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卷真题2023唐河(2024-2025初一分班语文模拟真题卷)

初一语文试卷真题2023唐河(2024-2025初一分班语文模拟真题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5 23:33:48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凡是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有京剧。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简简单单的十个字,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少京剧人,没有人墨守成规,没有人停zhì①不前,他们改革创新,前pū②后继,勇往直前。一尺水袖甩出嗔怒哀怨,一根藤条转眼万里回还,一张桌子拜祭世间冷暖,一个大幕掩映天上人间,唱念做打姿态美,生旦净丑角色全。
京剧舞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国之荟萃,锣鼓铿锵奏的是魂之旋律。无论表演者穿的是褴lǚ③衣衫还是绫罗绸缎,无论人物性格是豪爽或是腼腆,你只要看到那丰富多彩的造型,听到那优美动听的唱腔,体悟那一出欢喜、一出悲戚,你就会如饮醇香的美酒,沉醉其中。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dì chēn diǎn B. tì zhēn diǎn
C. tì zhēn tiǎn D. dì chēn tiǎn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一项是( )(2分)

A. ①止 ②赴 ③褛 B. ①滞 ②仆 ③褛
C. ①滞 ②仆 ③缕 D. ①止 ②赴 ③缕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③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西方古典诗歌,多用直接抒情,其缺陷在感性不足,易于抽象,但其妙在情理交融,① 思想容量大。② 中国古典诗歌,大多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感觉来抒情,故多情景交融,但是缺乏像西方那样的大规模的叙事诗、史诗。经过几千年的平行发展,到了20世纪初,美国人倒是比较谦虚,承认直接抒情容易导致抽象,③ 出现了学习中国通过五官可感的“意象”来表现诗意的流派,叫做“意象派”。
A. 而且 所以 就 B. 故 所以 反而
C. 而且 而 反而 D. 故 而 就

3、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自然之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①______②__”描写了早晚景色的变化,景物富有动感。

雄心壮志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③__,④__”启迪我们:即使前路坎坷,未来仍可期待。

怀人恋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⑤______⑥___”;而李商隐《无题》中的“⑦____,⑧___”则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千古传唱。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②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③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④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
⑤“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这句话在郑州几乎家喻户晓,它指出了二七塔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⑥塔顶建有钟楼,六面有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并演奏《东方红》乐曲。
A. ⑤④③①⑥② B. ⑤③④①②⑥ C. ③①⑥②④⑤ D. ③⑤①⑥④②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5、名著阅读(4分)
《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6、兄弟情义是《水浒传》中最动人之处。兄弟们的豪情每每看得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请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在他们身上是怎样体现出兄弟情义的。
宋江 鲁智深

7、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7分)
(1)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右面的统计图,请你给设计图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2)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做“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就站在你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任选一位,写出你所说的话。(3分)
①闰土 ②菲利普 ③杜小康 ④刘姥姥 ⑤孔乙己 ⑥奥楚蔑洛夫
(3)小文同学想取材于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拟一副对联,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起来,完整地书写横线上。(2分)
降妖除魔 聚义 晁天王 取经路 扬威 梁山泊 孙行者 逞凶除恶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最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样子。当他脱掉外衣和鞋子,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楔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奔流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④多雨的夏日,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父亲闲不住,在小土屋里打苫。我坐在他为我编的草墩上,将一束束麦秸捋齐了递给他。麦香氤氲,麦秸沙沙的低语与雨水的滴答声,汇成美妙的音乐。我喜欢这样的雨天,喜欢与父亲一起劳动的默契。黄昏如期而至,父亲的苫打完了。这时知了猴已将隧道打通,地面上出现一些豆大的小孔。伸进手指,它会如临大敌,张开有锯齿的前螯紧紧抓住。收回手指,就可以轻易地将它带出地面。
⑤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令我难以忘怀……
8、第①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9、从全文看,父亲是怎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10、第②段中的划线句是如何描写父亲劳作的样子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4分)
11、有人认为应该将本文的标题改为《回忆我的父亲》,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4分)

