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圳福田区的语文试卷有口皆碑。
难易适中,一般都不会考得太差,但要考高分也不容易,既保证了考查的全体学生整体应有的水平,又能甄别出优生。我们一线教师也出试卷,不是偏难就是偏易,深感很难把握好。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教学水准 ,还是理论水平,福田区教研室的出卷老师都更胜一筹,令人佩服不已。
今天上午考语文,试卷一拿到手,不禁眼前一亮,再一次由衷点赞[赞]
试卷主题鲜明,我觉得是最大的亮点。一般出试卷,都是分版块,通过拼音、字词、句段、阅读、写作等几个模块对该学期的语文知识点进行抽测。基本上都没有主题。
而这次的试卷就是以“读书月”为主题。从“听力题”开始进行铺垫,介绍读书月活动的主要内容,让答题的同学们有一个基本的情况了解;通过“开幕词”来检测字词;通过为学校开展阅读分享会写“宣传标语” ,来考察概括能力;通过话剧表演来检测“整本书阅读”;向阅读专栏投稿,来考查写作水平。这一个主题的设立,显得整张试卷知识架构立体性强,浑然一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学习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而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整张试卷围绕“读书月”为主题,结合深圳正在进行的24届读书月活动,进行设计,既考查了语文基本功,又让学生们紧跟时代脉搏,鼓励参与社会活动,体会语文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这一设计,可见出题老师的独具匠心。
情境创设不仅用在语文教学上效果好,用在语文试卷上也出奇制胜。学生在答题,就好像在参与读书月活动当中一样,有参与感,有身临其境之感,趣味性强,互动性强。
再来看这次的“积累与应用”。五年级必默的古诗6首,抽到的是两首。日积月累里面总共有8句,抽到了三句。古文有两篇抽到两篇。
课外阅读题,涉及到说明文重点单元。课内阅读题,体现小练笔训练,涉及到本册中写作能力培养的“细节描写”训练目标。出题能紧扣本册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
一张优秀的试卷一定是对本册的知识点涵盖的比较广的,而不是偏重某一方面,甚至出的都不是本册的重难点。
这次考试的阅读题量还是比较大的,时间是在90分内完成。学生考下来时间很紧张,说阅读题挺多的。
我跟同学们解释说,现在就是要加大课外阅读量。你平常读的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理解的快,答题也就快。
阅读量的设置也符合现在“大语文”理念,要求多读课外书,读整本书。
六、
整套题目开放性强,出得也很灵活,看似很难,实则也容易。
“整本书阅读”,以话剧排练的形式呈现,剧本里的话看似不容易懂,但是只要看到“梁兄”就知道填角色名因填“祝英台”了。
作文题要给向杂志投稿,看似很难,但是只要写跟“书”有关的就行了。而且“读人”,“读自然”都行,那写的范围不就更广了吗?学生想跑题都难。
整张试卷,就好像是一次读书活动月的缩影 :既有开幕词,又有读书月活动分享;既有书写阅读故事,又有话剧表演,真是独具匠心,书香味浓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