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初三一模
语文参考答案
1、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8分)
(1)xi 暇 谧hui4 (4分,每个1分)
(2)示例:可以带我们饱览神奇秀美的西川(可以带我们游赏波澜壮阔的东海)(答案不唯一)(2分)
(3)删去“能否” (1分)
(4)选择 (1分)
2.(10分,每个1分)
①月下飞天镜 (②况乃未休兵 ③赢得身前生后名 ④天接云涛连晓雾
⑤学而不思则罔6思而不学则殆7鸢飞戾天者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李贺 10提携玉龙为君死
3.(8分)
(1)示例:周报名称:“扶摇”(1分),设计理由:灵感来自于李白的“扶摇直上九万里”,寓意着文学报能盘旋而上,不断腾飞,越办越好(2分)。(共3分)
(2)示例:“美文共赏” “学生风采”(共2分,每个1分)
(3)示例:王先生,您好!我们学校准备创办文学周报,想要邀请您为我们的周报题名,不知您是否方便呢?(共3分,称呼1分,内容2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4.(共3分)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声比作箭,将残月比作弓(1分),生动地写出水流之急、月势之静,磅礴的气势给人急促紧迫之感(1分),衬托诗人欲动不能、欲静还动的心境(表达诗人对边关战争不断的仇怨、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报国安边的愿望)(1分)。
示例2:动静结合,急流的动与残月的静两相映衬(1分),衬托诗人欲动不能、欲静还动的心境(1分),表达诗人进身与否的矛盾心情,以及对边关战乱的忧虑(1分)。
示例3:(可以从视觉、听觉角度赏析)
5.引用姜太公(姜尚)钓鱼(1分)和塞翁失马(1分)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前途未卜的忧闷之情,隐含归隐之意(1分)。(共3分)
6.(共4分,每个1分)
(1)因为 (2)增加(扩大) (3)损害 (4)同“悦”,高兴
7.(共3分,一处1分)
既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素/将焉取之
8.(共4分)
(1)郑国危险了,假如能派烛之武去拜见秦王,秦军必定撤退。(2分)
(2)假如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我怎敢冒昧地用这件事麻烦您。(2分)
9.D(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非连文本阅读(13分)
10.宿迁2024“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启动(2分)
11.构建起以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线上书城等为载体的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如将整句都写出来,包含这句话即可)(2分)
12.何为阅读:阅读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何以阅读:“书与人、中国与世界”的阅读路径。(2分)
13.示例:读书知人,读史阅世,意思就是通过读书可以知道如何识人,让自己变得智慧,通过读历史可以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2分)。比如我读完《狼》,能够学会辨别善恶,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能够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2分)。(解释句子并结合自身体验)(4分)
14.C (3分)
(2)美文悦读(17分)
15.(3分,每个1分)
①母亲带我们兄妹几个采小笋,炒竹笋 ②竹子高大挺拔,密密麻麻的竹叶由青转绿,更加厚实 ③母亲用笋壳、竹叶烧火做饭、做鞋
16.(6分)
(1)“冒”意思是往上顶,显得突然(1分),生动地写出了竹笋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旺盛的生命力(1分),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惊喜与赞美之情(1分)。(3分)
(2)拟人,赋予竹子人的情态(或将竹子当作人来写)(1分),生动地写出了竹叶在微风中发出的动听的声音,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让人身心放松愉悦)(1分),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以及对父母的思念(1分)。(3分
)
18.①竹林景色宜人,一年四季,各有姿态:②竹林充满趣事,我与父母兄妹、小伙伴在竹林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竹林寄托思念,想起竹林,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便涌上心头;④竹林励志前行,“我”总喜欢写关于竹的诗,画关于竹的画,并用古人咏竹赞竹的诗句激励自己。⑤对竹笋味道鲜美的怀念。⑥竹笋的实用价值让我感恩(一点1分,答出四点得4分)
4、整本书阅读(14分)
19.B D E(4分,答对1个选项得2分)
20.(10分)
(1)(4分,一空1分)
骆驼祥子 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不肯咽气
(2)(3分)(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品质,言之
(3)(3分)
示例2: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表现了祥子有理想、吃苦耐劳
五、写作(60分,含书写5分)作文题目不写要扣分,其他按照中考标准批改
#初中语文探讨# #语文试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