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yǎn)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qī)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方。
B.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hé)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坍(tān)塌了。
C.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bǔ)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zhēn)怪有些外行人批评。
D.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téng),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jiàng),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你只会感到更高渺、深远,并让凄呤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静美、开阔的大地。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B.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络绎不绝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C.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D.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动词)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代词)
C.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形容词)
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的臂弯里。(名词)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B.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C.“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D.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B.《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 《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樱花赞》等。
C.《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文章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冷静简洁地叙述故事,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D.《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古香书屋存草》等。
二、阅读《猫》节选的文字,完成7~10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a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b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c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d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A.a B.b C.c D.d
8.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9.按照故事发展过程,给“芙蓉鸟事件”的每一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正确的一项是
A.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B.买鸟---凝望----蒙冤---被疑---受罚---真相
C.买鸟---凝望----蒙冤---受罚---被疑---真相
D.买鸟---凝望----被疑---受罚---蒙冤---真相
10.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从艺术上看,选文心理描写真挚细腻。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不同的感情浓度表达得恰如其分。
B.选文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作者由一只猫的死引出如此深切的悔恨,这份忏悔非常真诚而感人。
C.作者描写了真实的家庭生活,选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没有虚构的成份,因此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心理震撼更加的强烈。
D.文末加点的“永不”一词,显示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开拓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阅读《诫子书》,完成11~14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12.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意与日去(去:丧失)
B.非宁静无以致远(致:专心致志。)
C.遂成枯落(枯落:凋落,衰残。)
D.非淡泊无以明志(明:明确、坚定。)
13.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互相勉励,冒险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真宁静,方能自省、自察。
B.文中的“俭”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C.诸葛亮在文中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D.文章先正面论害,再反面说理,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表现了一位父亲在油将燃尽之时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5~16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青山”指北固山,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这是诗人的想学,此句也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风正”,两岸才显得宽阔。“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的“江春”一语作铺垫。
C.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真快,令人感慨万千!
D.颈联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6.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积累与运用。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_____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18.阅读下面的图文内容,按照要求做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画批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19.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学校举行迎国庆文艺汇演,七年级(1)班将在汇演中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
同学们,
下面请欣赏七年级(1)班带来的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毛主席领导的崭新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中国,中国,沸腾的山河,前进的浪潮,波澜壮阔。共产党领导我们奋勇前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强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巍然屹立,气势磅礴。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时刻准备消灭一切侵略者。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20.名著阅读。有位读者阅读《西游记》时,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段对话:
“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灵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1)从理解孙悟空形象的角度来看,这位读者写此对话的意图是什么?
(2)有同学计划拍摄一部关于孙悟空的电影,想借用这段话,为此向你征求意见。本着尊重原著内容的原则,你会建议他把这段对话安排在( )
A.孙悟空去龙宫借宝,冥府销名之后。
B.孙悟空得知弼马温官职的真相之后。
C.孙悟空坏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之后。
D.孙悟空逃出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之后。
六、阅读《杞人忧天》,完成21~24题。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 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何忧其坏?”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身亡所寄 亡:_________________
(2)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_________________
(3)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舍然大喜 舍: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2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晓之者”是怎样为“杞人”解忧的。
24.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
母爱的晴空
吴静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严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找,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⑪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⑫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
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⑬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⑭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 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敷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从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
②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从修辞的角度)
27.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
28.选文反复描写“我”炒菜的情形,有何作用?
八、书写。
29.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若能志存高远,放眼大河奔涌,感受长风浩荡,并脚踏实地、不断奋进,那么终将披荆斩棘、成就梦想。
九、作文。
30.请从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
请以“ 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语言质朴,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2)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大海月亮汽 数字“0”正方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联想和想象要自然恰切,合情合理,力求有新意;②写人叙事要有条理,有重点,有感情;③中心要突出,详略要得当。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B 2.A 3.B 4.D 5.C 6.D
二、7.C 8.B 9.A 10.C
三、11.D 12.B 13.C 14.D
四、15.B 16.D
【评分】每题3分,共48分。
五、(19分)
17.【答案】(1)秋风萧瑟(2)学而不思则罔(3)却话巴山夜雨时(4)铁马冰河入梦来(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6)便引诗情到碧霄(7)河流大野犹嫌束
【评分】每空1分,共7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 【答案】(1)略(符合要求即可)(2)家长溺爱孩子(言之有理即可)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9.【答案】示例: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评分】贴合歌词内容,使用修辞,每项2分,共4分,不超字数,意思对即可。
20.【答案】(1)突出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准备决一死战的大无畏精神。(2)D
【评分】每题2分,共4分。
六、(17分)
21.【答案】(1)无,没有。(2)为何,为什么。(3).伤害。(4)同“释”,解除,消除。
【评分】每词1分,共4分。
22.【答案】(1)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2)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评分】每句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3.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人天天在空气中活动,所以它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最后解释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人天天在地上活动,所以地不会陷下去。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4.【答案】示例: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告诫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七、(16分)
25.【答案】颇不耐烦 恼火 懊悔 难过
【评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6.【答案】①“奔”字写出母亲为“我”办理住院手续的速度之快。“握”字写出母亲的手带给“我”的力量。这两个动词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切、担心和鼓励。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儿女遭遇挫折苦难时,母亲给予儿女的慈爱、关怀,让儿女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7.【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写“我”态度的变埋下伏笔。
【评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表现“我”对女儿的关心;炒菜是引发“我”对母亲态度不好的原因;表现“我”和母亲当年一样,也是一个果敢精明,能干勤快的母亲。
【评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2分,答全4分。意思对即可。
八、(5分)
29.【评分】请结合整体答题卷面和本题书写情况综合打分。卷面乱写乱画,不干净、不整洁,书写不完整、有错字得0~1分;卷面干净、整洁,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得2~3分;卷面整洁、美观,书写正确、工整、结构匀称、笔画流畅得4~5分。
九、(45分)
30.【评分】从表达、内容、书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可分为四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