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2024 三年级期末语文试卷(2024广东韶关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韶关2024 三年级期末语文试卷(2024广东韶关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6 02:53:44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桃花开了,山不再低吟,水不再寂静,整个旷野顿时鲜活起来。人在花间就如同置身亘古流传的童话里一般。人们喜爱桃花,不仅因为它盛开时势不可挡,还因为它在灿烂之后,有一份悄然飘落的洒脱,更因为花开了,就意味着离盛夏甜蜜而饱满的果实不远了。我们倘能在这① 的花季里,煮一壶春色,邀三五好友,共品生命的真②(dì) ,也不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
1、文中加点字“亘”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
A. huán B.héng C.gèn D.gè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
A.帝 B.蒂 C.缔 D.谛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
A.转瞬即逝 B.瞬息万变 C.白驹过隙 D.昙花一现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花开了,山不再低吟,水不再寂静,旷野整个顿时鲜活起来。
B.桃花开了,山不再寂静,水不再低吟,整个旷野顿时鲜活起来。
C.桃花开了,山不再低吟,水不再寂静,整个旷野顿时鲜亮起来。
D.桃花开了,山不再寂静,水不再低吟,整个旷野顿时鲜明起来。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
②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④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但只要他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要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
⑤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
A.③②④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⑤②④①③ D.⑤③②①④
6、某班开展主题为“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四个小组收集的关于自强不息的事例,其中偏离主题的一项是()(2分)
A.宋濂,幼时家贫,但他十分好学,冬天即使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也不忘努力读书,最终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B.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为著名的女作家,写出了著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一场飞来横祸使司马迁入狱惨遭宫刑,但他忍辱负重,发奋写作,耗尽一生心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面对国外的多次聘请,决然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一8题。(4分)
舟师 [明]俞大猷①
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③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④。
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⑦。

