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下基础知识测试卷答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试卷答案)

语文九下基础知识测试卷答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试卷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1 07:01:53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6)题中,任选四题;在第(7)~(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2)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4)是“飞天”袖间/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6)我有年轻舵手的心,/________________。(芦荻《风雨吟》)

(7)做人当善于取舍,正如孟子面对“万钟”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的自我剖析,以舍利取义之心警醒后人。

(8)秋瑾《满江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又含蓄抒发了救国救民的热切情怀。

阅读语段,完成2~3题。(4分)

有一种记忆,如同人类文明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有一页历史,恰似烽火连天的狼烟,永远不容忘却;有一缕忠魂,宛若光彩夺目的星辉,永远不会tuì色。七十多年前,感天动地的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中坚守和平的希望。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纪念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先烈、告慰亡灵,更是为了让和平常驻、正义长存。明天,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要敬畏历史的真相,要hóng扬民族的精神,要复兴中华的梦想。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熄灭(  ) ②缅怀(  )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tuì(  )色 ②hóng扬(  )

4.阅读《儒林外史》片段,回答问题。 (3分)

又寻到床上,寻着一个枕箱,一把铜锁锁着。浦郎把锁抻开,见里面重重包裹,两本锦面线装的书,上写“牛布衣诗稿”。浦郎喜道:“这个是了!”慌忙拿了出来,把枕箱锁好,走出房来,房门依旧关上。将这两本书拿到灯下一看,不觉眉花眼笑,手舞足蹈的起来。(有改动)

文段中的“浦郎”因何事而“眉花眼笑,手舞足蹈”?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国家所需,青年所向。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③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  )是产业的变革还是新业态的发展,(  )离不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离不开青年人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拼搏奋斗。④“天宫”揽胜,“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导航……近年来,中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背后的核心科研团队,大多平均年龄不到40岁。⑤年轻一代,正逐渐日益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1)请找出第②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1分)

(2)请为第③句的括号处补充恰当的关联词并写在下面。(2分)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1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

6.学完了本单元后,同学们举行了以 “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8分)

(1)【任务一:规范书写】请你写出“国”字第二笔的笔画名称。(1分)

(2)【任务二:设计标题】活动中,同学们讲述了从古至今的爱国故事,为了让大家更迅速地了解你要讲的爱国故事,请仿照故事一,从袁隆平、钱学森和钟南山三人中任选两位作为你要讲的故事的主角,并各拟一个小标题。(2分)

故事一:邓稼先荒漠研氢弹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整理对联】从下面同学们收集到的六个句子中精选四句,整理出两副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

①变法图强双甲子 ②砥柱中流呼上国 ③誓与神州度人生

④持来拙笔感慈恩 ⑤我与祖国共成长 ⑥辟新圆梦一旌旗

对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朗诵诗歌】下面是两位同学为活动创作的诗歌,小语和小文就哪一个作品更能表现爱国情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3分)

诗歌一:祖国,你是一个巨人/我只站在你的发尾/却觉得十分安全和温暖

诗歌二:是你/让我所到之处/都是家

小语:我觉得诗歌一好,“巨人”既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又展现了祖国如今的实力,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小文:我觉得诗歌二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13小题,计45分)

【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2023年2月18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2022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

【材料二】一条条缆绳直通天际,方型轿舱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太空攀升……某部国产电影中出现的太空电梯震撼了不少观众。

太空电梯是一种“革命性”的地球—太空运输系统。根据设想,太空电梯的主体是一条长达3.6万千米的缆绳,它将把赤道附近的浮动平台与同步卫星相连。由于引力和离心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太空电梯可以保持稳定。通过缆绳,人和物可以被送入太空。

火箭发射需要携带大量燃料,如果使用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太空电梯,那么执行太空任务的成本将大幅下降。对于航天员而言,太空电梯也将比火箭发射更加安全。与此同时,太空电梯有望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负担得起的太空旅行。

但当前太空电梯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缆绳的材料。由于缆绳会随着同步卫星一起高速转动,巨大的向心力产生拉扯,对缆绳材料的强度要求极高。

找到合适的缆绳材料仅仅是太空电梯需要解决的庞大问题的一环。太空电梯需要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是太空垃圾,主要是卫星等产生的碎片。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彻底解决,否则将是太空电梯的一个“大麻烦”。

从技术的角度,太空电梯成为现实可能需要二三十年,而且这一项目将非常昂贵,难以获得投资回报。

(摘编自《加拿大太空电梯专家:目前人类成为太空居民的最好选择就是它!》,环球网)

