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期末试卷五上贵州(2024云南语文上册五年级期末试卷)

2023年语文期末试卷五上贵州(2024云南语文上册五年级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31 21:43:03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词语。(4分)
人要活得富丽堂皇而①juàn yǒng( )。要别人尊重你,只有一个理由:你必须比别人干得出色!有多少人,每天晚上思索万千条新路子,可是到了白天,还是回到老路子上②pái huái( )不定。所有刻苦努力的人,都是一旦认定目标就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只有努力,才会拥有丰厚的收获;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而成功者的周围,总是洋溢着欢乐向上的气氛。一旦靠近,你不自觉地就会被感染,不仅仅会自动分享那份愉悦,更会被强烈的激励引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件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B.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所有的目击者都自惭形秽。
C.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投机取巧,最终肯定会走向失败,学习也是如此。
D.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6)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7)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
(8)《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等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俄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C.《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所作,作者通过寄情山水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的豁达情怀。
D.《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凤骚”的凤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名著阅读(7分)
6、阅读下列情节,对abcd四个人物以及相关的性格特征分析(按照abcd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a到大相国寺看守菜园,附近的泼皮来闹事,被a制伏。
②张顺用激将法引b上船,两人在江上打起来,张顺把b拉下河,b不识水性,被张顺制伏。
③c坐船吃云片糕。掌舵害馋痨,就把剩下的云片糕偷吃了,结果被c讹了,不给船钱。
④宋为富虽然家产万贯,d最终因不肯做他的妾而逃出宋家。
A.李逵嫉恶如仇,鲁智深粗中有细,严监生视财如命,扈三娘智勇兼备。
B.武松武艺高强,李逵鲁莽冒失,王惠贪腐昏庸,孙二娘刚柔并济。
C.鲁智深嫉恶如仇,李逵头脑简单,严贡生蛮横贪婪,沈琼枝自尊自立。
D.杨志性格急躁,武松刚直豪爽,严监生迂腐贪婪,一丈青自尊自爱。
7、艾青的诗歌具有散文美的语言和绘画美的意境,请选择一方面,结合具体诗歌说说你的体会。(4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邻居 左世海
①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位七八十岁、身子佝偻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
②“我是你楼下的邻居,刚搬来不久。”未等我说话,老太太自我介绍道。“哦,您有事?”我疑惑地问。“其实,也没多大的事。”老太太望着我,绷着脸道:“我一人在下面住着,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楼上隆隆声特别大,吓了一跳,就上来看看。”
③我带着歉意的笑说:“对不起,白天有事耽误了,拖到晚上才洗衣服,洗衣机的噪音影响您休息了,以后我们一定注意。”“哦,行吧,没事就好。”老太太转身离去。
④第二天晚上,我正在厨房收拾碗筷,门铃又响了,来的还是那位老太太。她一脸忧虑:“别看我年龄大了,可耳朵还好使。刚才我听见楼顶一直咚咚响个不停,好像还有摔盘子摔碗的声音。我胆子小,夜里一有响动,心就悬着睡不着,只好又上来看看。”
⑤“实在不好意思。”我赶紧道歉,“我家熊孩子在屋里乱跑,碰掉了桌上的两个碟子,让您受惊了。”“没事就好,小孩子皮一点也正常。”老太太说着,转身离去。
⑥本以为事不过三,可第三天晚上,老太太又来了。和之前一样,她站在门口,不等我说话就开始唠叨:“你家有客人?我刚才听见楼上音乐声很大,还有人在唱歌。”
⑦“是这样的。”我解释道:“过几天我要参加全县青年歌手比赛,有几个音节把握不准,教练让回家多练唱一会儿,想不到又惊扰您了,实在抱歉。”“哦,这是正事,应该好好练习。现在练得咋样?”这次老太太没走,笑眯眯地问我。
⑧“感觉比白天好多了。”“那就好。不行你再多练一会,反正我孤老太太一时也睡不着。”
⑨“好几次吵到您,真不好意思。要不这样,您留个电话,以后晚上我要洗衣服,收拾房间挪动家具什么的,提前给您打个电话通通气,免得您老悬着心,又往楼上跑。”“好呀,平时也没人给我打电话,正闷得慌。”
⑩从此,我和家人夜里尽量不搞大动静,什么东西都轻拿轻放,还不时给老太太去个电话:“我家孩子晚上要练一会儿钢琴,不会影响您吧。”“我今晚要用洗衣机了,请您多担待。”“我订的新书柜送到了,需要安装,可能动静大些。”……
⑪起初,我只在电话里和老太太简单交流几句。后来时间长了,会多说一些,问候几句或拉拉家常。一次,老太太主动打电话过来,问我咋好多天不洗衣服。再后来,不管有事没事,我们每晚都像老朋友一样通个电话,天南海北聊一会儿。
⑫那天我加班,回来已经很晚,照例给老太太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⑬这是独居老人,我很警觉,立即下楼敲门,还想着如果敲不开是不是就得报警。另一户邻居闻声开门,说老太太上午在楼门口晒太阳时突发急病,被闻讯赶来的儿子送进医院。
⑭第二天晚上,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老太太的电话。电话被人接起,传来一个男子沙哑的声音:“是梅姨吗?我妈走了。她临走时说,让我晚上等您的电话,代她说声谢谢,感谢您在电话里陪她度过一个个孤独的夜晚。”
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摘自《检察日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②段画线的语句,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了老太太对“我”洗衣服影响她休息的不满。
B.“我”是线索人物,叙写“我”对老太太态度的前后变化和邻里关系的改变,揭示文章主题。
C.“哦,行吧,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那就好”,看似重复的话,却层层深入地推动情节发展。
D.文章语言朴实,选材贴近生活,揭示了新时期邻里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关爱的社会主题。
9、请简析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4分)
10、揣摩文中“我犹豫再三”的内心活动,写一段心理描写。(60字左右)(4分)
11、老太太临终前要感谢“我”,你认为“我”该不该感谢老太太?请简述观点和理由。(5分)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①国家领导人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爱惜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②粮食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粮食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种植、管理、收获、运输、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需要农民、购销人员、生产加工人员、食品烹饪人员等众多劳动者参与,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生动描述。爱惜食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对广大劳动者及其辛勤劳动的尊重。
③小小餐桌,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而且关系社风民风和国民消费价值观。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绝不是个人小事。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自恃有钱,餐桌上豪气地点点点,以为花自己的钱无关他人,殊不知他点餐过量吃不完的食物,是在浪费社会公共资源!因为节约粮食,就可以少种粮,少种粮就会少消耗化肥、种子、节约水资源,少占用土地,少占用资源,所以珍惜粮食就是保护资源,也就是保护了环境。
④中国需要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上的“十六连丰收”,但人口多、土地贫瘠的现状并没有完全改变,而且粮食消费增速快于粮食生产增速,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
⑤珍惜食物、制止餐饮浪费,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加强“克俭于家”、厉行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要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不仅个人要养成习惯,餐馆、食堂、超市等各方都要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合力把好节约关。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惜每一片蔬菜、节约每一滴油料,就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敬仰、对大自然的敬畏。只要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节俭消费的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就一定能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B.第②段引用李绅的诗句是为了说明粮食来之不易,阐述粮食生产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C.第④段“7%”“20%”的数据有力证明了我国粮食生产增速快于粮食消费增速。

