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辽宁锦州八上语文试卷 期末(2024年辽宁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2024辽宁锦州八上语文试卷 期末(2024年辽宁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12 05:49:41

1.(2分)(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君王向臣子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岑参——唐朝——边塞诗人

C.《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D.《史记》——司马迁——纪传体史书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君王向臣子”有误,应为:臣子向君王。

故选A。

2.(2分)(2023上·辽宁锦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大堰河”。

D.《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其中故事以北宋宋徽宗时的农民起义为主要素材。该次起义声势浩大,虽然失败但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施耐庵于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体小说。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故选C。

5.(2分)(2023上·辽宁锦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不得已到翠云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B.《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笔下的毛泽东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涉猎广泛,博览群书,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C.《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上海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

D.艾青,原名蒋正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C.《红岩》讲述的是重庆地区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不是“上海地区”;

故选C。

6.(2分)(2023上·四川广安·九年级广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两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

C.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是林徽因,属新月诗派,这首诗体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D.绝句每首四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律诗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三”是确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的“三”是泛指;

故选A。

7.(2分)(2021上·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师说团结互助、资源共享更便于提高学习效益,小张认真地接道:“我们一定笑纳老师的意见,不耻下问。”

B.不少在读大学生积极投身于贫困地区支教活动,他们说:“能为教育普及贡献自己菲薄的力量是我们的光荣。”

C.闺蜜送给她几卷新壁纸,对她说:“这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你房间里,寒舍定增色不少。”

D.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答案】B

【详解】考查语言表达得体。

A.“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有自表谦卑之意。“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该词适用于第三者来评价,不适用于指称自己的行为;

C.“寒舍”是谦辞,只能形容自己的房子;

D.“献丑”是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时,表示自己的能力差。句中写落款出错,是道歉,不是自谦,不适用该词;

故选B。

8.(2分)(2023上·江西南昌·九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有关名著《艾青诗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艾青的诗歌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C.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D.绘画出身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艾青在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故选A,

9.(2分)(2023上·重庆南川·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作者对保姆大堰河的深爱与怀念之情。

B.《艾青诗选》中的《向太阳》《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愿望。

C.《艾青诗选》中《煤的对话》一诗,显著特点是“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

D.艾青在《鱼化石》中的诗句“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并未收录在《艾青诗选》中。

【答案】D

【详解】考查名著积累。

D.“并未收录”有误。《鱼化石》是艾青在1978年重返诗坛之后久被压抑的情感的释放,是诗人“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世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这首诗运用隐喻手法,把鱼比喻为人,语言朴实,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辩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具体到本诗则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

故选D。

10.(2分)(2023上·江西萍乡·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我爱这土地》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又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艾青诗选》里的诗歌一般是描述太阳、火炬、黎明等具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与恐怖的痛恨,对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C.《水浒传》中,武松因为杀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孟州的小管营柴进对武松礼遇有加。为了报恩,武松帮他夺回了野猪林。

D.《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全书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答案】C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文学常识。

C.“孟州的小管营柴进对武松礼遇有加”“野猪林”有误,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为了报恩,武松帮他夺回了“快活林”酒家。

故选C。

11.(2分)(2022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学、文体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志——智取生辰纲。

B.《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等14篇小说。

C.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

D.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答案】A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

A.“智取生辰纲”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晁盖、吴用是智取生辰纲,而杨志是失了生辰纲。

故选A。

12.(2分)(2023上·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人们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旌旗”“烽烟”“布衣”分别代指军士、战争、平民。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

C.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其中情节是刻画的中心。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小说有《孔乙己》《蒲柳人家(节选)》《变色龙》等。

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C.“其中情节是刻画的中心”错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故选C。

13.(2分)(2020上·山东德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的科举分为三次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做会元,而殿试的第一名则叫做状元。不要说连中三元,就是中一元,都是非常困难的。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既加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答案】B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B.《战国策》是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不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B。

14.(2分)(2023上·甘肃白银·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牧合称为“李杜”。

B.在古代,“襁褓”一般用来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成年。

C.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D.“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中秋”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在这天会一起赏月、吃月饼。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李白与杜甫合称为“李杜”,而不是“杜牧”;

