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9分)
1. (3分) B 2.(3分)A 3.(3分)D
4. (4分)①设问句在问答之中切中要害,驳斥了典型的错误论调,阐明了文章的主旨;
若回答出“阐明了文章题旨、中心思想、主旨、要旨、主题”都可赋分。答出“驳斥了错误论调”,“驳斥了悲观的暂时心态”,“驳斥了亡国论和妥协论”等。均可赋2分。意思对即可。
若答出“设问句与反问句表达了…的观点”,用具体例证的方式阐明主旨,也可赋2分。
②以设问和反问句层层推进,形成缜密的论证逻辑;
若答出“从结构上使得论证逻辑更严谨”“论证循序渐进”“推进论证发展”可以赋两分。只答“使文章显得有条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赋1分.
③设问和反问句赋予文章雄辩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补充:如果按设问句、反问句分别作答,也可,只要符合3个点即可。如果只一个反问句或设问句的例子,但言之成理,通过对例子的分析,引申出答案要点,也可得分。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6分)①要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阅卷时踩分关键词:全、长、大、远、外部、多}
若答出“用全面、宏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用片面、狭隘的眼光看待问题”“辩证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问题”也可,答出“看到优势劣势”“要分析外部条件、外部原因”也可以。
- ②要抓住问题的根本;{阅卷时踩分关键词:根本、主要、本质、关键决定、内部}
若答出“抓住问题本质、关键、要害、主要矛盾、决定因素”也可以,写“要分析内部原因、外部条件”也可以
③要切实考虑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方法;{阅卷时踩分关键词:路径、方法、措施、方案}
写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措施也可以
④要注意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看待问题。
(这两个方向都可以,但不重复赋分。)
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回答:重视人的作用、面对挫折不放弃、努力抗争、不怕困难
客观看待问题可回答: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表述不清,减一分。
注意:如果只谈战争。只谈《论持久战》本身,不涉及个人实际,在应得分数的前提下减半赋分。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16分)
6.(3分) B 7.(3分)C
8.(4分)①少年时代,放牛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也让我拥有一些自由自在的好时光;②回首往事,感慨放牛生活使“我”那样亲近自然与大地,滋养了“我”的成长。
补充细则:①少年时代,放牛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1分),也让我拥有一些自由自在的好时光(1分);②回首往事,感慨放牛生活使“我”那样亲近自然与大地(1分),滋养了“我”的成长(1分)。
原文中出现的“旁逸斜出的机会”“当野孩子的愿望”等同“少年英雄梦”,给1分,只写少年梦不给分,写英雄梦可给分,实现梦想/理想/愿望,不同于少年英雄梦不给分;与自然亲密接触等同亲近自然大地可给1分;对思想意识的养成有重要意义,提高了能力,丰富阅历/经历等体现出与成长相关的表述,等同于滋养了我的成长,给1分。丰富感受/主观世界不同于滋养我的成长不给分。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不给分。读武侠小说,尘嚣皆忘(只写读武侠小说,不写效果不给分,文中出现的其他效果也给分,如“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乃是大有”)属于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1分。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①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②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其实已经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补充细则:
未答是否做到扣1分。答出做到了或者没做到,但具体解释完全不对,也给1分。
观点一:“重现当时放牛的情景与心情”“儿时/当时的心境/心态,孩童/儿童视角/童年记忆/回忆童年”等同于“少年视角/少年心理”给2分。
“不带有现在的情感色彩”等同于“拒绝拔高/不美化”给1分。
“着重记事”等同于“就事论事”给2分。客观记叙/客观描述亦可。
观点二:答出“给了完美的少年时代”是对经过了回忆的过滤、重塑的解释,给3分。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 (22分)
10.(3分) ADF 11.(3分) C 12.(3分) C
13.(8分)
(1)(4分)我希望能够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专门针对贰师将军的部队。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分”“乡”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李陵说:想得到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是愧对苏武而给这件事找借口。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得当”“愧”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翻译题评分细则: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4分)
