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双兔傍地走, ?
(3)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4) ,自将磨洗认前朝。
(5)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身在最高峰, ;
下联:我来绝险处,要扶初日上微栏。
思而不学则殆 安能辨我是雌雄 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折戟沉沙铁未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不畏浮云遮望眼
小艺画了一幅雁飞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小文认为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④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唐代诗人王驾有诗写道:"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句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都记载了我国重要传统民俗节日 。两首诗都描写了节日的热闹氛围,表达了诗人 之情。(2分)
春社(社日)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经典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段探索灵魂的旅程。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阅读唐诗宋词,胸中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 qián zī àn zhǎng ;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烈____为国奉献,心中自然____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阅读经典散文,品味 liú tǎng 在心头的那一抹温情。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____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 péng pài 能量。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3分)
(1) qi án zi àn zhǎng ( ) (2) liú täng ( ) (3) péng pài ( )
(1)潜滋暗长 (2)流淌 (3)澎湃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赴后继 泛起 含英咀华 b.前仆后继 涌起 含英咀华
C.前仆后继 泛起 寻章摘句 d.前赴后继 涌起 寻章摘句
B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身体和现实,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B.阅读经典,不仅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而且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
C.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D.阅读经典,不仅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而且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
D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4分)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2月3日7时3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简称"长二丙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2组卫星发射升空,11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二丙火箭有史以来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任务,刷新长二丙火箭一箭多星发射纪录。吉利星座02组卫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应用服务,通过融合通信、导航、遥感技术,在车规领域为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赋能。
6.请为材料中的文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示例一:一箭11星!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2组卫星
示例二: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2组卫星
7.请紧扣长二丙火箭徽章的主体要素和寓意,拟写对中国航天的美好祝愿,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
示例一:愿祖国航天事业如龙腾飞,穿越星辰,不断取得新突破。
示例二:愿中国航天人像腾龙一样,保持昂扬斗志,勇攀科技高峰。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8.班级开展"发现名著里的科学精神"专题活动,请将下表补充完整。(2分)
人物素描 | ||
人物姓名 | 阿龙纳斯 | (1) |
科学精神 | 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 积极探索,求真务实 |
典型事件 | (2) | 他趴在地上,拿着放大镜,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蚂蚁的习性。 |
(1)法布尔
(2)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冰山,到达南极陆地进行考察。
9.《海底两万里》和《西游记》都有神奇的想象,请结合名著分析其想象的不同之处。(4分)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其想象立足于现实科技对未来展开想象,具有科学性,如在奇幻瑰丽的海底森林漫步、潜艇扶手通电吓退土著人等(2分);《西游记》是神魔小说,其想象立足于现实社会对神仙鬼怪展开想象,富有浪漫色彩,如小说中妖魔鬼怪众多,腾云驾雾、百般变化(2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委而去之( )(2)寡助之至( ) (3)攻亲戚之所畔( )
(1)放弃 (2)极点 (3)同"叛",背叛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 乙 】
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栗,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选自《宋史·富弼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益以官廪/曾益其所不能 B.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C.使即民所聚/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仍书其劳/无案牍之劳形
A ( A .增加: B .得到/能够: C .让/使者; D .功劳/使……劳累)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粮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14. 【乙】文叙述的事例可以作为【甲】文的论据吗?请说明理由。(4分)
可以。富弼确定了简便周到详尽的赈济方法,救治五十余万流亡讨饭吃的
百姓,这些人中被募去当兵的以万计,表明他的做法得到了人民的感激和认可,可以论证【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参考译文】
