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卷面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10页,其中问卷8页,答卷2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的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嬖(bì) 喟然(wèi) 氾南(fàn) 素昧平生(mèi)
B. 中音(zhōng) 憎恶(zèng) 褊小(biǎn) 目眦尽裂(zì)
C. 孝悌(tì) 忖度(duó) 刀俎(zǔ) 前合后偃(yǎn)
D. 罪愆(qiān) 肯綮(qǐng) 屋脊(jǐ) 不落言筌(quán)
2. 下列各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榫卯 寒砧 招募 福祗 毋庸置疑
B. 罪蘖 怪诞 狡狯 诅咒 无耻斓言
C. 暇想 湮没 膏腴 谛听 湛湛青天
D. 誉写 烦躁 赍盗 马厩 豁然开朗
3.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吾与点也 与:和,跟 ②举地千里 举:攻占
③不识有诸 诸:之于 ④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 道:规律 ⑥沛公则置车骑 置:搁置
⑦你道是暑气暄 暄:热闹 ⑧然后从而刑之 刑:处罚
⑨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向使:先前 ⑩如土委地 委:散落
A. ②⑤⑧⑩ B. ①③⑦⑨ C. ①④⑨⑩ D. ②⑥⑦⑨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俟君子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尝为晋军赐矣
B. 是罔民也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C. 批大郤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遂散六国之从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5. 下列各句加点字中,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童子六七人
B. ①依乎天理 ②若舍朕以为东道主
C. ①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②朝秦楚,莅中国
D.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将军战河北
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范增数目项王 ②而刀刃者无厚 ③若不阙秦 ④吾得兄事之 ⑤东据成皋之险
⑥端章甫 ⑦蚕食诸侯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且贰于楚也
A. ①⑦/②③⑤/⑧⑨/④⑥ B. ①⑦/②⑤/③⑨/④⑥⑧
C.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⑨ D. 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
7.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吾知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③贪于财货 ④民以殷盛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为国以礼 ⑦莫之能御也 ⑧视为止,行为迟
⑨失其所与,不知
A. ①⑦/②③④/⑤⑥⑨/⑧ B. ①⑤/②⑦/③④⑨/⑥⑧
C.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 D. ①②⑦/③⑥/④⑧/⑤/⑨
8.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赛意外地赢了!全班同学有的相拥而泣,有的呼天抢地,有的奔走相告。
B.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生性懦弱,害怕尝试,一向奉行浅尝辄止的原则。
C. 你的态度令我钦佩,但一位真正的智者,绝不会缘木求鱼,也不会刻舟寻剑。
D. 遭逢经济危机,为给员工支付工资,董事长想尽一切办法,仍不能仰事俯畜。
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室内宴会最尊贵的座次是坐西向东,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座。《鸿门宴》中项羽的座位安排看出他自大傲慢。
B. 古代兄弟姊妹间习惯以“伯(孟)”“仲”“叔”“季”排序,伯(孟)是老大,季是最小的。项伯是项羽“季父”,即叔父。
C.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乘”古时一车六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 元杂剧剧本的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等的舞台提示;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10.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
B.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 这种“词汇”与“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D. 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一种叫做“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大题,共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②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侍德者昌,侍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③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④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11. 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各种现象。
B. 中国之道并不存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但总体是高尚的。
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文化精神,不会过时的。
12.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 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 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予以现代阐发,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 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不可或缺。
13.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够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 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这些内容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因已证明有根本问题。
D. 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 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
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 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 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 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民教馆①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 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 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怎么?怎么?
娘子怎么?怎么?
疯子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难办!难办!
四嫂 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 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疯子,你也来!疯子(摇头)我不去!
娘子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疯子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 (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 (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 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 (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 (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②了!
四嫂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 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狗子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 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 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 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四嫂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疯子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狗子,你去吧!
四嫂 (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 你还不服气?
