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燕(yān)然 选聘(pìn) 调羹(gēng) 气冲斗(dǒu)牛
B. 殷(yīn)红 祈(qí)祷 亘(gèng)古 目不窥(kuī)园
C. 迭(dié)起 可(kè)汗 狂澜(lán) 鲜(xiān)为人知
D. 校(xiào)补 钥匙(shi) 污秽(huì) 深恶(wù)痛绝
【答案】A
【解析】B. 殷(yān)红 亘(gèn)古 C.鲜(xiǎn)为人知D. 校(jiào)补
2. 下列成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而不舍 风雪载途 冥思遐想 藏污纳垢
B. 锋芒毕露 惊慌失措 沥尽心血 戛然而止
C. 长吁短叹 慷概淋漓 觥筹交错 一抔黄土
D. 恪尽职守 民族屏嶂 周道如砥 乐此不疲
【答案】B
【解析】A:锲而不舍 C:慷慨淋漓 D :民族屏障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那个弱者任人宰割的三国时代里,诸葛亮的付出是可歌可泣的。
B. 他读书心不在焉,怎么学得好呢。
C. 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
D. 为了打造和谐校园,我们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敬如宾。
【答案】D
【解析】相敬如宾:是指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就像对待客人一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C. 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 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项应删去“不”,B项应删去“能否”;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来的学生。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 .“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D.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答案】D
【解析】A: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把“顿号”去掉。
6.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______________
①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②垂花门为四合院内的二进门,俗称“二门”。
③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④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A. ③①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介绍四合院的布局,应先说明外、内宅的功用,再说明“二门”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 《最后一课》副标题是“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D.闻一多有诗集《红烛》、《死水》。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要求学生牢记。
8. 默写。(7分)
(1)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6)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答题空8-1】独坐幽篁里 (2). 【答题空8-2】何人不起故园情 (3). 【答题空8-3】万里赴戎机 (4). 【答题空8-4】壮士十年归 (5). 【答题空8-5】故园东望路漫漫 (6). 【答题空8-6】安能辨我是雄雌 (7). 【答题空8-7】白日依山尽 (8). 【答题空8-8】黄河入海流
【解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6小题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回答即可。7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1注意“幽篁”的写法,小题2注意“园”的写法。小题3注意“戎”的写法,小题6注意“辨”的写法。小题5答案不唯一。古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9. 综合性学习(5分)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实验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你写一条宣传标语。
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1)、热爱祖国,建设家园
(2)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
(3)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解析】此题蕴含着 “爱国意识”的培养,要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去理解。去分析材料。
二 、阅读(44分)
(一)、古诗词赏析:(6分)
晚春
更多精品试题请关注“中学试题”官方微信、微博,ID:zhongxueshiti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答题空10-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11. 【答题空11-1】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炼字能力的把握,要求学生对诗歌能够理解其意境,明白其要旨。
10题: 赏析古诗中某字,可从此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词类活用等方面去探讨,再赏析其作用。 “斗”用在“红紫”上,可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其作用当与拟人法的作用大致相同(当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
11题: 结合诗歌的翻译,运用合理的想象,选用优美的词句写出情景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出郭相扶将 (_____________) (2)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
(3)少习骑(_____________) (4)市鞍马(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用一句话概括甲文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品味甲文“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1). 【答题空12-1】(1)外城 (2). 【答题空12-2】(2)通“贴 (3). 【答题空12-3】(3)少年时 (4). 【答题空12-4】(4)买
13. (1). 【答题空13-1】(1)同行多年,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2). 【答题空13-2】(2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14. 【答题空14-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15. 【答题空15-1】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16. 【答题空16-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木兰诗》的理解,结合花木兰的事迹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
12题: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帖”这里是通假字。
13题: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卜法、删削法等力法进行翻译。
14题: 写出人物、地点及事件。
15题: 注意结合人物的心理,她是一个女孩子。“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一连串的动词,写出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16题: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诗歌最后的议论分析即可。
(三)记叙文阅读(12分)
生命的囚笼 [美]米尔•哈斯恩
更多精品试题请关注“中学试题”官方微信、微博,ID:zhongxueshiti
我去佛罗里达旅行,姑姑阿加莎最近搬到米勒丽姆山的社区里,我决定去看望她。
“我没有在表单上看到您的名字。” 门卫对我说。我连忙回答:“噢,我没有告诉姑姑。我姑姑叫阿加莎。”门卫立刻在电脑上找到了姑姑的电话并开始打电话。在他拨打电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已经有好几辆汽车在后面等着。
“电话正忙。”门卫回答我。他看了看越来越多的汽车,显得有些焦急了。他试着再次拨打可还是没有接通,而后面的汽车越来越多。最后,他问我可不可以等会再过来,我同意了。
我把车开到了不远处,然后用手机拨打姑姑的电话也是占线,我不可能在佛罗里达炎热的太阳下一直打下去。我回头望了一下门卫室,两位门卫正忙着检查那些汽车没有时间顾及我。我再看了下小区周围的栅栏,只有一米多高。不知道在什么力量的驱使下,我瞟了一眼后快速翻过栅栏。社区里分了很多小区,我姑姑住在安瑞勒小区里,但是我根本找不到。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入口处也设置了一个小守卫厅,我听到那个守卫说道:“约尼太太,你必须有ID卡才能进去。这是我们的规定,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啊。如果要是有恐怖分子进来那怎么办?”老人解释道:“我只是今天忘带了。”“我可以载你回去取ID卡,不过你要记得,不管你去哪一个公共场所你都需要ID卡。”
他帮助老人坐上了汽车并开动了。突然,从车顶上滑下来一个小黑色的对讲机。对讲机是守卫在扶老人的时候放上去的,我立刻跑过去捡了起来。突然,我的身很愤怒。
我抬腿就跑,躲进了两栋楼之间的墙角处并伸出头来探探情况。一个门卫拿起对讲机讲话,我从手中的对讲机中听道,“有人闯入了社区!最后在佛罗特街看到!”
