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考试试卷语文真题人教版下册(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2024最新版)

初二考试试卷语文真题人教版下册(人教版初二语文试卷2024最新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12 05:18:10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项中薮应读sǒu;C项中蜿应读wān;摒弃应读bìng;D项中羼应读chàn。

2.A 【详解】试题分析:A改为:毫无疑问。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用法不当;B项,“明知故问”意思是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用法错误;C项,“灵活机动”意思是善于应变,不死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用在句中不恰当。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D

【详解】A.语序不当,“广泛”“交换”要颠倒位置,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B.缺少主语,“通过”“使”删掉其一;

C.否定不当,“不可能”与“不”构成双重否定,与句子要表达的本意相反,删掉后一个“不”;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可按事情的发展、时间先后、空间推移、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文段介绍了大雁团队性强的特点。②句中“这个道理”承接横线上文“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故排除AC两项。④为总结句,应该放在最后。“这样的安排”指的是①⑤两句中“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的做法,而③点明了这样做的目的。所以顺序为:②①⑤③④。故选B。

6. 家书抵万金 无可奈何花落去 猿鸣三声泪沾裳 君问归期未有期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抵、徘徊、裳、采薇、罹、凝”等字词容易写错。

7.(1)示例一: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示例二:立夏,夏季的开始;示例三: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示例四: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2)示例:小芳,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认为玉门关处于西北地区,常年多风,黄沙漫天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你认为呢?

【详解】(1)此题考查了节气名称的解释。回答该题时,要联系节气名称,再联系节气时间和特点作答,注意不要牵强附会。如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2)此题考查了口语的实际运用。回答时,先要联系小明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物候知识“玉门关处于西北地区,常年多风,黄沙漫天是常见的现象”来回答。注意称呼、内容。

8.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无论多大的风雨都岿然不动。这里是诗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因此这里的“借景抒情”表述不正确;

故选D。

9.D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意思是“奏起琴瑟来亲近她”“敲起钟鼓来取悦她”,是该男子取悦心仪女子的方式,因此说“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判断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C.此题考查名著情节的识记。选项中表述的“战斗中保尔颅骨被打穿,而且摘除了右眼。伤好后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有误,保尔是在患伤寒痊愈后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的。

故选C。

11.(1)曾经 (2)或者 (3)用尽 (4)都

12.A

13.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14.(1)吴国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2)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5.治国之道是:君王要爱民,用仁义治理百姓,战争会造成生灵涂炭民怨沸腾,因此要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君王不能骄傲放纵,纵情享乐,要为民造福。

【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句意是: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尝:曾经。

(2)“或异二者之为”的句意是: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

(3)“恣则极物”的句意是: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极:用尽。

(4)“上下俱极”的句意是:君主和百姓都达到极点。俱:全,都。

12.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而后世化之如神”的“而”,表转折,可是。

A.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B.表顺承,不译;

C.表递进,且;

D.表选择,不译;

故选A。

13.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的意思是:多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选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独(唯独)、亡(灭亡)、何故(什么原因)”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以(因为)、喜(高兴)、悲(悲伤)”几个词是重点词语,同时要注意修辞互文。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分析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和“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从“仁爱治国”“造福百姓”“不要骄傲放纵”等方面来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古代当君主的人,用仁和义治理百蛀,用爱和利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他们自己虽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们的教化如同神灵一般,这是因为他们对人世间的各种事情实行的准则经过认真审察。

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吴国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回答说,“多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选样国家却不灭亡的,天下太少了。骄傲就会放纵,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疲惫就会怨恨,怨恨就会用尽巧诈之心。君主和百姓都达到极点,吴国被灭亡还算晚了呢。这就是夫差之所以在干隧自刎的原因。

16.D 17.D 18.A 19.(1)特点:易于储运;便于判断是否安全可用;疫苗有效率高;人群普适性高。

(2)类型:属于灭活疫苗是针对此次新冠病毒最有效的疫苗研发途径。

(3)组织:积极与世卫组织交流合作;产能优势很明显。

【分析】16.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因此,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世界卫生组织7日宣布,由中国医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要抓住主要的关键信息:医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可以概括为:国药北京生物所新冠疫苗通过世卫紧急使用认证。故选D。

17.A.有误。与材料一第二段“它也是第一款携带疫苗瓶监测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因疫苗受热而改变颜色,便于卫生工作者判断疫苗是否安全可用”不相符;

B.有误。与材料一第三段“因为评估数据显示,该疫苗对老年人可能也有保护作用”不相符,原文是“可能有保护作用”;

C.有误。与材料二“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复制性和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不相符;

D.正确。与与材料一第三段“世卫组织建议将中国国药新冠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两剂注射,间隔时间为3至4周”相符;

故选D。

18.A.正确。与材料三第一段“在三款新冠疫苗中,为什么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最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相符;

B.有误。“灭活疫苗”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的疫苗研发路径。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基因重组新冠疫苗”不是“灭活疫苗”。故三款疫苗中有两款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的疫苗研发路径;

C.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早在2020年4月,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便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申报的相关准备工作”可知,“就开始申报紧急使用认证”有误;

D.根据材料三第三段“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年产能将达30亿剂”可知,“年产能达30亿剂”表述不准确;

19.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国国药新冠疫苗易于储运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资源匮乏的环境。它也是第一款携带疫苗瓶监测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因疫苗受热而改变颜色,便于卫生工作者判断疫苗是否安全可用”“在参与试验的所有年龄组中,疫苗的有效率被评估为79%。世卫组织不建议对中国国药新冠疫苗设置使用年龄上限,因为评估数据显示,该疫苗对老年人可能也有保护作用”得出:国药中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易于储运;便于判断是否安全可用;疫苗有效率高;人群普适性高。

根据材料二“灭活疫苗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最有效的疫苗研发路径”得出:国药中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是针对此次新冠病毒最有效的疫苗研发途径。

根据材料三“早在2020年4月,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便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申报的相关准备工作。期间,中国生物北京所与世卫组织评审专家组始终保持积极沟通,召开两次远程视频会议,就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情况进行交流,并于2020年12月28日,向世卫组织提交申报文件”和“在全球疫情反复,疫苗需求大增的情况下,新冠疫苗的产能问题备受关注,而国药中国生物北京所在这一环节上优势更加明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年产能将达30亿剂,这也将成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车间”得出:国药中生物北京所积极与世卫组织交流合作;产能优势很明显。

20.清贫,沉默寡言,慈爱,有家庭责任感。

21.结构上,“鱼”是文章的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等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主题上:示例1:文章写了作者儿时,全家人在家道清贫的情况下享受一次烹鱼的过程,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情怀念和对幸福的理解。示例2: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冬夜”象征清贫和苦难,而“鱼”象征温暖和幸福。 22.(1)“咕噜咕噜”是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写出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歌唱”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声部”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等待鱼被煮熟的幸福喜悦之情。(2)“成就”指父亲卖鱼后,给全家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23.“寒冷”指困苦的生活(或困境),“温暖”指获得用助、关爱(接受帮助、关爱时而产生的幸福感、快乐感),(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24.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在困境中更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种温暖和幸福因传递给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而得以扩大。感悟和思考:示例一:幸福不一定富有,幸福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靠近。示例二:幸福往往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