【材料三】目前,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一是内容赋能,各领域科学家受邀担任科学顾问,参与到创作中来,审慎提出专业意见,使作品的科学设定更扎实、故事更真实。在一些电影片尾的创作名单里,出现了科学顾问和科学支持机构。小到发射倒计时口令、火箭尾部喷口方向,大到月球土壤颜色、星际空间场景的准确性,以及故事人物的职业特点、科研经历、说话方式、行为逻辑等,科学顾问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为科幻改编架起了坚实可靠的“骨骼”,帮助作品构建起“虚拟的真实世界”。二是技术赋能,推动转化科研领域最新成果,帮助影视行业应用新技术进行创作,助力我国影视工业体系建设。与内容赋能相比,这方面的工作观众虽然看不见,但就像海面下的冰山,保障了科幻影视的技术升级。比如推动高校科研团队与影视创作团队合作,让稳定的国产新技术应用在影视创作中,提高制作效率。

说到底,科幻创作、科幻改编都需要科学作为基础。随着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公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科幻文艺的需求日益增加。期待我们的科幻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实现新的突破。

(摘编自《为科幻文艺提供科学支撑》,《人民日报》)

【材料四】科幻题材一直是中国影视创作的短板。迄今为止,国产科幻的精品力作依然屈指可数。2020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幻十条”,为国产科幻影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科幻故事不乏对地球文明和人性的反思,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家园意识始终是中国科幻故事坚持的底色。区别于西方人的星际移民计划,中国人面对地球危机,始终没有忘记地球母亲曾经对人类的哺育和馈赠,这种安土重迁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和陆地文明当中,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哲学。

谈到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借鉴他国影视工业模式仅仅只是技术的层面,在表达中国式思维方式和情感的基础上,讲述中国人独有的科幻故事,才是治本之道。

(选自《海南日报》,有删改)

7.阅读【材料二】,梳理“太空电梯”的优势与研发挑战,补充下面的表格。(3分)

优势

研发挑战

降低太空任务成本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空旅行价格更亲民

研发时间长、投资大且回报低

8.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说发展中国式科幻影视产业,我国是如何做的。(4分)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同比增长50.5%,其下的分支产业也均呈增长态势,中国科幻已经走向了鼎盛。

B.太空电梯是一种“革命性”的地球—太空运输系统,要让太空电梯保持稳定,就需要让引力和离心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C.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让国人对于科幻文艺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家都在期待我们的科幻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实现新的突破。

D.几千年的陆地文明对中国科幻故事的创作有着极大影响,这也导致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待地球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20分)

我没有了院子

许松涛

①院子就像一个人的心房,人在院子里,就如同在心房里,踏实而安静。

②我没了院子,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我居住的惯性轨迹被打断,难免若有所失。在此之前,我的日子是从容的、舒适的、惬意的、单纯的,或许也是贫困的、简陋的、捉襟见肘的。在此之后,即院子消失之后,我的日子失去了生气和光鲜,我并没有如我所想象的那样,因住进了小区的楼房而天高地阔,而极目远眺,相反,我觉得了无生气,更加狭窄和冷清。

③我开始怀念有院子的生活了。我家的院子谈不上奢华,也无秘密,但它为我所倾心。任何人都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布置院子,哪怕它再小也还是院子啊!有院子的人是安逸的、平静的。院内可以随心所欲布置,左边补一竿青竹,右侧放一包丝瓜,前边种一棵百合,后侧竖一架葡萄,还有洗衣池、人工凼,放几尾泥鳅和鲫鱼,让猫儿嘴馋……院子里的花、草、藤、树,把一年的风景演绎个透。

④从前我在乡下就有这么一个院子,没事的时候,我穿梭在这些植物之中,与它们对视,感受四季变迁的美妙,消除来自尘俗的郁闷和烦恼。有月的夜晚,端出小茶几,泡壶茶赏月,静静的,足以忘却世事纷繁。有雨的日子,坐在窗前静听,倒也是思绪翻腾,有别样的安详。下雪了,这有限的时日是难得的宁静,我默默欣赏雪花安静地纷扬、堆叠,染上了树枝与地面,世界仿佛又回到了原初。间或,在夜晚,在清晨,或黄昏里,我能窥视啄木鸟、小松鼠、山鹰、狐狸、果子狸在屋后的森林里出没,它们是那么聪明、敏捷地绕开人类与天敌,自由自在地生存在各自的天地里。