当,1分。率领、带领、带着、组织、建立、组成、成立、组建等。
分,1分。分散、分离、分解、分裂、分担、分割、分走等。(削弱、吸引、牵制,不得分。)
“毋令专乡贰师军”,2分。其中,“乡”1分,针对、攻打、攻击、面向、面对等;整句意思正确,1分。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4分)
“当”,1分。适当的机会、得当的办法、恰当的办法、好的办法、恰当的时候、合适的时候等。“办法”“机会”“时候”也给1分。
“报”,1分。报答、报效、回报等。——报复不行。出现错别字如“报达”不行。
“愧苏武”,1分。愧对苏武、对苏武有愧、对苏武惭愧等。——有愧于苏武,可以。愧于苏武,不行。
“辞”,1分。借口、所作的言辞、所作的说辞、所说的话等。——推辞、告辞、辞谢,不行。
14.(5分)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14题评分细则:
1.本题涉及3个要点:
(1)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注意本点关键词“投降”,回答投靠、归顺匈奴之类,可给分。如只回答背叛/叛变汉军/被俘虏(未说明投降),不给分。
(2)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注意需回答出李陵主观上为单于所用的意思才给分,如回答在匈奴做官/结亲受封/结亲娶子/任高官/效力卖命/为匈奴所用/与单于议事、商讨/为单于在外谋事/为匈奴办事/为匈奴效力等,皆给分。其他的只说与卫律共事/参与大事会议等酌定给分。但只描述李陵被动性接受,没描述出李陵态度的如单于对他十分信任/给他军队/让他成家/让他成为右校王/召李陵商议等,体现不出李陵的主动性,不给分。回答帮匈奴练兵,不符合事实,不给分。
(3)率领大军追击汉军。注意关键词“追击汉军”。回答出追击、追赶、攻打、追杀、对抗汉军、李广利军,与汉军作战等皆给分,但只回答防备汉军的,不给分。
本题共5分,每回答1个点给1分,回答2个点给3分,回答3个点给5分。
2.如果只是抄录原始材料,须明确所抄原始材料中有无要点,第一点中须有“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第二点中须有“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第三点中须有“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每抄对1点给1分,最高给3分。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 (9分)
15.(3分)D
16.(6分)①听泉时间短与长的对比,乍一听仿佛溪水对着门户,听久了觉得屋子就是船;②泉声大小的对比,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阔伟岸,有时如细点般清脆圆润。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题(古代诗歌鉴赏15-16题)
一、参考答案(6月12日上午8:00公布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进入试评阶段)
①乍听与久听的不同(1分),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1分),久听后泉水声逐渐弥漫四周,使人身体处舟中之感(1分)(颔联);
②激流声与涓滴声不同(怒声与细点)(1分),泉流声时而汹涌(澎湃,气势大),听起来壮阔雄伟(1分),时而滴沥,听起来清亮圆润(1分)(颈联)
状伟,清圆直接摘抄不给分,翻译成双音节词(组长王秋平老师提出,后来没有作为采分点)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参考评分细则:
1.要点一概括部分:①“乍听”写为“骤听”“初听”“最初听”“开始听”,“久听”写为“后来听”“长时间听”,可得1分;②将“溪当户”与“屋是船”作对比,可得1分。
2.要点一分析部分:只笼统写出“泉水流动的多样、多变、变化”,可得1分(只给1分,不分乍听和久听,二者融合)。
3.要点二概括部分:①“激流声”与“涓滴声”写成“气势”“声音”大与小、高昂与低沉、粗犷与细腻等可得1分;②将水声“状伟”与水声“清圆”对比,或将“怒事”与“细点”对比的,可得1分;
4.要点二分析部分:将概况与分析杂糅在一起表述的,如“将水势的雄伟与清亮圆润形成对比”,可得2分。
三、其他情况处理:
1.有概括,无分析或分析错误的,酌情给1分;
2.无概括,分析中出现“对比”字样的可得1分;没有出现“对比”字样的,有“大小”等暗含对比意味的也可得1分;
3.作者的情感不在赋分范围。
(三) (6分)
17.(6分).名句名篇默写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发生在东汉末,符合)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兵车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长恨歌》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注意:
1.答错位置整个小题不得分;
2.每空只要答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3.答对位置且每字都正确,只给该空的分;
4.一定是唐代诗人作的,诗、文言文都可;
5.赞颂诸葛亮诗句都不给分。
补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X)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X)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X)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5分)