狗子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
疯子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
四嫂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 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
【注】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②“活儿”:偷窃。
14.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娘子不再担心小偷、地痞偷抢,放心让二嘎子看摊子,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正在转变、新秩序正在形成的社会现实。
B. “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借四嫂上场动作,写其勤劳直爽特点,传达出她得知恶霸被抓的兴奋与向大家传递消息的急切。
C. “低声地”“笑嘻嘻地”“一揖”等舞台说明交代了狗子向程疯子道歉时的神态、动作,表现出狗子改造自己的自觉性与诚意。
D. “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说明疯子已经原谅狗子,表现了疯子善良宽厚的性格特点。
15.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既有外部冲突,又有内部冲突。本文围绕程疯子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16. 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富公知青州,岁穰而河朔大饥,民东流。公以为从来拯饥多聚之州县,人既猥多,仓廪不能供,散以粥饭,欺弊百端,由此人多饥死,疫疾随起,居人亦致病毙。是时方春,野有青菜,公出榜要路,令饥民散入村落,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使富民等级出米以待之。民重公令,米谷大积。分遣寄居闲官往主其事。问健吏募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皆倍给其食,令供簿书、给纳、守御之役。借民仓以贮,与流民约,三日一支,出纳之详,一如官府。比麦熟,人给路粮遣归,饿死者无几,作丛冢葬之。其间强壮堪为禁卒者,募得数千人,奏乞拨充诸军。自是天下流民处多以青州为法。
(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晏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沴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因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粟,资之粜运,散入村闾,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富公:富弼,北宋名相。②晏:刘晏,唐朝名相。③桑、孔:汉代政治家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财政。
17.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答案。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纴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
18.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等到,与“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中“比”词义相同。
B. 法,范式,与“商君佐之,内立法度”中的“法”词义相同。
C. 活,属使动用法,与“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相同。
D. 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因”词义不同。
19.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弼认为将灾民聚集在州县的做法十分不可取。公家库存供应不足,很多灾民会饿死,由此引发的疫病又会导致其他居民染病身亡。
B. 富弼在赈灾时改变以往集中管理的方式,引导流民分散到村落;灾后又安置流民返乡,将流民中的健壮者招募、充实到军队中。
C. 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D. 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在理财、养民方面的才能虽然胜过桑弘羊、孔仅,但是不如王安石。
20.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2)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金节,诸侯使臣的符节。
2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欣赏。
B. 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 颈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慧眼识人的远见。
D. 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行路崎岖,抒写与王詹叔离别的不舍之情。
22. 本诗结句与“千古凭高如此,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三)情境式默写(本题1小题,共16分)
23.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不直言其志,而是描绘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家的和谐美好图景,含蓄地表达出向往“大同社会”的理想。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心忧国家命运,不禁涕泪交流。
(3)学校组织学生登山春游活动,当大家登上山顶的望江亭,看到江水浩荡,像一条丝带绕城而过,碧绿的群峰林立,会想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虽然现在头发少了,衣衫单薄,但在这冰凉夜晚,他仍然稳稳地泛舟在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
(5)“舟”是水路交通工具,也是诗词的重要意象。杜甫的《登岳阳楼》“____________”和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__”均提到“舟”,并抒发孤独衰老之感。
(6)《游园》中,如花美眷杜十娘来到后园,感叹大好春光无人赏,心怡之事何处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正暗合谢灵运的“四美”难并。
(7)《烛之武退秦师》中,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斯《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及《红楼梦》阅读检测(本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世说新语”微信群发了一条微信,问询大家:林黛玉在当今社会里,适合什么岗位?
① 。众人反馈踊跃,建议也 ② ,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黛玉什么工作也干不了,原因在于黛玉不善于团结别人,谁愿意和一个“事儿精”共事?一位浸淫红学圈的朋友说:让黛玉还是去前台吧,别的啥也干不了。一位教授则说,让黛玉去养花吧,她可是爱怜花朵的美女啊……希望黛玉做企业策划的,也不在少数。黛玉是才女,精通诗词歌赋,又擅各种才艺,不去做策划,岂不是耽误了才情?
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到底还有没有?众多微友说, ③ 。对林黛玉这样的现实中人,如何培养、使用?是多看缺点导致其一无所用,还是锻炼其内在潜力,成为特色鲜明的职场精英?
