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12 04:53:3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5道小题。1—9小题为“积累与运用”,10—24小题为“阅读”,25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氛围(fēn) 差使(chāi)) 倔强(jué) 惟妙惟肖(xiào)

B. 炽热(chì) 翘首(qiào) 燥热(zào) 屏息敛声(bǐng)

C. 俯瞰(kàn) 箴言(jiān) 遒劲(jin) 交头接耳(jié)

D. 蔓延(yán) 踌躇(chú) 贿赂(luò) 络绎不绝(luò)

【答案】A

【解析】 B. 翘首(qiáo)。 C. 箴言(zhēn)、遒劲(jìng)、交头接耳(jiē)。

D. 贿赂(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禁锢 婆娑 俯瞰 重峦叠嶂 为富不仁

B.吹嘘 赋闲 轩榭 摩肩接踝 巧妙绝伦

C.狼藉 踌躇 斟酌 旁逸斜出 试目以待

D.仲裁 篱笆 辟邪 潜滋暗长 自出新裁

【答案】A

【解析】B.“摩肩接踝”改为“摩肩接踵”;

C.“试目以待”改为“拭目以待”; D.“自出新裁”改为“自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颇具中国风的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的电影配乐,在整个暑期档独占鳌头,观众络绎不绝。

B.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C. 王岱真是别有用心,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拍手叫绝。

D.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这所获得过“航母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的高校,千名师生将一艘“雪舰”开进校园,并簇拥在这艘“雪舰”周围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以军工人独特的方式唱出对伟大祖国母亲心中的赞歌。

【答案】C

【解析】C.“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使用错误,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0年7月4日,随着林丹的退役,给国际羽坛“四大天王”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B.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

C. 羊城中学举办与策划的经典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D. 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答案】D

【解析】

A.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B.重复累赘,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C.语序不当,将“举办”与“策划”对调位置。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解答】ACD.正确;B.使用有误,将"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中的顿号改为逗号。故选:B。

6.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适当的居家锻炼是不能少的。

②如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③疫情导致寒假超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身体也会逐渐垮掉。

④组织网络运动会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⑤况且,学生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A. ②④③①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②④①⑤③ D. ③①⑤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这个文段是写疫情期间居家锻炼的重要性的,③交代背景,写为什么要居家锻炼,即“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身体也会逐渐垮掉”,为第一句;①⑤紧承上文,指出学生锻炼的必要性;其中①中“因此”的“此”紧承③,⑤中的“况且”表进一步,故先①⑤;②④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这一问题,即“组织网络运动会”。故此题选D。

7.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由衷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中两个“劳动”的词性相同。

B.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在句中作宾语。

C.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是递进关系复句。

D. “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C.“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故选C。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

B.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 《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答案】B

【解析】

B.消息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故选B。

9.名句默写。

(1)寡助之至,___________;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2)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 。

(3)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4)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陶渊明《饮酒》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殊在《浣溪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答案】

(1)亲戚畔之

(2)立天下之正位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戚、畔、摧、匮、悠、燕”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黄鹤楼》和《渡荆门送别》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和本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答案】

思乡之情。崔疑在日暮时分直接发问家乡在哪里,并用江面迷蒙的景象渲染思乡之愁,直抒胸臆;李白不说自己思乡,却说故乡水多情不远万里送别自己,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

【解析】

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从《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句诗中的“乡关“二字及《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句诗中的“故乡水“可看出抒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日暮多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置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作者直接问故乡在哪儿,然后直接回答一片零霭笼置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这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诗的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是说故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别行舟,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到了故乡身上,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 下列各项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B. 军中不得驱驰 既出军门

C. 介胄之士不拜 称善者久之

D.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12.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与“军士吏被甲”的“被”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困于心,衡于虑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紧急。开篇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 周亚夫是本文的主人公,文中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 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 本文通过又文帝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14.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一个“惊”字蕴含丰富意味,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答案】

11. B 12. B 13. C

14. 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格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而“惊”;也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惊”。(答出两点即可)

15. ①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②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解析】

【11题详解】

A. 上自劳军(慰问、犒劳);劳其筋骨(使……劳累)。

B.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既出军门(军营)。

C. 介胄之士不拜(结构助词,的);称善者久之(助词,凑音节,无实际意义)。

D.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天子为动(被)。

故选B。

【12题详解】

“军士吏被甲”的“被”字:通“披”,穿着。

A. 困于心,衡于虑:同“横”,梗塞,指不顺。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快速流动的水流。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同“返”,返回。