C.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围绕爱惜粮食制止浪费展开论证。

13、文章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A.比喻论证 B.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14、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要制止餐饮浪费。(3分)

15、文章第⑤段从制止餐饮浪费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6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注释】①禊(xì)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②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④信:实在。

16、下列也曾出现过选文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中的“丝竹”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 B.《陋室铭》 C.《岳阳楼记》 D.《湖心亭看雪》
17、此文和《醉翁亭记》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少长咸集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而不知人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又有清流激湍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D.是日也 是知也(《论语》)

【甲】《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边草①,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睛。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乙】《调笑令·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②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19、下列对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乙词意境浑厚高远,语言简练淡雅。
B.甲词开头“边草”两字叠用,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
C.乙词最后一句语淡意远,给雄伟壮丽的草原图景抹上了一层清新明丽的色彩。
D.甲、乙两首词所营造的意境与王维《使至塞上》所营造的意境有相通之处。
20、试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4分)

四、(共3道小题,15分)
21、语言运用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东京奥运会上,每一次突破都印刻着中国体育健儿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女子四人双桨夺冠,背后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男子双人双桨夺得首枚奥运铜牌,为中国男子赛艇翻开崭新一页, ;举重选手石智勇,最后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夺冠,
A.这一天,等待多年 这一金,来之不易 这一举,分量十足 这一跳,意义非凡
B.这一金,来之不易 这一天,等待多年 这一举,分量十足 这一跳,意义非凡
C.这一金,来之不易 这一天,等待多年 这一跳,意义非凡 这一举,分量十足
D.这一跳,意义非凡 这一举,分量十足 这一天,等待多年 这一金,来之不易
22、九年级(3)班将于本周五(12月9日)上午十时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班委会写给杨老师的邀请函,此邀请函共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指正。(8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杨老师:
我们班将于本周五(12月14日)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特邀请您参加,请您务必按时到会。
此致
敬礼!
2022年12月10日