⑤这也是我的快乐之地。我的院子里有常开不败的花。即使在冬天,蜡梅也不忘用它们的暗香来诱惑我,给我惊喜,也令我安神。如果到春夏,院子里的花就赶趟儿似的比赛着登台,展示它们的妖娆,开得尽情尽兴。南风整日吹拂,墙根下的一棵丝瓜得意在先,抢了院子里其他植物的风头,宽大油绿的叶子摇曳婆娑,瓜藤一直缠上二楼的阳台,在房梁和廊柱上横冲直闯,肆无忌惮。从远处看,是一帘绿色的瀑布;从近处观,是一处翠帘如练的洞天福地。人间仙境莫过于此!

⑥有时候,人走出院子,心胸格外开阔。面对横陈视野的田畴村落,我的心境是明朗而澄澈的。在空旷的地方转悠久了,人就感觉虚无,那就回到院子,院子把奔放的情绪再次收拢,有条不紊地呈现疏朗的境界,一下子就把人的魂给安定住了。人经过院子的情绪过渡,进入屋子,或者来到书房,身心都得到了调节与放松。我在想,如果没有院子,人一走出或走进屋子,那是多么生硬和干瘪,一点雅致的情致都挑逗不起来。

⑦我很久没有走进院子的那种感觉了。我只能如更多的人一样,注视着那些高高的楼群。而有院子的人,是如今的大户豪门,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让自己过得舒适惬意,院子里有狼狗、藏獒做他们的保安和伙伴,有监控摄像头,有价格不菲的奇花异草和果木,有假山池沼,有巨石盆景。院子,是他们的体面生活的一个侧影,我曾经惊叹过这样的院落,而这样的院子的门即使在深巷中也常常紧闭。

⑧而更多的人都如我一样仓皇地搬进了小区楼房。邻居们都在抓阄儿时分散了,除非在嫁娶或办丧事时才有重见老面孔的机会;村里的人也渐渐互相忘记了,记不清邻里的门是哪一扇了;而下一辈的娃娃们像春笋般冒出来,地地道道地过起了城里人的日子,他们不知道祖辈的农具叫啥名、怎么用,他们一出生就是市民,已经汇入了汹涌的城市生活之流。

⑨我是他们的旁观者,我一直与他们共呼吸多年。现在,我们都失去了自家的院子,都不再奢望还有院子来参与我们的生活,除非在梦里见一见。

(有改动)

10.通读文本,请梳理“我”有院子时的生活和感受,补全思维导图。(6分)

11.品味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6分)

(1)南风整日吹拂,墙根下的一棵丝瓜得意在先,抢了院子里其他植物的风头,宽大油绿的叶子摇曳婆娑,瓜藤一直缠上二楼的阳台,在房梁和廊柱上横冲直闯,肆无忌惮。(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3分)

(2)而更多的人都如我一样仓皇地搬进了小区楼房。(为什么说“仓皇”地搬进?)(3分)

12.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提到了“舒适”和“惬意”,请简要分析其用意。(4分)

13.某杂志准备刊登此文,你认为刊入下面哪个栏目更加合适?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4分)

A.巧撷人事 B.情寄风物 C.哲思人生 D.游历山川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小题。(12分)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倪宽。倪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张生亦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征,不能明也。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①。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家:学术流派。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欲求能治《尚书》者____________ (2)亡数十篇________________

(3)倪宽既通《尚书》______________ (4)诣博士受业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伏生壁藏之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征 徐以杓酌油沥之

C.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张生亦为博士 武陵人捕鱼为业

1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

17.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伏生藏书”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千古。(3分)

(四)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完成18~19题。(4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赏析画线句子中“欲”“恐”的表达效果。(2分)

19.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的好朋友小琪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打算去别的城市读高中,你们将不能经常见面了。临别之际,小琪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我们虽天各一方,但仍能感受彼此的思念。”请你另选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对小琪的祝福。(2分)

四、作文(50分)

20.作文。(50分)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本就是一种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答案

一、1. (1)料峭春风吹酒醒

(2)斫去桂婆娑

(3)一抹晚烟荒戍垒

(4)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5)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6)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8)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2. ①xī ②miǎn

3. ①褪 ②弘

4. 偷看到牛布衣留下的诗稿,想到自己可以借此欺世盗名,获得功名富贵。

5. (1)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2)无论 都

(3)去掉“逐渐”或“日益”。

二、6. (1)横折。

(2)示例:袁隆平田间育水稻 钱学森归国造卫星

(3)对联一示例:变法图强双甲子 辟新圆梦一旌旗

对联二示例:我与祖国共成长 誓与神州度人生

(4)示例:诗歌虽然简短,但寥寥几个字,便将“国”与“家”紧密相连,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