D.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缺口,空隙。

故选B。

【13题详解】

C. “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理解错误。原文中“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皇上驾到,不让入军营。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皇上看到军纪如此严明,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二段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所以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格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而“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可见汉文帝深明大义。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壁:营垒。车骑:车马。驱驰:策马疾驰。曩(nǎng):先前。固:必,一定。

【点睛】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想报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录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从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连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

16. 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者提升。

C. 第⑥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D. 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19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8. 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答案】

16.(1) 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2)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3)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17.B

18. 示例:①北斗系统兼容其他导航系统;②拥有更高的精准度;③更有效的搜救服务;④独特的短报文功能。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全文的说明顺序,要认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②段关键句“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可概括出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根据③段关键句“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根据⑦段关键句“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17题详解】

B选项中“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者提升”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从而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显著提升。故选B。

【18题详解】

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③段“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可知北斗系统已经与其它系统实现兼容;根据第④段“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可知其拥有更高的精准度;根据第⑤段提供“更有效的搜救服务”“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可知其能更有效的搜救服务;根据第⑥段“独门绝技的‘短报文’”“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录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可知其有独特的短报文功能。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想的风筝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次点头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然而,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放风筝。

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抖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⑫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⑭刘老师呵,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选自《同题散文经典·藤野先生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9.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 结合文本,揣摩刘老师说话时的语气,选出判断不恰当的一项。( )

A.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凝重、严肃)

B. “好!五分!”(肯定、赞赏)

C. “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鼓励、期待)

D. “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自信、坚定)

21. 写出文中两处“少年”的不同含义。

(1)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2)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22. 作者对刘老师怀有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3. 文章题目是“理想的风筝”,④~⑧段却写了与风筝无关的事,你如何理解?

【答案】

19内容上: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氛,奠定全文温暖的感情基调,以景喻人,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结构上:照应题目,由风筝引出下文,是用春天的景色和风筝勾起我对刘老师的回忆,突出了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十分大,让我至今记得他。

20 A

21.(1) 少年指的是刘老师,尽管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依然如少年一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及不懈追求。在放风筝时仍像孩子一样朝气蓬勃,富有生气,对生活充满热爱,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 少年指的是和学生时代的作者一样的广大青少年。在这里将孩童与年过五十,身有残疾却对生活有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刘老师进行对比,表现出我因为刘老师而产生积极的改变,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22.通过记叙了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患残疾依然在讲台上跳跃讲课,同时上历史课给我们很大触动,从而影响我大学专业选择历史系,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和喜爱之情;以及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残疾,依然努力生活,也体现了我对刘老师的赞美和敬佩。最后因为多年未见刘老师,也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无限思念之情。

23. 标题有两层含义:①刘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心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②每年春天,刘老师都放风筝,那风筝里有刘老师的理想,他把理想放飞。④~⑧段侧重于对刘老师的描写,看似与风筝无关,实则突出了刘老师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达了我们对刘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也为下文写“放风筝”和体现主旨作铺垫。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大意,可知本文表述的对象刘老师,他身残志坚,每年春天都会放飞风筝,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文章的标点是“理想的风筝”,主要事件与风筝有关,所以文首写春天的景物,从结构上看,是为了引出写作的人物与主要内容,并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此段景物描写表现春天的生机活力与希望,为下文表现刘老师对理想的追求作铺垫,并定下了温暖的感情基调。

【20题详解】

A.刘老师在介绍他残疾原因的时候,是“笑着对我们说”的,“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他说自己的腿是女娲造人时甩丢的,很明显是调侃,所以说话时应是快乐、放松的。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两题中给出的词语相同,要求分析的是词语的语境义。第一个句子中的“少年”,很明显指的是刘老师,指的是放风筝时快乐轻松的刘老师如同少年般充满活力,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第二个句子中的“少年”指的就是青少年一代,作者是想以此反问句,表达刘老师“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青少年一代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文章第五段写刘老师对自己残疾原因的介绍,“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表现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尊敬与爱戴;第七段介绍刘老师历史课上得好,“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喜爱与感激之情;写刘老师春天里放风筝,“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又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敬佩与赞美之情;通过记叙了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患残疾依然在讲台上跳跃讲课,同时上历史课给我们很大触动,从而影响我大学专业选择历史系,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和喜爱之情;文末“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直接抒情,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与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本文的标题是“理想的风筝”,很明显有两层含义,表层指的是刘老师春天放飞的风筝,以风筝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从刘老师放风筝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可以看出标题还暗指刘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理解了这些,即可知标题的含义即为本文要表现的主旨。文章④~⑧段描述的是刘老师上课的情景,“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表现了刘老师上课十分艰辛,但是他却不顾自己的痛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看起来与风筝没有关系,实则是为下文具体写他放风筝,放飞理想作铺垫。

