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就要期末考试了,老师们一边紧张地带学生搞好复习,查漏补缺,一边拓展知识面,提高应对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然而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想让孩子们熟练应对各种各样的考题,实在不容易。特别是对语文学科来说,大千世界,听说读写,人情事理等等都可以设置为问题,因此,要想考好语文,理解能力不强不行,知识面不宽不行,想象力不丰富不行,而在平常的教学中,如何能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才是最优秀的教育。
昨天,小徐老师所在学校小学部做了一套期末测试题,为了训练孩子们快速认真做题的能力,特意选择了一套题量大,难度大的席卷,而且做题时间限定为50分钟。考前老师再一次强调,如果是有固定答案的题型,孩子们一定要写准、写对,如果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拓展题,同学们一定要大胆地发挥想象,遇到不会写的字词,可以换成会写的字词,保证答案正确。
结果,班上的好学生真得没有令老师失望,全班95分以上的占了绝大部分,学霸们也能考到100分的好成绩。家长看了孩子们出色的答题能力,也直夸老师教得好啊。
如下图所示,此套题中的一二三题是字词考查,第一题中“脚步、时候、依然、晴朗、轻松、知道”几个词均有难度,也都是孩子们的易错字,如“脚”“候”“朗”三个字尤其出错严重。但此次班上的孩子无一人出错,这得益于老师的“易错字”整理和练习。
第二题,按季节给词语分类,其中“采桑插秧”符合夏季特点,这在课文《田家四季歌》中“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一句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第四、五题为句子活用类题,难度逐渐加大。第四题第1小题“反问句变陈述句”——“我怎么会不高兴呢?”可以变成双层否定句“我不会不高兴。”在教孩子时,老师首先要让孩子正确理解句子的本意,即将自己想成说这句话的人,想一想自己说这话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变换一种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二年级要掌握的句式变换有“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变换”和“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之间的变换,此类题可以做一个“你知我心”的游戏,即“我”说一句话,”你“换一种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老师可以和学生经常做一下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句式变换类题型。
第五题,难度最大,一般二年级孩子造一个比喻句还可以,但连续将一个事物比喻成多个其他事物来从多少角度细描事物特点,这难度就成倍增加,一来孩子们的阅历不够,二来语言积累也不够,那么面对这样的题,平时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就派上用场了。
雨点落下来,像珍珠,像豆子,像水晶,像小石子都可以,而雨点连在一起就可以说像珠琏,像银丝线、像柳条、像姐姐的长头发,像珠帘等等,而这样的想象力都要靠平时老师对学生想象力的启发和发散思维的训练,要让孩子知识答案不止一个。
第六题第1小题,《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庐山”和“庐”和“香炉”的“炉”不是一个字,另外“紫”和“疑”也是易错字。
第七题口语交际,写留言条,一要注意格式,二要注意交代明白被留言人要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做什么或者怎么做等。
第八题阅读(一),虽然是课内阅读,但设题是典型的“筛选信息类题”,这类题一定要训练孩子的读题能力,要善于从题目中找出答案信息指令,如第2小题,答案信息指令是“葡萄枝叶”而非“葡萄”,而第3小题,是画出描写“葡萄”的句子,而描写“葡萄枝叶”的内容却不能画。做这样的题,最能训练孩子们的准确读题,并准确找出文中正确答案信息的能力。
阅读(二)课外阅读,第2、3小题依然考查孩子们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从第2小题“报答妈妈”一词,可以找到文中第二段对应内容,而从“大地妈妈生病”一词可以对应到第三段找到原因。因此,筛选信息类题,关键在于将题目占的关键字和文段中的答案信息对应起来。答案和题目中的关键字相互对应,相互印证才表明答案是对的。
第4小题,难在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从造成大地妈妈生病的原因上,可以反推出答案,如从“有的人从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一句得出“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从“他们砍树”一句得出“应该不砍树,多植树。”而这也就是正确答案。
最后一题,多图看图写话是二年级常见的写话类型,难度较大,写作时为了防止孩子们丢图,让孩子每一幅图独立成段,并将多图连贯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另外二年级写作要求对图画中的内容进行细腻的描写,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形象,使故事情节更丰富,中心更突出,为三年级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二年级小朋友正是知识从无到有的关键起点时期,要训练孩子们多阅读,多积累,多拓宽知识面,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才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所在。看到孩子们拓展类思考运用题也会做,家长们忍不住笑着夸老师教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