在读者头脑中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在信息时代的 ④ 里,也需要被动接受更多的现代信息。走出大观园面向世界的林黛玉,会用微信和抖音的林黛玉,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的林黛玉,懂得运用元宇宙平台的林黛玉,当然不会甘心再成为封建时代的殉葬品。当今世界,等待林黛玉的岗位其实无比丰富,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女性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多体验的美好情景,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2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和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五花八门 不乏其人 裹挟
B.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花八门 不一而足 裹挟
C.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嘴八舌 不一而足 挟制
D.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七嘴八舌 不乏其人 挟制
25.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6.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偏正短语或句子,“林黛玉”一词只出现一次就可以了,文中却出现四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作文(6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材料二:“痴”字有如下解释:①呆傻的,如痴人说梦;②专情的,如痴心,痴情,痴迷;③指嗜好迷恋某种事物的人,如书痴。
材料三: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阿宝》中写道:“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痴”有怎样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大题,共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11~13题答案】
【答案】11. A 12. B
13.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①大家支持程疯子到民教馆而他没信心去的冲突;
②娘子要和程疯子一起去斗争黑旋风而程疯子不敢去的冲突;
③四嫂鼓动程疯子打狗子而他不打的冲突;
④程疯子自身不自信与自信的性格冲突。
16. ①饱含程疯子对狗子过去打自己谴责;
②表示程疯子对狗子道歉的接受;
③蕴含程疯子对狗子改过自新的劝勉;
④表现程疯子性格的转变与做人的理念;
⑤彰显在新中国做人的主题。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17~20题答案】
【答案】17. BEG
18. B 19. D
20. (1)山林湖泊中出产的东西,只要是可以帮助人们生存的,听凭流民们自己去拿。
(2)善于治病的医生,不会等病人病情危急才医救,善于救灾的人,不会等到百姓必须仰赖救助才救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7分)
【21~22题答案】
【答案】21. D 22. 两句诗都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性格。“莫嗟”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勉励王詹叔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谩嗟荣辱”否定了只知慨叹、无所作为的狭小胸襟。
(三)情境式默写(本题1小题,共16分)
【23题答案】
【答案】 ①. 浴乎沂 ②. 风乎舞雩 ③. 戎马关山北 ④. 凭轩涕泗流 ⑤. 千里澄江似练 ⑥. 翠峰如簇 ⑦. 短发萧骚襟袖冷 ⑧. 稳泛沧浪空阔 ⑨. 老病有孤舟 ⑩. 着我扁舟一叶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赏心悦事谁家院 . 阙秦以利晋 . 唯君图之 . 臣闻吏议逐客 . 窃以为过矣
四、语言运用及《红楼梦》阅读检测(本题共3小题,共10分)
【24~26题答案】
【答案】24. A 25. 是多看缺点导致其一无所用,还是挖掘其内在潜力,让其成为特色鲜明的职场精英?
26. “林黛玉”一词四次出现,形成反复,使“林黛玉”成为语意表达的焦点,突出强调信息时代的“林黛玉”与封建时代完全不同;用不同的现代生活情景作“林黛玉”的定语,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之朗朗上口。
五、作文(60分)
【27题答案】
【答案】例文:
人必有痴,而后事成
说到“痴”字,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贬义,如痴呆、痴想、痴狂等,但在事业成功者那里,却无不对“痴”字盛赞有加。因为,人必有痴,而后事成。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对“痴”字曾作过如此评价:“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只有痴迷于某项事业或技艺,才能最大限度地凝神聚力,倾其于所热衷的事业,而达到“文必工”“技必良”,舍此只能落拓而一事无成。在林语堂看来:“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事成。”电影《霸王别姬》里段小楼在评价师弟程蝶衣时说过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想在某一件工作或一项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吃得了苦,受得了罪。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要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必须具备三个要件:首先是专一。一个人感兴趣和所爱好的事,往往不止一两件,这就要求必须权衡利弊,认真抉择,选准目标,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直到取得成果。不能三心二意,犹疑不决,让次要的枝枝杈杈,影响和干扰“主干”的茁壮成长。其二是物我两忘。对某件事情是不是真正达到了痴迷程度,有一个检验办法,那就是看你对这件事以外的其他事情的态度,如果能把它们统统抛之脑后,真正达到了忘情忘我、物我两忘,那就说明你已经心无旁骛了。其三不惧耻笑和讥讽。一个对事业达到痴迷的人,其某些行为举止难免异于常人,而被别人所不理解,遭到耻笑,被视为“疯魔”“神经病”等。有人曾做过调查,对于专注于某件事而达到痴迷的人,尽管其事业有成,却从无人羡慕。凡此种种,痴狂者都大可不必与之计较。其实一个人对工作、事业的追求能达到如此境界,说明他已经进入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等待着他的是即将到来的成功。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以痴迷精神做学问的名人不胜枚举。类似王羲之“蘸墨吃馍”、冯·卡门“车厢算题”、爱因斯坦“深研忘食”等,早为大家所熟知。这些成功人物,他们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凭借专注持久的痴迷,满腔的真诚和热血,一步一个脚印才登峰造极的。
痴,是一个人深度执着于某件事情后的一种精神状态。当人把全部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其他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质诱惑,都会对他失去吸引力,一旦进入这种忘我境界,即使他的事业暂未成功,那也离成功为时不远了。“人必有痴,而后有成”,此绝非虚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