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
【注释】①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翀:同“冲”,这里是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同“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7、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水军舰队航行在东海之上,土气高昂,军势雄壮,倭寇的一切行动早已在我军掌控之中。
B.“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颈联描写夜晚战争场面,炮火连天,战歌豪迈,水军的气势锐不可当。
D.“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8、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②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子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③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④矣,有何可哭?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聚。②练:白色丝绢。③束发:年纪轻。④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历历() (2)昔() (3)既()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2)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
11、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行路难》 (其一)中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句子是: , 。
(2)《醉翁亭记》中“ , ”两句描绘了美丽的春夏之景。”
(3)小明在看战争片时,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令他深有感触,他不禁吟诵起社甫《月夜忆舍弟》中的“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6分)
门 徐彩娥
①敲门声渐渐远去。这已经是第三通了。
②清幽的天幕如海,深不可测,月挣扎了好久终于浮了上来,皎白的月光泼洒了满院,鸡舍、木犁、老柿树,都浸在寒凉里。山子抬抬手臂,抻抻脖子,这才发觉浑身的零部件像生了锈的铁家伙。他在院里站得大久,冻木了。
③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平常日子,他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除了晚上,村里的人都不习惯关大门。人出入无阻,鸡狗往来随意,不管是自家的,还是邻里的。大门洞开,就觉得家跟整个村子是连通的,人跟整个世界也是连通着的,心里敞亮得很。
④这敲门声还会再来的。欠钱还债,天经地义,他也觉得盛强应当来敲这个门。毕竟他拖欠人家的两万元已经三年了。今年五一盛强家就要娶儿媳妇了,这钱已经算进计划里了。
⑤本来说好过年回来就还的,外出打拼三年,爹那场病的窟窿填得差不多了,怎么也轮着人家盛哥了。想想人家也真是仗义,不沾亲不带故,一个村南一个村北,平时也没有什么来往,知道自己张不开嘴,盛哥愣是主动把两叠票子送过来,救了急,也救了命。平头百姓,积攒这点钱不容易,却任着自己用了三年,如今人家上门来了,自己连门都不敢开,唉……
⑥山子不觉流下泪来。除了爹大病那年,他好久好久没有流泪了。他觉得心里好受了点。泪真是好东西,它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心还是软乎的。
⑦盛强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些郁郁,有些孤单。暮色散淡,西山灰蒙蒙的阴影罩过来,盖住了所有的声息,没有人声,没有鸡飞狗跳声,整个村子像睡着了一样,静得让人心慌。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着,透着寒意,人与人之间也仿佛隔了万水千山。唤!他叹了口气。
⑧这是一个小时前的事, 盛强第三次敲响了山子家的大门,可是没有响应。又给他发了信息,院里还是没有动静,家里明明亮着灯啊,是怕自己追债吗……山子不会吧?要么就是……盛强心里“咯噔”一下。今年的蹊跷玩意儿大多了,新冠肺炎、封城、确诊、疑似、隔离、口罩、消毒……单听听这些词儿,他的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胸口仿佛有千斤巨石的重量。盛强突然感到强烈的气闷,他一把揪下口罩,这远山远水天明风清之地,应该没什么事吧。但他很快又把口罩戴上了,短短几天,戴口罩出门已经成了村民的习惯,虽然大街上没有人,但光着嘴巴也有强烈的裸奔感和不安全感。
⑨“还出去!还出去!你不见这几天街上连条狗也没,大喇叭整日喊!”
⑩妻冷着脸。他讪讪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⑪“净多事!谁都晓得不让串门子,山子又是从外面回来的。”
⑫“山子没远走……”盛强嘟囔了一句。
⑬“市外的回来不也得隔离吗?连累家人都不好意思出门。”
⑭“这就是了,都一礼拜了,家里吃的怕是短了。人家年年回来给带两瓶好酒,总得去看一眼吧?”
⑮这时,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山子的短信息。
⑯“盛哥,俺手机媳妇给消了毒一直搁在厢房,才看到信息。你搁门口的菜俺拎回了,真新鲜,够吃一礼拜的了。谢谢哥,总是救俺急!”
⑰盛强不由自主地笑了一下。他的心安了好些。
⑱隔了一会儿,又是“叮咚”一声“听说俺乘的那趟车查出个疑似,虽说村里没知道的,这阵儿家里人都不能出门。两万元现金俺早就备好了,等满了14天……不,24天,要么一个月,俺消了毒给哥送过去。俺知道哥不为这个……是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对不住哥……”
⑲盛强的眼睛湿润了。
⑳他的心里突然敞亮起来。他透过窗户,定定地看着那轮爬上树梢的月亮,它正用柔光洗刷着大地上的尘垢。家家开门的日子不会远了。
㉑山子也一样。有一条通衢大道一直伸到他的心底,洒满水一样的纯净月光。
㉒开门是通透畅达,关门何尝不是体贴温暖。
㉓只要心门不关,这世界就是连通的,人间就是繁盛的。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运用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B.第④段通过山子的内心独白插入盛强主动借钱让山子给父亲治病的往事,从侧面塑造盛强善良、脸皮薄的人物形象。
C.小说利用误会设置情节,山子以为盛强敲门是为了追债,盛强担心山子隔离缺吃的,山子的短信让误会解除,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以现实生活中新冠肺炎的疫情作为背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选取疫情之下的生活小事,展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4分)
单听听这些词儿,他的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胸口仿佛有千斤巨石的重量。
15、小说第②段和第④段都写到了“月色”,这两处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16、小说的标题往往是点睛之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以“门”为标题有什么好处。(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7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城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第④段只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观点。
C.第⑤段为证明生活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D.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一⑥段分析说理,结尾引用名言总结论点。
18、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7分)
材料一 2003年10月15日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被挑选为航天员,从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经过层层考验,各项测试都达到了优秀水平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登上神舟五号飞向太空,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我国近地空间站运营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研制,全长8.8米,发射质量21.6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
材料二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王亚平作为此次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唯一一位女航天员,被网民誉为“当代高质量女性”。她目前的最高学历是博士!十七岁,她考取了如今的空军航空大学。在学校里,王亚平表现出对航空极大的兴趣以及天赋,不仅刻苦学习掌握飞行驾驶技术,还在学业完成以后就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了研究生学位。但是她并没有止步于此,随后又开始攻读北京大学心理学院的博士学位。此次太空之旅她和同伴一起为青少年开设“天宫课堂”。
王亚平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天宫课堂”让宇宙不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难懂的字母公式。
材料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四 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面对党旗和军旗,每一句誓词都是中国航天员对党和国家的心声。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材料一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直观地说明了它的概况。
B.天和核心舱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是太空中目前最大的航天器。
C.“天宫课堂”的开设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适合作为材料三的新闻标题。
20、请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说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航天员要具备什么条件。(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1、关于《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镜子》含蓄地刻画了人们对于直言之士的种种态度,揭露和嘲讽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弘扬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B.《鱼化石》中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叹息,听不见浪花的声音,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C.艾青原名蒋正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D.艾青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如他的短诗《刈草的孩子》就是如此。
22、下列是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士地上》一诗中两句诗的重音处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处理?请阐述理由。(3分)
中国的苦难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23、艾青的作品堪称经典,但小明对此毫无兴趣。请你结合《艾青诗选》,谈谈你对阅读经典的认识,可从意象、诗歌的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以此启发小明,150字左右。(4分)