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补充细则:云作为本体不能出现,本体出现扣1分,喻词出现扣1分。
评分参考:
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给2分:借喻贴切,给1分;语意完整,给1分;语言流畅,给1分。
19.(2分)第①空:因人而异
第②空: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补充细则:和“因人而异”“神采奕奕”意思相近的成语亦可。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4分)①句修改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④句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补充细则:
①(1分)句子修改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1分)
④(1分)句子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1分)
序号和修改后的句子分别给分。单写序号,句子是否修改,是否修改正确,都给序号分;单改句子,句子只要正确修改,序号是否写对,都给句子分;写多个序号,不给序号分;不止修改一个句子,病句修改对,额外修改其他句子,给句子分。
注意句子一定要写修改后的完整句子,只写怎样修改不给分。
关键词出现错别字不给分。其他地方出现错别字、语序的调整、添减词语,看对语义的改变程度,改动浮动较小不扣分,改动浮动过大或让句子出现新的语病不给分。
其他常见言之有理的答案如下
第一句:因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无论是睡眠不足还是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不管是睡眠不足还是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睡眠如果不足或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第二句: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评分参考:
每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4分)
甲: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
答出“判断”和“睡眠负债”得2分,答出一个关键词不得分。若将“判断”答成“判定”“区别”“计算”也可。
若将“失眠负债”答成“睡眠不足”“睡眠缺乏”“睡眠欠缺”“睡眠不够”均可。
乙: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答出“睡眠质量”和“更为重要”得2分,答出一个关键词不得分。最初的阅卷标准是“睡眠质量”作为关键词无可以替换的词,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相近意思的词也可以。若将“睡眠质量”答成“睡得好”“睡得香”也可。若将“更为重要”答成“更关注”“更应重视”“睡眠质量的作用影响或者意义”也可。
评分参考: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3分)
观点一:不合逻辑(不可以使用),要恢复的是精力体力,对疲劳需要消除。
不合逻辑,答出“恢复积极结果(体力、精力、好的状态、精神状态)”可得3分。答出“疲劳消除/去除疲劳/减轻疲劳/降低疲劳/缓解疲劳”可得3分。答出“恢复疲劳”是“使疲劳回复”,即仅解释“恢复疲劳”得1分。
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考生答:不合逻辑,“恢复疲劳”有歧义/语义不明/表达不清,能把造成得歧义两种情况(如解释出:从疲劳中恢复或者是恢复到怕疲劳状态)解释清楚的也可得3分。但不合逻辑,若答“‘恢复疲劳’应改成/想表达的是/应该是‘从疲劳中恢复’”都不得分。
观点二:合逻辑(可以使用),“恢复疲劳”并不是说重新回到疲劳状态,而是由(从/在)疲劳状态恢复正常。
合逻辑,答出恢复疲劳是指由(从/在)疲劳中恢复可得3分。若答“恢复疲劳,并不是说恢复到疲劳的状态”可得3分。答出恢复疲劳是指“缓解/减少疲劳”不得分。恢复疲劳意思是“让/使/将疲劳恢复”不得分。
注:阅卷过程中补充,不管合不合逻辑,只要答出“恢复好的状态/原来的状态/以前得状态/不疲劳的状态”,均可得3分。
评分参考:
理由有说服力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作文(60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
“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合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级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四项十六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两分,不足字数,每五十字扣一分,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一等(20-16) | 二等(15-11) | 三等(10-6) | 四等(5-0) | ||
基础 | 内容2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等级 | 表达20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问题符合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畅,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
发展等级 | 特征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