23、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2016年陈忠实去世后,有人撰写了一副挽联: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副挽联。(4分)
内容:
形式:

五、(60分)
24、作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塞格林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约翰·列依
请围绕“改变”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7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②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③勿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

2、隽永;徘徊

3A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句中形容作案者,褒贬误用;

4、蜡炬成灰泪始干;怀旧空吟闻笛赋;燕然未勒归无计;赢得生前身后名;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一湾浅浅的海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B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6C ①鲁智深爱喝酒,闯了很多祸,然后被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看菜园,制服了总来闹事的泼皮;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的一面;

②李逵为了给宋江找鲜鱼做鱼汤,鲁莽之下痛打渔人,惹恼了浪里白条张顺。张顺在陆上不是李逵对手,想法子把李逵诱上船,然后在水里把李逵教训了一顿,灌了他一肚子水;表现了李逵头脑简单的一面;

③严贡生他儿子娶亲回家坐船,他突然头晕,就拿出云片糕吃。这个撑船的掌舵嘴馋,就把剩下的云片糕偷吃了,结果被严贡生下船后讹了,不给船钱;表现了严贡生蛮横贪婪的一面;

④沈琼枝在父亲的安排下到扬州来成婚,但她不愿嫁给富有但鄙俗的盐商宋为妾,机智地拐了东西装作老妈子模样逃走;表现了沈琼枝自尊自立的一面;

7、示例1:艾青的诗歌具有散文美的语言,比如《向太阳》,作者使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式句式,又用了“一年忙到头,为了吃与穿。吃又吃不饱,穿又穿不暖。杭——唷,杭——唷”等鲜活、朴实、自然的语言,营造出散文美的语言特点。

示例2:艾青的诗歌具有绘画美的意境,比如《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诗人以画家的眼光,用晦暗中透着明亮的色彩和不同的线条描绘出对抗暴风雨争取黎明的情景,画面有近有远,境界开阔,气势恢弘。

或者

示例1:艾青的诗歌具有散文的语言美,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以短句为主,通过叙事来抒情,全篇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作者的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示例2:艾青的诗歌具有绘画美的意境,如《透明的夜》,描绘了一幅彩色的、活力的、充满强烈的生人气息的图画,有“酒徒”的阔笑,“狗”的吠声……这些这些画面无不使人身临其境。

8A “绷着脸”是神态描写。

9、最后一段是对老太太突然离世感到悲伤;也为她临终不忘关心我而感到愧疚和感动;升华文章主旨;引人深思,意味深长。

10、示例:现在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样了,身体好点了吗?打电话问问吧,又怕打扰老太太休息,不打吧,又觉得邻居之间太冷漠了。唉!到底该怎么办呢?

11、示例一:应该感谢老太太。理由:老太太临终都不忘感谢我,让我意识到我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填补了老太太孤独的精神世界,让我明白了邻里之间应敞开心扉,友善无私、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示例二:我不应该感谢老太太。理由:老太太常上楼打扰我,实则是因为她太孤独,需要找个人搭讪。但没有考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压力。

12C 根据第④段“但人口多、土地贫瘠的现状并没有完全改变,而且粮食消费增速快于粮食生产增速,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可知,“7%”“20%”的数据有力证明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

13B

14、制止餐饮浪费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关系社风民风和国民消费价值观;粮食消费增速快于粮食生产增速。(答出两点即可)

15、要加强“克俭于家”、厉行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培养节约习惯;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16B 《陋室铭》中提到“丝竹”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

17、《醉翁亭记》中提到的“乐”是与民同乐,此文中的“乐”是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与友同游之乐)。

18C 同“急”,急速/冲击,撞击;

19C “清新明丽的色彩”有误。“边草无穷”显得很“迷离”。“日暮”显得很苍凉;所以《调笑令·胡马》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在前面绘就的雄伟壮丽的草原图景上又抹上了一层苍凉迷离的色彩。

20、同:都是描写边塞的词。异:戴叔伦词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韦应物词通过对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马的刻画,表达出一种迷惘、悲壮、忧虑的复杂情绪。

21B
22、①称呼空两格,应顶格。②时间“12月14日”不具体,可改为“12月14日上午十时”;③“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言不得体,应改为“敬请到时出席”。④无落款,应在落款处加上九年级(3)班班委会
23、内容:这首对联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形式: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24、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