(五)名著阅读

24.辨识下面名著中的对象

①“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如果你走到泥滩边,蹲下身子细细搜索,不难发现这样的地道。它并不利用地道的全部作自己的居所,因为地道的深处往往又阴暗又潮湿,而且不适合排泄废物,有时还会遭受昆虫的暗袭。所以它用靠近地面七八寸长的那段作自己的居所。”

——《昆虫记》

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

A.蟾螂 B.被管虫 C.樵叶蜂 D.蝶蜂

②“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那个人是谁……”

——《红星照耀中国》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

A.刘志丹 B.徐特立 C.徐海东 D. 贾河忠

③“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① C.樵叶蜂

② D. 贾河忠

③他是毛泽东。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解析】

①要求学生在阅读《昆虫记》时,注意识记昆虫的生活习性的关键特征。据此确定是哪种昆虫。结合“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分析,得出该昆虫是“樵叶蜂”。故选C。

②要求学生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注意对人物特点的识记。结合“礼拜堂!礼拜堂”分析,人物是贾河忠。他是个理发师,原来在山西平阳一家美国教会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小鬼叫他这个绰号,是因为他是个基督教徒,每天仍做祷告。故选D。

③要求学生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注意对人物特点的识记。结合“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得出人物是毛泽东。然后根据名著对毛泽东的描写概述即可。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他这种以身作则,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五、作文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选择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每个人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和烦恼。

请以 “本来我可以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 600 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 20 行)。

【答案】范文:

本来我可以更好的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清早,一个园丁走进花园,竟然发现一大片的花草树木都奄奄一息,了无生气。惊讶之余,他问榕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榕树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他无法像松树那样高大雄伟。松树也沮丧地告诉园丁它想自我了断,因为他不像苹果树那样,能结出可口的果子。但是一旁的苹果树也在抱怨,说他自己不能像槐树一样,浑身散发着芳香。最后,园丁来到花园的一角,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花,只见它生机盎然,一身绿意。“你为什么在如此消沉的环境中仍能昂首挺立着?”园丁好奇地问。不起眼的小花快乐地回答:“我知道自己不过是株小花,但我决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朵最好的小花,于是,我也就很快乐啊!”

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保持一种悲观失望的灰色心态,最终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持一种乐观积极的红色心态,结果自然是生机盎然,一身绿意。由此可见,态度决定了你的行为,态度决定了过程的优劣,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成败,态度决定了一切。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

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我们的人生轨迹又岂能美好?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也许理想和现实总存在着差距。那么,面对这些,你是无奈,是悲痛,还是积极进取?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争,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饱含敬意的目光。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我是一个最最平凡的人,在最最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最平凡的事。曾经消沉过,觉得上苍是如此不公。在成功的道路上,觉得自己躲在了被遗忘的角落,成功连擦肩而过的机会都没有给过我。如今,我是如此的自信,我坚定地认为,只要用心,用脑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把这些所谓的小事做到最好,做到尽可能的完美,不留遗憾,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正如我们所从事的行政审批工作,它是那么的繁杂琐碎,而生活又在不断地考验着我们,如果我们整天怨天尤人,又怎么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呢?如果我们整天唉声叹气,又怎能指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呢?一个干好干坏都无所谓的公务员,又怎能赢得群众的赞许?

是颗小小的石头,就不要去羡慕大山的巍峨,一颗小小的雨花石,也能铺成星光大道。是棵柔弱的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繁多的绿叶,小小的青草,也能见证大地的春天。朋友,让我们擦亮心灵之窗,张开双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上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吧!

【解析】

“本来我可以 ”,从所给的导语材料看,补题的落脚点“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喜悦”是生命中特别重要的经历和财富,能够把“咬牙坚持”“勇敢”“烦恼”“喜悦”都作为生命中的必需品。如:“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但我选择咬牙坚持”代表着面对困难可以不放弃,代表着可以坚持不懈,代表着可以坚强,那么从逃避到勇敢的面对,这就是成长的变化,是本来我应该可以做到的。要求学生挖掘自己的内心,写出每个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情绪,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