富弼在青州当知府时,黄河以北地区发大水,百姓四处流亡讨饭吃。富弼规劝他管辖地区的百姓拿出粮食来,增加官府的粮食储备,还找到公房私房十几万处,让这些流民散住其中,以便他们打柴取水。富弼对官吏中已去职的官员、等待任命的官员、寄居的官员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到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对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记载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他还每五天左右就派人拿酒肉饭食,去慰问(官员),完全以至诚之心相待,所以官吏们人人为这件事尽力。凡是山林湖泊中的出产,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去拿;死了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第二年麦子丰收,流民们各自按路途的远近接受了粮食回到家乡,共救治五十余万人,这些人中被募去当兵的以万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
万家灯火,家人团坐,除夕看春晚已经成为国人欢度春节的新民俗。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新的内涵,是今年春晚对"形"的创新。
今年,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受邀设计《年锦图》,优美典雅、别具韵味。创演秀《年锦》通过歌曲+虚拟合成技术,展现东方美学的魅力。
晚会的舞蹈节目将"形之美"体现得充满韵味。舞蹈《锦鲤》的演员们化身嬉戏的锦鲤四方游弋,舞台霎时成为一幅立体灵动的水彩画,天地间虽无一滴水,却处处流水盈盈,留白与写意相得益彰。"形"与"美"彼此呼应,构建出整体性的协调感,从意蕴、形态、技巧等多个层面继承弘扬了传统文化。(摘编自《以形寓神形神兼备﹣﹣对龙年春晚"形神"的美学探析》)
材料二:
最近,一些民俗、年俗活动再度爆火出圈。广东潮汕被誉为"中华战舞"的潮汕英歌舞,与"小龙女"李若彤跨圈联动,在社交平台吸粉无数;大年初一,山东倾族而出、气势磅礴的磕头拜年,令人震撼;山西社火、广东舞狮也当仁不让,被网友催着"赶快上春晚"。这些民俗,不仅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其出圈爆火更离不开许多青年人的参与,推动民俗推陈出新,并赋予其网络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
青年人对于传统民俗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应当与许多年轻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叹,放到一个坐标系下进行思考。年轻人对于民俗的"再回首",是在"感叹"完,对自身责任的"再认识",对年味"火炬"的接续。
摈弃民俗,年味又何处寻?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局限的进步主义思潮下,我们常常以对立框架扼杀了民俗与发展间的张力,而似乎忘却了,民俗恰恰是一场让我们获得自我、民族和文化认同的伟大仪式,也最抚慰远游游子的心。
另一边,青年走向民俗的同时,不少新民俗、新年味也在走向青年。成都为迎接新年,推出了"1 16 N "系列城市活动,举办如跨年盛会、灯光秀、夜游锦江等一系列蕴含着巴蜀风味的新民俗,尤其是除夕夜,400余米的天府画卷铺展,科技含量满满的金色巨龙腾飞……巴蜀文化在新的技术表达中,悄然飞进了市民和游客的心底,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如此用心设计的活动,精心呈现的文化,让传统民俗在城市迎来全新的生命力,也为青年人参与民俗、创新民俗提供了空间。(摘编自《向民俗要一个寻回年味的答案》)
材料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体验之旅,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浸润,激发文化传承的自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创制新的育人场景,将传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的新趋势。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未来,继续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摘编自《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
1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锦》《锦鲤》等春晚节目,是"形"与"美"的呼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是对"形"的创新。
B.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局限的进步主义思潮影响下,青年人以积极参与和创新的方式,表达对民俗的再认识。
C.成都推出迎新年"1 16 N "系列城市活动,充分证明了传统民俗在创新表达中迎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D.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有效拓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
B
16.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3分)
①在艺术创作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实现形与美的统一;②顺应网络化趋势,运用新的技术表达,创新传播方式及表现形式:③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④数字赋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
17.同学小语认为看春晚和拜年过时无趣,不愿参与其中。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劝他积极参与。(4分)
小语,看春晚和拜年是过年的民俗活动(1分),而民俗恰恰是一场让我们获得自我、民族和文化认同的伟大仪式,也最抚慰远游游子的心(1分)。看春晚和拜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1分)。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参与创新民俗、年俗活动!(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修鞋匠老单
薛培政
①修鞋匠老单几时来镇子上的,没有人能说得清。
②老单不是本地人,又说一口浓重的方言,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只记得镇子西头老槐树下有个修鞋的摊点,摆在那里多年了,修鞋匠姓单,人们直呼他老单。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③在镇子上住久了,常听人说,老单这人不简单,话不多,但仁义。起先修一双鞋收个块儿八毛,如今顶多只收三五块钱,从来没有超过十块钱。
④别看老单粗手大脚,做起活儿来一针一线,那叫个仔细。这不,一中年妇女提来一只开了胶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胶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压了一阵子,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胶不纳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⑤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修好这只鞋,又让其脱下脚上另一只鞋,翻着看了看说:"这只鞋也快开裂了,趁这会儿一块儿修修吧。"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头线脑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⑥"话不能那么说,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怜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⑦草木枯荣,暑来寒往。几十年过去,老单仍孑然一身,每天出摊修鞋,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虽说没挣大钱,但要说没攒住钱,打死也没人相信。
⑧奇怪的是,他攒钱不买房子,也不置家产,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朴素。
⑨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⑩按说老单这典型事迹早该见报上电视了,可他偏偏不喜欢那一套。前些年来过几拨记者,省里的、市里的,扛摄像机的、拿照相机的都有,他一句"没啥好说的",就把人家打发走了。那年,镇里要上报他为道德模范,也被他婉拒了。
⑪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既不让媒体宣传,也不要荣誉加身,到底图啥哩?"