片刻间至少十几辆车赶到了那里,门卫解释了一下情况后他们便开始搜寻我。
我有了一个主意。我拿起对讲机说:“闯入者在安瑞勒。” 顿时,所有的车涌向了同一个地方,我马上知道了安瑞勒的位置。“噢,不,闯入者出现在游泳池旁边!”我再一次喊道。等他们离开后,我去了安瑞勒。
姑姑见到我后非常惊喜,她连忙给我准备了冰茶和曲奇饼。在我和姑姑聊天时,一只小鸟飞到了阳台上。当我想上前看看的时候,姑姑叫住了我:“米尔!别过去!可能有危险!”我诧异极了。姑姑解释道:“这只鸟我从来没见过,可能带有病毒。”随后她又接着说:“我的电话坏了,你的手机借我用下,我给守卫报告一下。”我慌了,连忙冲上前去赶跑了小鸟。
几个小时后,我再一次导演了一群安全守卫在社区追逐闯入者的游戏。看到金黄色的阳光照 在这片广阔的土之上,我却觉得这像是一个生命的囚笼,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让我想起我在郊区的别墅,突然我觉得它珍贵起来。那里有鸟语花香,有山有水,但没有守卫。因为,在那片纯净的大自然里,根本不需要守卫。我是如此地渴望,人们心中善良的灯塔再高再亮一点,让我们都能够忘我地欣赏这个世界的鸟语花香,还每一个灵魂无需防守的安宁自由和谐的美丽世界。
17. 文中哪些事情让“我”产生“生命的囚笼”的感觉?请简要概括另外三件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姑怀疑小鸟带有病毒,想报告守卫。
18. 片刻间至少十几辆车赶到了那里,门卫解释了一下情况后他们便开始搜寻我。(“片刻间”能否删除?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顿时,所有的车涌向了同一个地方,我马上知道了安瑞勒的位置。(“涌”能否换成“驶”?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有读者说,写姑姑怀疑小鸟有病毒这一情节显得有些多余,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1). 【答题空17-1】示例⑴.“我”没能联系上姑姑,门卫不让“我”进入社区。 (2). 【答题空17-2】⑵约尼太太忘带ID卡,守卫不让进入高尔夫球场。 (3). 【答题空17-3】⑶“我”翻越栅栏闯入小区,众多守卫在小区里追逐搜寻“我”。 (3分)
18. 【答题空18-1】不能删除,“片刻间”强调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表明守卫工作认真负责,也写出了守卫当时高度紧张的心理。(3分)
19. 【答题空19-1】不能替换,“涌”形象地写出车辆像潮水一般快速赶去的情景,强调车辆多,而“驶”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3分)
20. 【答题空20-1】不赞同,写姑姑怀疑小鸟带有疾病这一情节,说明人类已经警惕过度,对一只普通的小鸟充满怀疑和猜忌,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赞同。前面已经有很多的事情来表达主题,内容已经充实,没有必要再写姑娘怀疑小鸟带有病毒的事件,所以显得有些多余。(3分)
(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说明不赞同的原因,如果回答“赞同”,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对小说的理解,要从六要素分析,然后再根据题目阅读小说的相关段落。
17题: 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如“我” 没有联系上姑姑,门卫不让我进入小区。
18题: 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就是分析删去或换用后表达效果,学生先说出原词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删去和否定换用后的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删去或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19题: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如不符合实际等。如:“涌”在这里比喻人多,像潮水一般;而“驶”平淡没有这种效果。
20题: 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此处写小鸟有病毒这一情节,表明人们对一只小鸟也充满了怀疑和猜忌,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四)记叙文阅读 (14分)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更多精品试题请关注“中学试题”官方微信、微博,ID:zhongxueshiti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21. 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孤独恐惧——(______________)——自卑于心——(________________)
22.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聪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1). 【答题空21-1】兴奋不已(意思对即可) (2). 惊喜激动(意思对即可)
22. (1). 【答题空22-1】(A)运用了神态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父亲笑容一下子停滞的神情,表现了父亲的心情由兴奋到难过失落无奈的急遽变化的过程。 (2). 【答题空22-2】(B)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急于离家的情形,从而表现出“我”决定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的痛苦愧疚矛盾的心理。(意思对即可)
23. 【答题空23-1】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衬托“我”自卑而苦涩的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渲染苍凉凝重的氛围。(意思对即可)
24. 【答题空24-1】通过写父亲不顾儿子阻拦,冒雪参加家长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憨厚朴实,疼爱理解孩子、贫穷却不自卑的父亲形象。(意思对即可)
25. 【答题空25-1】①其实我们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只要勤奋,别人有的,我们自己也会有。
②无论是乡下人还是城市人,奋斗的权利都是相同的,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汗水。
③富贵者不必瞧不起人,贫穷者也不必妄自菲薄,人格面前,没有富贵贫穷之分。
(意对即可)
【解析】