(二)(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拒绝“内卷”,年轻人开始信奉“躺平学”了?
①“两年多没工作了,也没觉得哪里不对;每天只吃两顿饭,解决食物问题就是解决一切;每月花销控制在200块以内,没钱了,一年也就工作个一两个月;日常就是家里躺,外面躺,像闲散的猫猫狗狗一样躺……”
②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而这位作者也被网友们奉为“躺平学大师”。文中的话直接戳中了那些感觉自己被“内卷”了的年轻人:“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呢?”“我不需要为任何人做事,我有时会躲在某处看着那些忙碌的人发笑。”
③这显然与朝气蓬勃、积极上进的青年形象格格不入。人们常说,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有些年轻人却深刻怀疑这一点,做条咸鱼,有什么不好?
④的确,如今人们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社会和他人设置的各种标准,对什么是成功、怎样的人生算是“赢家”有了更加多元包容的观点和宽泛的定义,也能够理性看待甚至排斥各种消费主义、成功学、励志鸡汤所灌输的价值观念,更加勇于选择自己认为舒适的生活方式。
⑤事实上,这些信奉“躺平文化”的年轻人也并非完全是咸鱼心态,也不同于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卷入社会系统给人们设定好的程序,不想在这个快速而拥挤的进程中,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加班、拼业绩等方式实现“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他们选择自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而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
⑥前几年在日本,年轻人下班后不愿意出去交际,宁愿呆在家里,只买百元物品的种种“躺平”现象也曾引发关注,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的《低欲望社会》一书就将其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甚至这几年流行的“极简主义”也与这一社会背景有关。
⑦然而,这与中国情况仍然有所不同。权威数据显示,当下,中国人口保持增长、市场活力提升、生产需求扩大,中国并非“低欲望社会”。大趋势是,中国人还需要奋斗,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⑧那么,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这一“躺平文化”不是主流,却也释放了一个要关注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信号。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生活并非没有“欲望”,只是有时候实现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在一番较劲之后发现没能“翻身”或者“逆袭”,也就选择了“躺平”。显然,现代社会仍然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⑨而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必急于“躺平”。即便是像《百元之恋》电影里靠“家里蹲”生活了32年的主人公,依然有产生“好想赢”意念的时刻,哪怕独自抵抗生活的重拳,也不妨向生活致意。
【链接】
◎“葛优躺”,网络流行语,指演员葛优在1993年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第17、18集里面的剧照姿势。《我爱我家》讲述了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经过引申,“葛优躺”比喻自己的颓废的现状。
◎丧文化,指一些90、0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的不顺,在网络上、生活中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沮丧,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势。
文本二
在北京邮电大学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节选)
①最近有一个网络热词,叫做“内卷”。它吐槽一种无奈的社会现象。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恶性竞争,是一种陀螺式的死循环。这种现象有点儿像系统科学中的混沌现象,置身于这种混沌现象之中,我们要认清混沌、理解混沌、跳出混沌,去寻求独特的创新型突破。
②最近还有一个网络热词,称为“躺平”。它表达出一些年轻人走向边缘的无奈选择,面对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等“内卷”漩涡,他们选择用“躺平”方式来消解环境对个体的规训,这显然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受“内卷”的考验,而有的人却跳出“内卷”,靠智慧和勇敢不断开辟出崭新的人生境界。面对房地产泡沫的白热化“内卷”,华为公司摆脱了诱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在信息通信领域成为举世公认的中流砥柱。面对PPT文化的疯狂“内卷”,袁隆平先生选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科研汗水洒在农田里,换来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饥饿与贫困。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创新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定力。
③同学们走出校门后,要勇敢地到最基层的岗位上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的山芋”,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中增长才干,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用创新突破拒绝“内卷”,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12、下面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 )(4分)

A. 如果说“内卷”是一种社会上形式主义、恶性竞争的无序现象,那么“躺平”则是一种个体性不思努力、逃避现实的颓废行为。
B. 文本一第①②段引述《躺平即是正义》中的诸多文字 ,一方面让读者饶有兴趣地看到“躺平”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也暗含作者揶揄讽刺的态度。
C. 文本一第⑤段言及“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意在强调“躺平文化”的由来已有时日。
D. 文本一第⑨段中所说事例为艺术虚构,可信性存疑,论证力度不如文本二第②段中列举的华为公司自强不息和袁隆平搞杂交稻科研这些真实事例。
E. 议论说理,两个文本的语言都体现出严密的特点,而又各具千秋,文本一严密准确不乏活泼幽默,文本二严密简洁不失形象生动。
13、 请说出文本一的中心论点,并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14、同是谈论时下社会热点“内卷”“躺平”,文本一与文本二的论证角度各有侧重,请结合相关内容对比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10分)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呑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弈者胜 数不胜数
B. 感极而悲者矣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C. 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一路平安
D.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太守之乐其乐 乐此不疲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7、选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巧妙避开岳阳楼不写,反而用大量笔墨描写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请你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3分)
18、《荀子·性恶》中有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范仲淹是如何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付诸行动的。(3分)
[链接材料)
范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①,皆以上②意分赐诸侯将。
注释:①赉(lài):赐予,给予。②上:指皇上。

