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老师日常改语文试卷(丁丁老师讲三年级做不出来的题)

丁丁老师日常改语文试卷(丁丁老师讲三年级做不出来的题)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0-29 22:27:27

这是丁丁老师第205篇教育文章

让孩子写出“会呼吸的作文”

-1-

最近有家长跟丁丁老师说,为什么孩子的作文本上总被老师批上一个大大的“重写”。看了孩子的题目和所写的内容,并没有跑题,只是没有按照老师的一板一眼去写而已。但这样的行为,在老师那里就是涂鸦。

如一位四年级的孩子写的《我想》,说自己想当一名医生,其中有一段:

以前,我很是不喜欢医生,因为要读许多许多医书,读5年医科大学,走错一步将害死一条生命,但下面一幕却把我真诚的感动了。

老师改成:

以前,我不喜欢医生,因为要读许多许多医书,读5年医科大学,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条生命,但下面这一幕却深深感动了我。

学生在个别表达上确实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但老师改后也并没有比学生高明多少,反倒丢了很多味道。比如“我很是不喜欢医生”和“我不喜欢医生”,孩子的那种感情和态度就没了,改后是一个故作深沉的老人,任何大风大浪似乎都不足以撼动他的内心。再比如“走错一步将害死一条生命”改成“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条生命”,明显学生的表达比老师更准确,什么叫“一不小心”?

更重要的是,后来这位老师都没有耐心了,直接在文章最后面写上两个醒目的大字——重写。

-2-

批改学生的作文,确实不应该纵容书面语言中的语法错误。可是,假如你是语文老师,如果你的学生一提笔就出语法错误,你是鼓励他坚持提笔写下去,还是用“重写”来打击,进而让学生封笔呢?

我们都知道,作文需要勤写苦练,日积月累,不可以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写作时,一定要放开思路,让他们自由驰骋。等爱上了写作,再来进行一些纠偏,然后再自由驰骋,再纠偏。

涂鸦其实就是自由驰骋。这个词来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儿子喜欢乱涂乱写,经常把书弄得又脏又乱,他便写下了一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西方心理学家把儿童绘画水平分成若干阶段,其中两岁儿童即处于“涂鸦阶段”(scribbling stage)。大力鼓励孩子这样做,对绘画技能的发展极为重要。

-3-

那在作文阶段,丁丁老师认为,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可以涂鸦的。但在一些老师认为,似乎叛经背道。

这源于对文字的刻板认知,似乎一切文字都只能呈现老态龙钟的模样,有些调皮,有些叛逆,就是对文字的不尊重。而一旦语文老师把这种认知带入了日常的教学和作文评价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作文,学生天生是有浓厚兴趣的,因为可以表达自我,如同随手画画一样,但如今却被人为异化为怪兽了。

老师和家长面对孩子的涂鸦,到底该怎么做呢?丁丁老师认为,给他一个空间,给他乐趣,让他先爱上,然后,再给他一些工具和材料,让他自由发挥。

想起了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新闻:伦敦的Anna Garforth发明了一种苔藓涂鸦的新技术,让整个雾都街头的墙壁上爬满了各种形状的苔藓,有鳄鱼、熊猫、猫头鹰。这样一来,以前的那种不环保的艳丽的涂鸦自然而然减少了。他们是这样做的:

1、首先,挖一块苔藓,带有泥土也没关系。

2、放进榨汁机里。

3、依次倒入酸奶或牛奶,啤酒,水,和一点糖,并用榨汁机搅匀。

4、加入适量的玉米糖浆。

5、将做好的苔藓汁倒入桶内,就可以在墙上作画了。

6、画好后记得每周喷一次水,大概两周后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4-

美丽的东西就这样产生了,跟优美的作文产生是一样的原理。老师和家长别忘了,即使所有材料、工具和步骤到位后,然后还要每周喷一次水,两周后才能看到成果。那我们扪心自问下,作文的过程中,每次跟孩子提供了怎样的水分?又给了孩子多长时间去提高呢?

——————————

丁丁老师:湖北资深媒体人、作家、小学作文研究专家、楚才作文资深评委。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