五、写作(50分)
24、一棵枯树旁长着一株紫藤萝,一道篱笆边长着一棵牵牛花,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美丽:枯树和篱笆,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紫藤萝和牵年花,成就了一道风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D
7B 颔联写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陈列,旌旗翻飞,水军战士已做好战斗准备。故“云雾”并非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突出了士气的高昂并非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8、表达了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对抗击倭寇的恢宏气势的赞美,对水军战士英雄气概和辉煌战绩的歌颂。
9、(1)清晰(2)从前(3)已经,……之后
10、(1)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2)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
11、因为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等。
12、(1)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3)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13B
14、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群手法,“千斤巨石的重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此时盛强压抑沉重的心理,表现了新冠疫情笼罩之下,封城、隔离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人们内心的惶恐害怕。
15、第②段写月挣扎着浮上夜空,将乡村庭院浸在一片寒凉里,渲染出冷清孤寂的氛围, 为下文山子因病毒而隔离,与盛强产生误会、彼此隔膜的情节埋下伏笔; 第②段写月色柔和皎洁,渲染出静谧美好的氛围,烘托出山子和盛强在沟通后误会解除, 彼此关心, 消除隔膜的温暖心境。
16、 “门”既指现实生活中的门,又指人们的心门。“门”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组织串联起故事情节。深化了文章主旨,文章以新冠肺炎为背景,通过“开门”“关门”的情节,突出了小说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打开心门、共同打造幸福生活的主题。
17B
18、举例论证。列举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既具有故事性,又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
19B
20、示例:①崇高的献身精神、爱国精神;②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③良好的心理素质;④健康的身体。
21C
22、对,理由:广阔而又漫长,突出中国经历苦痛与灾难空间范围之大,时间范围之长,从而凸显苦痛灾难之深重,体现诗人内心无比痛苦的喟叹。
错,理由:重音应该落在“雪夜”,因为作者用“雪夜”象征当时的中国,强调“雪夜”,能让人自然联想到寒冷、黑暗,从而直接体会到当时中国经受的苦痛与灾难之深重。(表明观点1分,理由分析2分)
23、小明,艾青的诗歌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朴素隽永,纯净深刻。他常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使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他的诗歌堪称经典。阅读经典需要凝神静气,深度阅读,这样你就会听到诗人的心声,提升自己的认知力与理解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审美力。如果你这样读了,我相信你会爱上艾青的诗歌的。
24、参考例文

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因此,我要说: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造物的时候会给予每个人同等的东西,但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借鉴,借人之精华,融己之智慧与美丽,以铸造人生的成功与辉煌。

千古江山,百代风流,大江淘尽后浮在水面上的名姓与容颜,依旧生动,依旧灿若群星。坐在车上踽踽而行的是孔老夫子,他高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马鞭一指便向世人道出了行路者的智慧所在;韩愈不与世同流合污,一篇《师说》便让学习借鉴的美德流传千古;一道紫光摔开万道光芒,江面上露出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在高吟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正是这学习接纳,勇于借鉴的精神才得以让大唐闻名中外古今……当世人用赞誉和敬仰的光环将他们环绕时,古人们善于借鉴和学习的品质,在熠熠闪光。

凭栏回首,清政府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拒人精华于千里之外,终而落得“山河破碎风飘絮”,泱泱大清国在外国的“精华”中风雨飘摇。倚栏回溯,孙中山怀抱一腔救国之情,学习西方民主借鉴西方精华,虽最终失败,却使中国即将倒下的屋梁注入了不屈与刚强。面对孙中山的救国之路,谁能否认这借鉴的力量是伟大而响亮?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美丽,终于在二十世纪的一个春天绽放。走出国门,引进外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一首开放之诗,朗诵着民族振兴的渴望;一曲借鉴之歌,奏响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听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欢呼与喜悦;看吧,北京伸开双臂迎接奥运的光芒与欢乐;想吧,中法文化年让中华文化融入了新的精神与精华……中华之巨龙正腾空而起,这便是借鉴与自强结合的力量铸就的辉煌。

于是,打开未来的首页,我写下: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相关

该卷阅读材料《有趣的人不苟且》与2023广东韶关始兴三校改革体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和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和2019湖南衡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相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