故选A。

15.(2分)(2023上·河南新乡·九年级统考期末)成长需要丰富的文学知识来滋养。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王维的诗歌仿佛是新鲜的空气,轻盈而透彻;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B.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C.舞台说明是剧作家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D.《儒林外史》将科举制度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书中的周进,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C.舞台说明不包括人物的语言;

D.这个人物是范进而不是周进;

故选A。

16.(2分)(2023上·江西九江·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通知:兹定于元月5日下午3时在会议室召开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答案】A

【详解】考查使用得体。

B.“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作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不合语境,应改为“感念”;

C.“家严”是称自己的父亲,不合语境,应改为“令尊”;

D.“府上”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不合语境,应改为“寒舍”;

故选A。

17.(2分)(2022上·山东聊城·九年级聊城东昌中学校考期末)单选题: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郭茂倩——北宋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北宋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C.“北宋”错误,辛弃疾是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

故选C。

18.(2分)(2022上·山东聊城·九年级聊城东昌中学校考期末)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母亲》《安娜·卡列尼娜》。

B.《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曾因创作了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代表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D.《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

故选A。

19.(2分)(2022上·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指古代没有官职的人所穿的麻布衣服,后用来借指平民。

B.“序”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赠序。

C.“用典”是一种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种修辞手法,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就使用了这种手法。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词,“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

【答案】B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序”是一种散文文体;

故选B。

20.(2分)(2023上·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令”是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古代常用“社稷”代指国家,用“桑梓”代指故乡,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汗青”代指史册。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应使用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辞,“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辞。

故选C。

21.(2分)(2023上·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丘明的《左传》则是纪传体史书,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活泼风趣的川剧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京剧的代表剧目。

C.古诗词的意象内涵非常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则有高洁之意。

D.“新的民歌”与“光辉历程”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相同的。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故选A。

22.(2分)(2023上·河南商丘·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C.《渔家傲》、《江城子》、《满江红》等均为词牌名,这些词牌不仅表明了词牌曲调,也表明了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D.古代文学作品中“婵娟”、“桑梓”、“青鸟”、“汗青”分别代指月亮、故乡、信使、史册。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表明了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误;

故选C。

23.(2分)(2021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古人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

故选A。

24.(2分)(2020上·湖南邵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怀疑与学问》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的作品。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等。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D.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故选C。

25.(2分)(2023上·江西九江·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

B.《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主观评价。

C.《骆驼祥子》:虎妞最后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D.《西游记》:白龙马是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后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答案】A

【详解】考查名著常识。

B.应为“客观评价”;

C.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是黑暗腐朽的社会;

D.白龙马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

故选A。

26.(2分)(2023上·山东枣庄·九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文写作要做到基本的三点: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情、论证要基本合理。

B.小说《智取生辰纲》围绕“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写晁盖吴用一行团结一致,智取生辰纲。

C.“舍生取义”“不食嗟来之食”出现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其精神内涵与孟子大丈夫气概和浩然正气温和相通。

D.小说《变色龙》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的过程,既层层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又增强了讽刺幽默的效果。

【答案】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议论要言之有情”错误,议论要言之有理,错误;

故选A。

27.(2分)(2021上·湖南岳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B.“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是因果复句。

C.汉语中有很多运用借代的现象,如:“桃李”指学生,“布衣”指平民,“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社稷”指国家等。

D.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答案】B

【详解】考查基础知识。

B.“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与“因为头痛而失败”是转折关系,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故选B。

28.(2分)(2021上·广西贵港·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两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打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C.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作品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匡超人、虞育德等。

【答案】D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D.“匡超人”不是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他后期走向堕落,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否定性人物;

故选D。

29.(2分)(2020上·贵州铜仁·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是一个承接复句。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是一位清代小说家。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诗人在文中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的“我”就指作者自己。

D.《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答案】C

【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诗中的“我”指像作者一样热爱祖国,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国富饶、荣光、自由的有志青年,而不仅指作者一人,因此此项的理解有误;

故选C。

30.(2分)(2023上·河南开封·九年级统考期末)小宇梳理了一些文学文化学识,他怕有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检查。你果真发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沁园春一阕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

B.吴敬梓是明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元末明初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宗谅的邀请为重修岳阳楼创作的一篇散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