女儿穿着湿透的鞋子,把雨伞推向我这边。
⑥在我的写作课上,班长宋丹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她女儿上小学时,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反而奔了过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
⑦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等着性情各异的孩子,当我们做好了他们会抱怨、会挑剔、会觉得理所当然的准备,他们却流露出意料之外的爱和关怀,瞬间将我们击中,于是艰辛尽洗,余生可期。
⑧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着急。
⑨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身体好吗?心情好吗?喜欢上学吗?”她说:“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
⑩“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我又问她。
⑪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
⑫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
⑬我们要看见孩子的好,看见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
⑭看见是不容易的。它需要一颗澄澈的、没有杂质的心。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
(来源:《读者》2023. 08)
10、下列对文章第⑦段和第⑫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⑦段写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护与关怀,可以给妈妈带来安慰与希望。
B.第⑫段写了妈妈对孩子的纯粹的爱,会让孩子内心生出扎实的力量。
C.第⑦段和第⑫段表达的都是“看见”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D.第⑫段既是“我”对朋友的劝慰,更是“我”对生活的感悟。
1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请在表格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人物 | 事件 | 对孩子情感 |
我 | 接女儿放学,女儿把伞推过我这边 | ① |
班长宋丹 | ② | 感动得几乎掉泪 |
朋友 | 倾诉孩子成绩不好, 我疏解他 | ③ |
12、第⑦段中画线句“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时刻吧?”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13、文章以“看见生活的甜”为题,生活的“甜”指代什么?作者是如何看见的?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下列对《望岳》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B.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D.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15、诗人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泰山之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3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
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缊藉(wēn jiè):含蓄宽容;②卓荦(zhuó luò):超绝出众。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朕欲得一佳士用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彰其咎 投以骨
C.临表涕零 执策而临之
D.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7、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题目中的“表”是一种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全文夹叙夹议,寓情于理。
B.甲文“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是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
C.乙文武则天虚心听取并采用狄仁杰的建议,体现出她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美德。
D.乙文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1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19、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出师表》以其深厚的情感,将这份感动流传千年。请阅读甲文,分析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感情。(2分)
20、善于传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你从诸葛亮或狄仁杰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请结合选文作答。(4分)
三、综合(10分)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形式。我校九年级正在策划“带着名著去旅行”的研学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 任务一:路线规划
路线 | 路线 | 研学内容 |
红领巾走梧州 | 带上① (作者)的《红星照耀中国》 | 去寻红色印记,承强国之志。 |
科考体验 | 带上吴敬梓的小说 ②《 》 | 去南京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沉浸式体验古代科考。 |
故里漫溯 | 读先生的书看先生的故里, 带上鲁迅先生的散文集③《 》 | 到绍兴追溯先生童年时光的温馨和初入私塾的经历。 |
(2)任务二:心选之旅
阅有所思,行有所悟,请你选择其中一条研学路线,结合该本名著人物、情节、主题等,向我们推介这条研学路线。
(3)任务三:研学之思
近些年,各地掀起研学旅行热潮,引发社会关注与热议。2023年冬天,广西南宁11枚“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研学意外走红网络。但也有人认为研学旅行耗时费力,对学生成长帮助不大。请你针对此类说法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在80字以内。
四、写作(50分)
22、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人生是一份答卷,当你回忆走过的路,也许你会为自己曾经的努力拼搏而骄傲,为自己曾经的善良诚信而感动,也会为自己曾经的幼稚无知而愧悔,为自己曾经热爱着阅读而庆幸……
现在,请你好好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自己目前的这份人生答卷打个分。
请以“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个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