(二)(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的“空”字富有表现力,试做简要赏析。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四、作文(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被父母、老师、同学等人夸赞过:“你真聪明!”但聪明不代表智慧。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它多数是得益于一种遗传;而智慧,是一种生存的境界,它更多的是后天的一种修为。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学习、做事,还是人际交往,我们都需要智慧,并能从中获得智慧。你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过哪些智慧?你对聪明与智慧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的经历。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聪明与智慧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D “根深蒂固”中“蒂”读作“dì”;该词意思是:比喻根基牢固,不可动摇;
“嗔怒哀怨”中“嗔”读作“chēn”;该词意思是:恼怒,哀伤幽怨;
“腼腆”中“腆”读作“tiǎn”;该词意思是:因羞涩或胆怯而神色不自然的样子;

(2)B “停zhì不前”写作“停滞不前”,意思是: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
“前pū后继”写作“前仆后继”,意思是: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跟着上,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褴lǚ衣衫”写作“衣衫褴褛”,意思是:衣服破破烂烂;
2D
3、 ①. 日出而林霏开 ②. 云归而岩穴暝 ③.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 但愿人长久 ⑥. 千里共婵娟 ⑦.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⑧. 蜡炬成灰泪始干
4C
5、示例:(1)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条等。
(2)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
6、示例一:宋江:宋江和晁盖意气相投,兄弟情深。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宋江冒着风险给晁盖通风报信。后来,宋江的小妾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威胁宋江要告官,为了顾及兄弟的安全,宋江怒杀阎婆惜。当兄弟遇到危难,宋江显得有情有义,施以援手,让人动容。(注意情节的完整)
示例二:鲁智深: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的菜园子里与林冲偶遇,并结为兄弟。等到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道时,鲁智深一路尾随,在危急关头救下林冲,并且狠狠地教训了董超、薛霸。林冲将身后事全部托付给鲁智深,鲁智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然后一路护送,一直把他送到目的地。鲁智深对林冲的舍身相助,就是因为兄弟之情。(注意情节的完整)
7、(1)示例:初中各年级小说在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
(2)示例:孔乙己,我同情你的遭遇。你那么高大,本可以自食其力,却偏偏中科举制度的毒害,四体不勤,好吃懒做,把没用的东西当学问炫耀,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请脱下你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吧!
(3) ①. 孙行者降妖除魔扬威取经路 ②. 晁天王逞凶除恶聚义梁山泊
8、田园的环境、田园中的果树、“我”的感受,渲染了田园的幽静、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作铺垫。
9、①热爱劳动:父亲精心侍弄园子,辛苦地刨地、浇园;在多雨的夏日,在小土屋里打苫。②热情友善:乡亲们到我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和他们拉家常,并摘果子给孩子们吃。③疼爱孩子;④善于侍弄园子;⑤知识丰富等角度分析。
10、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写出了父亲劳动时动作的娴熟、流畅、有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把“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画面感和色彩感很强,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劳作的样子。③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用叠词“搓搓”“高高”“深深”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劳作时的节奏感。
11、示例:不同意。原标题《父亲的田园》表明的是回忆的地点,文中所写是在田园中发生的事,既有父亲在田园劳作的事,也有“我”儿时在田园的快乐生活;不仅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还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回忆我的父亲》应该主要写父亲的故事,这个标题涵盖不了本文的丰富内容,措辞也比较平常。
12、CD

13、(1)拒绝“内卷”,年轻人不应信奉“躺平学”,或拒绝“内卷”,年轻人不应“躺平”。(2)首先,引述《躺平即是正义》一文中的话,揭示一些自认为被“内卷”的年轻人“躺平”的现象,引出议论话题,并表明看法。其次,分析年轻人“躺平”的原因。接着,和前些年日本年轻人“躺平”的社会成因相对比,说明当下中国社会正向前发展,人们还需奋斗。最后,从社会创造条件与个人主观努力两方面阐述,希望年轻人不应“躺平”。
14、①文本一没有论及“内卷”,侧重论述一些自认为被“内卷”的年轻人“躺平”的原因,以及通过社会创造条件和个人直面生活,让年轻人避免“躺平”。②文本二就“内卷”“躺平”分别作了论述,侧重指出以创新突破跳出“内卷”,以勇敢智慧远离“躺平”。