⑫他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仍然每天出摊修鞋。
⑬去年底,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证件时,才揭开了这个谜。那天,因为要帮他填报个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
⑭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
⑮老单沉默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道:"俺本是个孤儿,1970年参军到了基建工程兵某部,奉命挺进川藏公路腹地,参加大规模整治改建工程。那年夏天,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赶赴抢险现场,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在了那片高原上。"
⑯讲到这里,老单已是泪眼婆娑。顿了顿,他又说道:"等服役期满后,俺没有再回原籍,就来到了班长的家乡,想替他尽孝。结果一打听,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俺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好让过命的战友情谊延续下去。"(有删改)
18.请概括三件能体现老单"不简单""仁义"的事件。(3分)
①老单为中年妇女修皮鞋,一丝不苟,忙活半天只收6块钱;②老单遇到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慷慨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并且拒绝报道;③老单为报答班长的救命之恩,回到班长家乡,替班长报答父老乡亲,将战友情谊延续。(1点1分)
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通过描写老单"铺、放、擦、拿、挫、涂、压"等动作和所说的话)(两种描写方法1分,只写其中一个不给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单修鞋子的娴熟(1分),表现出老单的认真仔细(1分)。
20.编辑选文时删掉了结尾段,和原文相比,哪个选择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原文结尾段:"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示例一:原文好。原文结尾段通过在场工作人员的肃然起敬,侧面表现出对老单默默奉献、重情重义的赞美,深化了文章主题。
示例二:删掉好。文章讲述了老单为报答班长救命之恩而在班长的故乡修鞋多年报答父老乡亲的故事,情节合理,结构完整,并且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如加上原文结尾段会显得赘余。
(观点1分,理由2分,只答观点不得分)
21.下面两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对《修鞋匠老单》这篇小说进行点评,请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5分)
①文章多处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②文章叙写凡人善行,立意高远。
示例一:文章多处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说设置了重重疑问和矛盾:老单不知何时来到镇上,修鞋一直以来收费很低;攒了钱后生活朴素不买房,却热心修路和助学;做了好事善事,却拒绝媒体宣传、荣誉加身。文章最后以老单报恩战友救命之恩进行了回答,使小说情节曲折,悬念丛生,引人入胜。(指出悬念3分,表达效果2分)
示例二:文章叙写凡人善行,立意高远。本文通过讲述退伍军人老单作为一位平凡的鞋匠,在镇上为乡村父老低价补鞋子并在自身贫穷的基础上捐赠修路和资助上学子女的故事。凡人善行,折射出老单与班长深厚的战友情谊,体现老单知恩图报、默默坚守奉献的人性光辉。(事件概括2分,立意3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振",是"汉语盘点2023"年度国内字。长路有险夷,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过去的一年,你也一定有过不少当得起"振"字的时刻吧。
请以"那一刻,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材料补充题目,要求包含关键词"振";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75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