三、(一)7. ①对航天员而言更安全 ②需要合适的缆绳材料 ③需要解决太空垃圾的问题

8. ①内容赋能。科学顾问的加入让科幻作品的科学设定更扎实、故事更真实。②技术赋能。国家科研领域最新成果助力科幻影视产业的发展。③政策支持。“科幻十条”为国产科幻影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④体现中国特色。讲述中国人独有的科幻故事,体现中华文化。

9. B 点拨:A项,“中国科幻已经走向了鼎盛”说法错误;C项,“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让国人对于科幻文艺的需求日益增加”说法错误,应为“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公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让国人对于科幻文艺的需求日益增加;D项,与【材料四】第二段表述不一致。故选B。

(二)10. ①布置院子 ②雨天静听 ③默赏飞雪

④快乐之地 ⑤冬天蜡梅吐香 ⑥身心放松

11.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丝瓜在南风吹拂下肆意生长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2)“仓皇”指匆忙而慌张,这里形象地写出了“我”和邻居们匆忙搬进小区楼房的样子,表现出“我”被迫搬进楼房的不安和狼狈,也隐含着作者对城市化进程的感慨。

12. 第②段的“舒适”和“惬意”,是回忆“我”拥有院子时的美好感觉,即使居住简陋,院子也让“我”内心踏实。第⑦段的“舒适惬意”是作者感叹如今在城市里,只有富贵人家才拥有院子,他们享受着丰厚物质带来的安逸和体面。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安定、从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怀念。

13. 示例:我认为“B.情寄风物”更合适。本文写了“我”有院子时的生活和感受:安逸平静、闲适恬淡,花给“我”惊喜,院子令“我”放松等。本文重在阐述作者对院子的钟情,以及作者感慨在城市化进程中拥有院子是一件奢侈的事。作者寄情于院子,和“情寄风物”相符合。

(三)14. (1)研究 (2)丢失、遗失

(3)已经 (4)往,到

15. C 点拨:A项,代词,指《尚书》/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因为/用;C项,就/就;D项,担任/作为。

16. 孔家有用先秦古文撰写的《尚书》,而孔安国能用今天的文字读通它,因此创立了他自己的学术流派。

17. 示例:伏生藏的不只是一部书,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他保全的是中华文明的记忆,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

【参考译文】伏生,是济南郡人。(他)先前做过秦朝的博士。孝文帝时,(孝文帝)想找到能研究《尚书》的人,天下没有。后来(他)听说伏生会讲授,就想征召他。当时伏生已九十多岁,人很老了,不能出行,于是(孝文帝)就下诏令太常派掌故朝错前往伏生处向他学习。秦朝焚书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后来战乱大起,伏生四处逃亡。汉朝平定天下后,伏生寻找他所藏的《尚书》,丢失了几十篇,只找到二十九篇,他就拿残存的《尚书》在齐、鲁之间进行讲授。学者们自此都很会讲解《尚书》,崤山以东诸位著名学者无不涉猎《尚书》来教授学生。

伏生教授济南郡人张生和欧阳生,欧阳生教授千乘郡人倪宽。倪宽精通《尚书》后,凭借文学方面的成绩应郡里的察举,前往博士门下学习,从师于孔安国。张生也担任博士。而伏生的孙子因研究《尚书》被征召,(但是他)并不能阐明《尚书》的经义。孔家有用先秦古文撰写的《尚书》,而孔安国能用今天的文字读通它,因此创立了他自己的学术流派。(孔安国)得到了《尚书》中失传的十几篇,大约自此《尚书》的篇目就增多起来。

(四)18. “欲”“恐”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留恋与热爱。

19. 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我同窗三年,互为知己,此次虽别,但时间和距离不会阻挡我们的友谊,祝你未来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四、20.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不同于常见的半命题作文形式,补充的内容要求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此类半命题作文的拓展空间有限,一旦所填内容确定,整篇作文的立意也随即确定下来,写作时借助一定的材料演绎作文立意即可。要学会选用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并能抓住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重点从“怎么做”入手,有自己的反思与感悟。必须认真推敲文题中的关键词,即用心推敲“和谐”与“友善”,或“和谐”与“诚信”,或“和谐”与“互助”之间的关系。行文时,一定要扣住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写。

例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