15C

16、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17、选文主要表达作者的旷达情怀和政治抱负,用大量笔墨描写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既可以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又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对比,为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18、①范仲淹借写文章规劝老友要超越个人忧乐,把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与之共勉;②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自请镇守延州,不急功近利,筑城垦田,谋求长远发展;③得到的赏赐,全都分给手下诸将。
19、“空”是“徒然”的意思,斯人已去,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表达了人事全非的怅惘。
20、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以此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襟怀。
21、例文
智慧不停地进步
如今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碎片化的生活似乎有些忙乱,却不减丰富和多彩,那是智慧所改变的。
周末,我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作业,准备约上几个好友去打篮球。拿着心爱的篮球来到球场后,刚想来个三分球练手,发现球一下子瘪了下去。这可怎么办?原本美好的计划似乎要泡汤。眼尖的同学发现球场旁有个小卖部中摆放着篮球,我们欣喜若狂地狂奔过去准备掏钱买时,小卖部阿姨摆了摆手,“同学,这是共享篮球,不能卖。”阿姨解释。“共享篮球?”我与同学异口同声。市民都知道前段时间的“共享单车”风靡全城,现在的共享篮球如一道熟悉的风景线,闯入眼帘。
打完篮球后,天已经黑了,准备打电话让爸爸来接我时,手机却意外地没电了。怎么这么倒霉啊!我可不想黑灯瞎火地走回去。我在体育场门口无奈地看着来往的车子,想着打个的士回家。眼睛正随意一瞟,一家便利店在拐弯口,我走进店门,想问老板借电话时,前台旁竖着一个牌子,上写着“共享充电宝”,天哪!我的心情激动得不言而喻。
晚上,吃完饭散步时,发现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新的书店,我被吸引着进去后,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书,但是全部买回去是不可能的,数量太多,价钱也不便宜。我挑了两本准备付钱时,营业员露出了和小卖部阿姨一样的表情,一脸“你过时了”的微笑,又解释:“这些书是共享的,只要付押金即可。”我再一次呆若木鸡,再一次被惊讶到。原来,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如此地便利,如此地人性化。
我这一天似乎有些碎片化,但被“共享联盟”所贯穿着,倒显得有意义。共享,这个名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力量逐渐在庞大,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越来越丰富饱满。它在进步,与此同时,智慧的力量也在进步,我们的时代从不会滞往不前,只会更加地卖力,如此以来,这个社会,是有多么大的资源和潜力待聪明的人们发掘?待富有创造与想象的人们探索?
正如许知远先生所提:“当人们回避内心的情绪,那样的生活根本不值得一过。”所以,感谢共享的诞生,让生活多了一丝姿色,让智慧又前进了一大步!

低头,是一种智慧
黄河懂得向山川低头,于是就有了九曲黄水的荡气回肠;群星懂得向夜幕低头,于是就有了星耀苍穹的瑰丽绚烂;松树懂得向峭壁低头,于是就有了迎宾接客的奇特姿态。低头,是一种生活态度,诚然,低头是一种智慧。
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低头,正是这种智慧,使他们生机盎然。小草尚且懂得低头的智慧,人亦然。低头为你指明生活的方向,让你在一片新的领域自由徜徉。
幽静的田园,寂静的南山,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充满趣味。陶渊明懂得向权势低头,于是他选择了归隐。因此,他体验到了“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观赏到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低头的智慧让他又在不经意间开创了田园诗篇。试想,如果陶渊明不懂得低头,那么与农人同耕于西畴的田园诗人又会是谁?低头为你开辟前进的道路,让你在纷扰世事中依然畅然前行。
繁华的三月扬州,让多少人神往,奢靡浮华的贵族生活,又让多少人倾倒。然而,柳永却毅然跳入江南的平淡之中,不与贵族针锋相对,不视皇室的冷嘲热讽,低头让柳永书写了又一段传奇。因为低头,柳永得以感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真情,因为低头,柳永得以回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实意。试想,如果当时的柳永与贵族锋芒相对,那么这样的风流才子又会被怎样的历史湮灭?
然而,却不是人人都懂得低头的智慧。项羽不懂得低头,最终乌江自刎;周立波不懂得低头,却被千万网友嘲讽;每年又有多少考生,不懂得向现实低头,而年华早逝,孰不知,低头再来,又何尝不是英雄志壮举?“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执着与挑战,为何不尝试着屈服?可能你无力战胜现实,但请相信,低头努力,你必是当代的越王勾践!
低头,是自然的诉求,成功的始源,理性的回归,人性的肇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