21题: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两个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再根据内容的相关性,进行作答。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题: 试题分析: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根据句子一一点明,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分析说明描写的作用。(A)运用了神态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父亲笑容一下子停滞的神情,表现了父亲的心情由兴奋到难过失落无奈的急遽变化的过程。(B)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急于离家的情形,从而表现出“我”决定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的痛苦愧疚矛盾的心理。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题: 试题分析: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衬托“我”自卑而苦涩的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渲染苍凉凝重的氛围。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题: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通过写父亲不顾儿子阻拦,冒雪参加家长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憨厚朴实,疼爱理解孩子、贫穷却不自卑的父亲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题: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谈启示,理由充分,表达清楚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作文(50分)
26. (1)请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有些人总是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也有些人一直沉醉于对未来的憧憬。但事实上,对于任何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也没有重播。因此,把握现在,才是一种明智的理念,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才是一种务实的行为。请以“把握现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题,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个夏日的早晨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正自做美梦的我被闹钟声惊醒,我不情愿的睁了睁眼睛,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了。
吃过早饭,父母已经下地去摘黄瓜了,我一个人在家准备写作业,“叮铃铃”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电话那头原来是爸爸,说今天黄瓜太多了,要我去帮忙。
我独自骑着自行车,太阳刚刚露出点儿头,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便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黄瓜架,一朵朵的黄瓜花似乎为碧绿的叶子上多添了一丝生机,蜜蜂也赶忙来采花蜜,一根根身披绿装还长满刺的黄瓜躲藏在它们之间,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迫不及待的我也没问清要怎么摘,就胸有成竹的提着篮子进去了。可还没等我摘几支,我就发现手上,胳膊上已被那带刺的叶子划得红红的一道一道,感觉火辣辣的痛,手上还沾满了黄瓜汁,怎么擦都擦不掉。我刚要开口抱怨,却看见妈妈的手上斑斑点点的黄瓜汁覆盖着老茧,但熟练的摘着黄瓜,低头一看,我手上的这点痛与妈妈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心里的抱怨不由变成了一种动力。
不一会儿,我便摘了满满的一篮子,得意洋洋地向父母炫耀我的劳动成果时,父母却说不合格,原来是因为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黄瓜就“拿下”,结果把那些还很嫩的给“误杀”了。
受到父母的指导后,我又重新武装,再一次走进了黄瓜架。这次没有了抱怨,我小心翼翼的拨开黄瓜叶来寻找隐蔽在里面的成熟的黄瓜,汗水豆粒般滑落在黄瓜地上,我摘满一篮后准备让父母验货,这次终于合格了,在我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总算大功告成。
我决定以后每天早晨都来与父母一起劳作,只为他们少受一点儿苦。
这个夏日的早晨,让我学会了坚持,做任何事都要忍耐……
【解析】题目一:1、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可以写亲情类、成长类、回忆类、个人感悟类、自然类、读书类、乡土情怀类等素材。因为题目没有明显的限定是个什么夏日。这个夏日,可以是许多故事的发生背景。
2、“夏日”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大的时间、背景。那么文中应该有一段对这个特殊的夏日的刻画。另一方面,既然是夏日,那在我们生活中,与其他诸如春、秋等有哪些区别、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在夏日,在选材的时候这些都要有所考虑。
3、“早晨”一词,进一步细致地限定了故事的具体时间、背景,所以要着重刻画早晨的画面。同时要突出这个早晨起到的衬托作用,还要设计好它与情感的连接点。
4、选材方面,一个简单夏日,发生的应该是一个不简单的故事,它要么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要么让我们体会到了以前不曾体会到的感情,比如让人感到温暖、温馨、清爽、感动等等。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选择的故事要信颖、独特。
5、立意方面,因为选材的角度广泛,立意可以根据选择素材的方向确定。所以立意的方向、深度要和选材结合。
6、布局上,可以用触景生情写回忆,可以用倒叙开头,可以用先声夺人,可以用悬念开头,可以直接入题等等,结构上的限制不多。
题目二: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材料的文字来就给同学们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这就降低了题目难度。审题立意:写清为什么把握现在,怎样把握现在。
更多精品试题请关注“中学试题”官方微信、微博,ID:zhongxuesh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